#我在岛屿读书#1719年,康熙自"木兰围场icon"行猎后返避暑山庄时曾兴致勃勃地告谕御前侍卫: 朕自幼至今已用鸟枪弓矢获虎一百五十三只,熊十二只,豹二十五只,猞二十麋鹿十四只,狼九十六只,野猪一百三十三口,哨获之鹿已数百,其余围场内随便射诸兽不胜记矣。朕于一日内射兔三百一十八只,若庸常人毕世亦不能及此一日之数也。 这笔流水帐,他说得很得意,我们读得也很高兴。身体的强健和精神的强健往是连在一起的,须知中国历史上多的是有气无力病恹恹的皇帝,他们即便再"内秀"也何以面对如此庞大的国家。 由于强健,他有足够的精力处理挺复杂的西藏事务和蒙古事务,解决治理黄河淮河和疏通漕支等大问题,而且大多很有成效,功泽后世。由于强健,他还愿意勤奋地学习,结果不仅武功一流,内秀"也十分了得,成为中国历代皇帝中特别有学问也特别重视学问的一位,这一点一直很使我震动,而且我可以肯定,当时也把一大把汉族知识分子震动了。" 这是我读余秋雨icon巜一个王朝的背影》中的一段文字。我同样也震惊于康熙的文治武功,感叹他强大的生命力。自古以来,人们把文武双全寄托在望子成龙的期盼中不是没有道理的。没有强健的体魄,哪来强大的精神?没有坚不可摧的精神,又怎么能担起天将降之大任矣? 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内卷,各学校各科目一味追求成绩,甚至不惜牺牲学生健康以换取高分,不仅急功近利不利于学生世界观生命观价值观形成,更不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后世永续发展。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定要先强健其体魄,才能造就伟大之精神。失去体魄何谈尚武精神icon?没有精力,怎么研究复杂高深的问题? 一个人,即使年轻时可以拼命,可以透支健康,步入中年可能就难以为继。没有强健身体,在压力重重情况下神经容易崩溃,患上抑郁等心理疾病,进而从根本上动摇精神和文化的强大。物质和精神互为依存,互相作用而发展,而物质是基础。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一个好的身体,一切伟大的梦想就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完成。现在的孩子们应当向康熙学习,虽贵为皇帝,有享受的条件和权利,却仍然在文化和武备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达到很高的水平,因为此,他才能成为历史上伟大的君王。 我们不是君王,却可以以他为榜样,成为一个伟大的人。至少有强健的体魄和丰富的知识为民族复兴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