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后才知道的那些事儿
一、生理方面
1.孕吐:知道会孕吐,但是不知道孕吐可以严重到吃不下任何东西需要住院打点滴、输营养液的程度。
2.其他生理不适:孕早期阴道出血、腹部发硬发紧微疼、因为孕吐需要卧床休息突然下床时的极度晕眩、孕晚期的GBS阳性和不规律宫缩疼……
3.孕期胎儿问题:孕中期唐筛,胎儿21三体临界风险,又做无创DNA花了1600元,就是感觉好贵;孕6月四维彩超发现S/D值偏高,开始吸氧,还住院,都没效果,花了两千多冤枉钱,到孕30周左右S/D值自己降下来了,到现在也不知道原因。
4.孕晚期胎心监护:刚开始几次胎监一直不好,每次医生都要我重做,但其实就是胎儿在做胎监时不配合的问题,平常不做胎监时都很活跃。每天3次数胎动都正常的。后来也是上网搜索了好多做胎监时让胎儿配合的方法:胎监前吃含糖高的食物饮品、多活动;胎监时放音乐,拍拍肚皮等。
5.胎动:孕晚期刚开始要数胎动,分不清胎动和胎儿打嗝,5分钟内的胎动算一次,后来也是数得多了就知道了。孕中期和孕晚期的胎动也是不一样的,胎儿也有活跃期和休息期。
6.情绪问题:孕期一直在学习,后来了解到羊水栓塞致死率99.9%,不过是发病率特别低,但是也着实恐慌了一阵,生产前还口头给我爱人立了遗嘱,告诉他所有的银行卡密码。事实证明,羊水栓塞就是发病率特别低,虚惊一场哈
7.临盆生产:不知道孕晚期血小板指数偏低——在80以下,是不能打无痛的。更不知道本来规律紧密地宫缩到了待产室以后就慢下来了,愣是折腾了一上午开宫口没有一点儿变化,最后因担心宫缩乏力、产程过长导致胎儿缺氧而无奈选择了剖宫产。不知道护士、医生做内检也是收费的,护士10元/次、医生20元/次。
8.产后问题:盆底肌松弛导致的阴吹、漏尿,假胯宽,腹直肌分离、小腹突出等问题是孕前就知道的。不知道的是,孕晚期没有耻骨疼的现象,到了产后居然还会出现耻骨疼的问题。也不知道产后堵奶会发烧、全身肌肉酸疼、引发乳腺炎。
二、社会方面
1.产检:因为孕吐住院后,才知道8周左右要建卡,然后定期产检。早期的NT、唐筛都是一脸懵,后来才慢慢上道。
2.关于产检医院:孕前很少去医院,所以需要产检找医院时,也是像无头苍蝇一样,不知道怎么选择,后来微信搜索了一家二级乙等医院(洛阳白马医院)建卡,因此整个孕期也没少花冤枉钱。Tips:孕期一切正常的,产检和生产的医院就近选择比较方便,小医院人少,不怎么排队,可以节省时间。孕期产检指标有问题的,最好是选择综合性三甲医院,诊断会更准确,不会动不动要求你住院,少花冤枉钱;生产时也会有更健全的急救机制,多科室会诊也方便,医生经历过的各类型病例也多,医术更精湛,安全放心。
3.生育报销:城镇居民医保剖宫产只能报销1600元,顺产报销600元。职工医保产检时可以刷医保卡,生产时能按比例报销、产假还有生育津贴,能省不少钱,有些生育津贴比较高的还能赚一笔。孕期没有工作的,也可以用丈夫的职工医保报销,但是没有生育津贴;且河南洛阳这边,丈夫的职工医保要连续缴12个月、中间不能换工作,才可以给产妇报销。有些一线城市孕妇职工医保缴9个月就可以报销了,后续缴够12个月还可以补领生育津贴。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只能生产住院时报销,没有生育津贴。关于生育报销,还是及时关注自己当地的医保报销政策,不清楚地最好给医保局打电话比较稳妥。
以上,是我在孕期和产后所遇到的问题,当然不能涵盖所有孕产妇的所有问题,所以不具有普适性。孕期有任何问题,保险起见,还是要及时咨询医生哦(゚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