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嬷嬷!" 1908年,3岁的溥仪看着慈禧又黑又瘦的脸,伸手去握他干瘪的手,惊恐地跑了回来。他哭着喊嬷嬷。 溥仪口中的奶妈是溥仪的奶妈,名叫王连寿。 光绪三十二年,醇亲王府内喜气洋洋,添丁进口,生下一个小男孩,溥仪。 这位醇亲王的儿子自然极其高贵,宫中成员赶紧着手为溥仪找奶妈。 王府的保姆要求极高,需要层层选拔。她们的年龄必须在15到20岁之间,相貌端正,家庭背景干净,身体健康,奶水极好。 验奶的方法是:把奶妈们的奶放在太阳下晒干。不能有腥味,不能有奶渣,不能变色。 就这样,经过严格筛选,王连寿被选为溥仪的奶妈。 王连寿被选中时,年仅19岁。她的丈夫刚刚因病去世,家里还有一个正在吃奶的女儿。然而,为了赚钱养家,她来到秦春宫申请。 王连寿一入宫,就再也不能随随便便回家看女儿了。她把所有的母爱都给了年轻的溥仪。 光绪皇帝病逝时,溥仪还只是一个三岁的娃娃,身患绝症的慈禧就指名要他继承大统。 当时八国联军已经入侵,清朝已经动荡不安。让溥仪当皇帝意味着什么?春亲王心里明镜似的,可是谁敢违抗慈禧的命令? 醇亲王接到慈禧让溥仪登基的圣旨,忍不住哭了。溥仪的奶奶舍不得孙子,干脆晕倒了。 宫中太监来接溥仪时,年幼的溥仪哭着不肯出宫。不管谁哄他,他都哭个不停。 王连寿听到溥仪的哭声,心疼不已。她扑过去把溥仪搂在怀里,溥仪看到护士来了就不哭了。 人们心疼溥仪,不想让他再哭了,只能让王连寿陪溥仪进宫。 溥仪进宫,第一件事就是见慈禧太后。当时慈禧太后已经奄奄一息。她看到溥仪伸出手来拥抱她。溥仪看着慈禧又黑又瘦的脸和伸向他的干枯的手,吓得跑了回来,哭喊着:"嬷嬷,嬷嬷!" 在年轻的溥仪心里,奶妈是他最亲的人,甚至比亲生母亲还要亲。 在宫里,所有人都围着溥仪转,让溥仪养成了冷酷、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如果他不高兴,他会惩罚他的仆人。 在宫中,溥仪名义上有五个母亲,但没有人能管教溥仪。溥仪只依赖奶妈,只听她的话。 有一次,调皮的溥仪把铁砂做成饼,送给太监。他想看看太监吃了铁砂会有什么反应。 王连寿看到后,对溥仪说:"太监吃铁砂会把牙咬断。如果他们的牙齿坏了,就吃不下东西,吃不下东西的人会饿死的!" 溥仪听奶妈讲了这么一个道理,赶紧让太监把那盘饼拿回来。 还有一次,溥仪看到窗户纸上有个洞。他觉得很有意思,就拿了一把祁枪,把一颗钱子弹射进洞里。王连寿见了,急忙告诉溥仪:"陛下,你会伤到里面的人的。" 溥仪很尊重也很爱他的奶妈。长大后,溥仪在自传《我的前半生》中写道:"奶妈虽然是一个不识字的普通女人,但她教会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 "我把太监和宫女当奴隶,不把他们当人。我的奶妈告诉我,咬铁砂牙会疼,太监宫女也会疼。若是钱弹在我身上,我就痛了,太监宫女也有同感。" 溥仪非常依赖他的奶妈。他一直吃到9岁,被迫断奶,直到奶妈被太监赶出宫。 连寿出宫回国后,没有见到女儿。她的女儿在离家入宫后的第二年,因为没有奶吃,就死了。 溥仪一直记得他的护士。溥仪被冯玉祥赶出宫后,派人找到王连寿,把她拉到自己身边支持。王连寿在溥仪身边过着舒适幸福的生活。 日本投降前几天,溥仪被苏联红军逮捕,王连寿在逃。因为她是溥仪的奶妈,所以死在日本人手里。 @历史纪闻摘要:连寿命运多舛。为了养活溥仪,他让女儿挨饿,后来因为是溥仪的奶妈,死在了日本人的枪口下。 而善良美丽的王连寿却哄着溥仪,把溥仪从一个玩得很烂,没人管得了的小男孩,变成了一个懂得善待他人,懂得感恩的人。这是王连寿的功劳,也只有她能做到。#历史记忆##溥仪##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