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来,国际民航市场一直保持着波音、空客两强争霸的格局,全球绝大部分航司都是用这两家公司生产的客机组建机队。但随着西方制裁的持续,普京政府近期决定,在10年内用国产客机替换现有机队,彻底结束对西方客机的依赖。 图注:目前俄罗斯国内航司仍以波音和空客的可以为主 据路透社等外媒报道,日前,俄国家技术集团表示,俄方已下定决心,要在没有西方参与的情况下,独立发展本国航空业,力争到2030年生产出上千架完全国产的民航客机,彻底踢开波音和空客。 来自俄交通部门的数据显示,在西方制裁开始前,俄罗斯各民航公司手中有1300余架民航飞机可以使用,其中有80%是进口客机,其中又以波音和空客为主。虽然,这些客机暂时可以满足俄国内的民航运输需求,但由于无法继续从西方获得配件,飞机的保养和维护问题越发明显,俄方已经开始拆飞机来获得配件。 目前,俄各航司正式确定采购的国产客机有142架苏霍伊超级100型、270架MS-21、70架伊尔-114、70架图-214和12架宽体版的伊尔-96。由此可见,相比于苏联时代研制的伊尔-114等客机,俄方明显将主要希望放在了更先进的苏霍伊超级100和MS-21上。 图注:苏霍伊超级100型客机 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俄航空工业部门已有近一半的零部件需要从国际市场上采购,这两款飞机在研发时,也都没有特意追求完全国产化。因此,有许多零部件来自美欧。以俄方现在最为看中的MS-21为例,这款飞机是对标波音737与空客A320的双发中短程窄体客机,但要实现完全国产化,有至少三个问题需要解决。 图注:MS-21 首先,便是发动机的问题。在研制之初,MS-21选用的是美国普惠公司的PW1400G发动机,这款发动机属于普惠PW1000G系列,技术相对成熟,应用也较为广泛,空客A320选用的也是这一系列的发动机。 但现在,俄方需要全面换装本国研制的PD14,两款发动机在动力等方面差别极大。好消息是,俄罗斯在航发领域技术底蕴深厚,在MS-21研制时,也准备了使用PD14的版本。因此,虽然发动机的更改需要时间,但还不能彻底难住俄方。 图注:PD14发动机 相比发动机换装,西方半导体和复合材料的断供,才是俄方在MS-21生产上真正头疼的问题。由于苏联当年将电子领域的科技线,点到了电子管技术上,俄罗斯在以晶体管技术为基础的半导体领域,一直是后进生,国内积累极为不足,芯片等半导体产品极依赖进口。虽然在西方发起制裁后,普京政府加大了在半导体领域的投入,但俄罗斯的半导体行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在复合材料方面,俄方虽然也有一定积累,但MS-21在复合材料工艺上,采取了国际合作生产模式,奥地利、西班牙、法国等国家的公司都有参与,许多制造工艺也来自西方,依靠西方的设备。因此,在要求全部国产化后,俄方需要推倒重来,完全重新安排生产。 正是由于这些困难的存在,让西方舆论界普遍不看好俄罗斯的客机国产化道路,认为俄方提出的千机目标"基本上不可能"实现。一些西方航空业人士甚至放话称,就算能从西方获得半导体和其他重要零部件,俄方也没有足够产能。 事实上,俄方现在面临的困局,其实也给我国提了一个醒。要知道,为了在多极化的大趋势下,保住自己的霸主地位,美国近些年正逆其道而行之,试图通过在全球各地挑起事端,阻碍其他经济体发展,导致国际地缘安全形势越发复杂。 制裁、禁运、加税等正成为西方阵营手中最常用的"武器"。在未来,我国的航空航天部门,很难说不会遇到类似俄罗斯的情况。这就要求我国必须提前布局,不断完善工业体系,以备不时之需。 图注:我国的国产大飞机C919也即将交付使用 可以说,在经济全球化已势不可挡的情况下,俄罗斯却因地缘政治局势变化,被迫走上了一条极为艰难的道路,即便以俄方在重工业领域的底蕴,最终能否走通都还是一个问题。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在疫情、地缘政治危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一股"逆全球化"的暗潮正在全球涌动,如果国际社会再不提起警惕,将不可避免的迎来新的危机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