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感悟(220909)逆商比情商智商更重要
(图片来自网络)
我在8月30日的感悟文章里面说过,人生道路上的三驾马车:
智商、情商和逆商。
智商意味着你能攀登得有多高,情商意味着你的路有多宽广,而逆商则意味着你的路能够走多远。
人生道路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说会是一帆风顺的。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是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说法。纵览古今中外,所有优秀的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高逆商,用我们常说的那句话,就是百折不挠,坚韧不拔。
几乎所有人,都面对着各种各样不同的人生难题,只不过评价他们时没用过这个名词而已。
那些名人他们面对逆境的态度,战胜困难、摆脱逆境的能力,早已家喻户晓。我就不在这里过多赘述,不然就变成鸡汤故事了。
不过想一想,当年逾古稀的褚时健面对着家破人亡的困局、当债台高筑的史玉柱寻求东山再起之时,当浙江丽水90岁的"诚信奶奶"陈金英花10年还债350万,践行一诺千金的承诺的故事,见诸《人民日报》(2021年的2月27日)报端。
我永远的偶像、"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的著名作家史铁生,年轻时作为插队知青,因双腿瘫痪,返回北京,后又因患肾病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三次透析,维持着生命。在他59岁逝世之时,留给世人350万字撼动人心的文学作品,详情请参见我去年所写的《重树人生之二十八,轮椅上,我与偶像史铁生悄然相遇》。
从不同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共同的影子——高逆商。
高逆商,成为成功人士到平头百姓过好这一生的标配。
按照逆商概念的原创者保罗·史托兹博士的说法,人们在面对困境之时有不同的态度,可以归纳为三种。
攀登者,面对挑战,不懈攀登;
扎营者,满足现状,小富即安;
放弃者,畏难放弃,在懊恼中度过残生。
作为我这样早已身处逆境的残障人士,更加没理由做出放弃者的选择。
保罗·史托兹博士,将逆商分成四个维度。
掌控感:指面对当前挑战的进程,所能施加影响的能力评估。
担当力;是否愿意承担逆境所产生的后果。
持续性;对逆境所持续的多长时间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评估。
影响度:能否有效的控制逆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范围。
高逆商的人有一个共同特征,首先认为困难不是不可战胜的,也就是说拒绝躺平,避免陷入习得性无助的陷阱。其次他们勇于承担后果,哪怕为此需要做出巨大的牺牲,他们不会因为逆境看不到结束的时候而丧失信心,也会努力尽可能的将当前事件负面影响控制在一个有限的范围。
那些动不动就躺平,或者将问题的发生,视为世界末日,毫无斗志。或者害怕承担责任的人,很显然是难以摆脱失败者的命运。
深入探究逆商,如何提高逆商,是一个极有意义的课题,如果大家有兴趣,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可以继续分享我的感悟。
最后摘抄苏东坡的一首词,与诸君共勉。
临江仙 · 送钱穆父
[宋]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
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
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
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 (我是)黄钟大吕,上古音律,为庄严华妙,激浊扬清之音。平生塞北岭南,精研品牌营销公关,中年偏瘫致残,九死一生,欲以感恩之心度过余生,助人自助,自娱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