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5年,12岁孝庄,被从盛京赶来的浩浩荡荡的马队所吸引。 她猜到,可能是姑姑哲哲回来了,非常兴奋。 当她跑着跳着进家门的时候,发现祖父、父亲都眉头紧锁。 孝庄的父亲,突然瞥向孝庄:"跟哲哲去盛京,一定要给姑父皇太极生出儿子!" 听到父亲的话,如五雷轰顶,但她不敢作声。 她不理解,为何父亲非要她嫁给34岁的姑父? 嫁给姑父皇太极 哲哲,博尔济吉特氏,家族世代是蒙古科尔沁部落酋长。 她嫁与皇太极,其实是蒙古科尔沁部落与建州女真部落联姻的"工具",但不知为何一直生不出孩子。 没有孩子,哲哲特别着急,后宫位置不稳,联盟也岌岌可危,便赶紧联络家人商议。 部落高层达成共识,只能将12岁孝庄嫁过去。 孝庄对爱情也有自己的憧憬,嫁给姑父是她怎么也想不到的,便委屈地趴在姑姑腿上大哭。 姑姑安慰孝庄,告诉她生在皇室女儿肩负的使命。且告诉她,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位列"四大贝勒",未来很有可能继承汗位。 孝庄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在脑中努力回忆姑父的样子,仅4-5岁时见过一面,却怎么也记不起来了。 大婚当天,皇太极的迎亲队伍走出老远,来迎接孝庄,看着马背上陌生的姑父,孝庄心里五味杂陈。 可能,孝庄确实是一位有福之人,她来的当年,姑姑就生了一个女儿。 而且,第二年,努尔哈赤病逝,皇太极经过一番权力争夺,成功继承了汗位。 皇太极的继位,由于没有努尔哈赤遗嘱作背书,各方势力都很不安分。 为此,哲哲和孝庄不断联络家族势力,为皇太极坐稳位置积极协调。 她们俩在后宫之中的地位,逐渐上升,稳居第一、第二的位置。 然而,结婚九年,孝庄为皇太极生了3个女儿,却未能产下一子。 这件事儿,这对博尔济吉特家族来说,无疑又是沉重的打击。 姐姐海兰珠再嫁 皇太极已经成为大汗,还有争霸天下的野心,博尔济吉特家族当然不能放手这个机会。 于是,哲哲和部落酋长再次商议,只能将孝庄姐姐,26岁海兰珠再嫁过来。 海兰珠,比孝庄大4岁,刚刚丧夫的她跑回娘家,实则就是个"二婚女"。 大家都认为,海兰珠嫁给皇太极就是个生育工具,谁成想,她却宠冠后宫,成为皇太极一生的挚爱。 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当册封嫔妃时,史料记载有姓氏的共计15人,皇太极册封5位,即"一后四妃"。 这五位后妃,均来自同一民族——蒙古,且是同一姓氏——博尔济吉特氏。 不过,她们却来自两个部落,一个是科尔沁部落,一个是察哈尔部落。 之所以,娶这两个部落的女人,皇太极是为笼络蒙古民族,以便日后能顺利问鼎中原。 哲哲,被封为皇后,贵为"五宫后妃"之首。 海兰珠,排名第二,被封为"宸妃",入主东 宫。 皇太极还特意给她的宫殿赐名为"关雎宫",诗从"关关雎鸠... ...窈窕淑女"。可见,皇太极有多爱海兰珠。 另一个部落的两位妃子,排名第四、第五。 孝庄,排名第五,被封为"庄妃",入主次西宫。 就这个排位来看,如果说皇太极为了平衡两个部落,将孝庄排在后面,也情有可原。 但是,海兰珠,才刚刚嫁过来两年,没生孩子,也没给皇太极继位的时候出过什么力,地位却远超孝庄,可见皇太极的偏爱了。 姐妹争宠 为何皇太极独爱"二婚女"? 原因我们不得而知,爱一个人真的没有理由。 可能,对哲哲来说,皇太极有的只是尊敬、感谢。 对孝庄而言,年龄差距较大,理智、端庄、有诗书气的她,皇太极会觉得谈得来,更像是朋友、知己。 而海兰珠,有过婚史,她更懂男人,也懂君王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面容姣好,聪慧过人、柔情似水,都深深吸引着皇太极,对海兰珠,他才有真正的男女之情。 盛宠之下,海兰珠很快怀孕了,诞下一子。皇太极欣喜若狂,颁诏"大赦天下"。 "大赦天下"可不是随便颁布的,放眼整个大清,为孩子出生下诏的就两位,一个是皇太极和海兰珠的儿子,还有一个,是顺治和董鄂妃的儿子。 并且,皇太极在孩子一出生,就有意让孩子作"太子"。 不过,这个孩子非常不幸,只活了6个多月便夭折了。海兰珠悲痛不已,一下病倒了,常年卧床不起。 (史料记载:"关雎宫宸妃生一男孩,于生后第七个月患病,正月二十八日薨。") 1641年,海兰珠病危,正逢皇太极与大明洪承畴在松山、锦州决战之际。 消息传来,皇太极立即将军务交代一下,便快马加鞭往回赶,恨不能立即飞到心爱之人的身边。 没成想,皇太极走到半路,海兰珠便断气了。 皇太极一进关雎宫,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她抱着海兰珠遗体,失声痛哭,一度哭到昏厥,且连着六天六夜不进米水。 海兰珠去世,孝庄也非常伤心,毕竟是和自己一起玩到大的亲姐姐,也是深宫中权力斗争的"联盟"。 然而,同嫁一夫,皇太极对姐姐的极度偏爱和重视,以及姐姐的的恃宠而骄,要说孝庄一点不嫉妒不生气也是不可能的。 此前,孝庄也为皇太极生了一个儿子,就是福临(顺治),孝庄高兴极了。 只可惜,福临出生那天,正是海兰珠儿子夭折的第三天,皇太极还处于极度伤心之中。 因而,福临出生后,皇太极都没去看孩子,且没有任何庆典,孝庄也没有得到任何赏赐。 丈夫一碗水端不平,放在谁身上能平衡? 海兰珠离世后,皇太极每次路过她的坟墓,都会哭祭一番,由于伤心过度,身子也虚弱了很多。 没两年,皇太极也撒手人寰了。 皇太极去世后,海兰珠就被奉旨迁葬,还迁到下等嫔妃的陵园之中。 且在康熙时期,不允许后人祭拜,海兰珠不能再享受后人烟火,姐妹之间的关系也就不说自明了。 扶持两任小皇帝 皇太极突然去世,也没有留下遗嘱,再次掀起皇位之争。 孝庄,极为理智,没有沉浸在伤心之中,而是利用非凡手段,平衡各方势力,扶持6岁的儿子顺治继位。 谁成想,顺治不是当君王的料,专心于佛教和男女之事。 孝庄非常生气,但是也很无奈,对这个不争气的儿子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顺治专宠董鄂妃,这一点也像极了父亲皇太极,不仅是个"痴情种",还专爱"二婚女"。 董鄂妃,其实是顺治的弟媳妇儿,顺治在一次聚会中看上了她,便把她收入后宫。 顺治弟弟呢?史料记载暴毙身亡了,不用说,当然是顺治所为。 这种"不伦之恋",使得孝庄非常生气,但越想拆散,顺治却爱得越深。 之后,董鄂妃生了一个儿子,孩子活不过300多天便夭折了,从此她便卧床不起,不久便香消玉殒了。 伤心过度的顺治,没多久也感染天花,去世了。 真是命运弄人,顺治在爱情这一方面,似乎不约而同地重复着父亲的步履。 孝庄只能拖着病体,拄起拐杖,扶持8岁的孙子康熙继承皇位。 幸好,康熙没有让孝庄失望,智勇双全,最终成就了一番伟业。 写在最后 放眼孝庄的一生,丈夫皇太极专情爱姐姐,儿子专情不治国。 两个"痴情"的男人,都在深深的伤害着她。 然而,通过培养孙子康熙,重新登上人生巅峰,真是人生无常,世事难料啊。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唠唠 关注我@磪磪藏书阁,酒已温,邀你与时光对饮! @翻阅2022@头条创作挑战赛@我在头条看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