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堪称是人生之大乐事,那你知道洞房花烛夜的"洞房"一词是从哪来的吗? "洞房"最早的来历,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传闻,黄帝打败蚩尤后,平息了战乱,众人也在他的带领下结束了野蛮时代,而黄帝统一部族后首先就制止了群婚。 "群婚"——顾名思义,就是在原始社会,一群男子与一群女子互为结为夫妻的婚姻形式,也是人类社会最早的婚姻形态。 不过群婚制度有着极不可控的因素,时常有发生抢婚事件的发生,不光男抢女,更有女抢男的现象。 新联盟的部族之间,就常常为了抢婚而大打出手,互不相让。而长此以往,矛盾必定激化,部落之间又将面临分崩离析的现象。 所以作为领头人的黄帝为此也感到很苦恼,如何才能制止群婚呢,他找来身边的大臣来,多次商议该如何制止群婚,建立一夫一妻制,可是谁都没有想出一个可行的办法。 直到这一天,黄帝外出巡察群民居住的山洞是否安全时,突然发现一户人家中有三个洞,而只有一个洞有能供人进出。黄帝就去问明了原因,原来为了防止野兽的侵害,周围两个洞都用石头垒起了围墙,只留下了这一个可以进出的洞口。 这个发现立即就引起了黄帝的兴趣,当晚上就召集了身边所有的大臣 黄帝对大家说:"我有个制止群婚的想法,那就是结婚时,先由部落的群民前来祝贺,举行婚礼仪式,然后再吃酒庆祝,宣告两人正式结婚。 然后再将夫妻二人送进一个事前准备好的洞里,四周垒起高墙,出入只留下一个门。 吃饭喝水由男女双方家里亲人送,让他们在洞里互相搭伙过日子,直到建立起了一定夫妻感情才放他们出来。 同时,为了方便区分已婚与未婚的女子,凡结了婚的女人须把蓬乱头发挽个结,已告知外人自己已是已婚人士,而其他男子就不能再有打算,否则就是犯了部落法规。" 黄帝讲完这个主张后,立马就得到身边大臣们的支持,并快速传到了各个部落。 人们都争着为自己儿女挖洞、垒高墙,举行婚礼仪式,将他们送入洞房,群婚这一恶习也算在明面上消失了。 可是过惯了群婚的野蛮人,一下子要改成一夫一妻制,总有些人是不适应的。观念太过于根深蒂固,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全彻底改变的,也有一些群民是不习惯于一夫一妻的夫妻生活。 狩猎能手石礅和木苗,就因为双方家长说好的婚配,而举行了婚礼,成为了夫妻。 不过二人在一起生活了不到十天,石礅就觉得整天只陪伴一个女的,有啥意思,不如群婚好,喜欢哪个就可以陪哪个。 木苗也觉得入了洞房后不怎么自由,整天陪着一个男人,实在没有乐趣,还不如群婚自由,看上哪个男的就相爱几天,再接着换下一个。 所以,两人都产生了不愿过一夫一妻制生活的念头。于是有一天晚上,趁着夜深人静,两人双双越墙各自逃跑了。 没想到的是,石礅和木苗都逃进了大森林,可是原始森林太大了,一时根本找不见有人烟的地方,于是二人便迷了路。 在森林里待了一夜后,两人不知不觉竟又走到一起了。没办法,为了保存生命,两人只好相依为命。 白天摘野果蘑菇充饥,晚上依偎在一起休息。就这样在大森林整整里度过了一个月,最后才被狩猎能手于则发现,把石礅和木苗救了回来。 石礅和木苗大森林里经过一个多月折腾后,谁也不愿分开谁,谁也离不开谁,夫妻二人的感情可谓是越来越深,也真正懂得了爱情的滋味。 回到部落后,石礅和木苗再也没有分开,小两口并建立起了一个幸福家庭。 而这这就是"入洞房与度蜜月"的来历,一直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