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3年12月20日,作为路易斯安那购地案的一部分,法国将 新奥尔良 移交给美国。 美国领土的扩张历史不乏通过买地而获得的。除了这笔外,还有为人熟知的阿拉斯加购地案和 墨西哥割让地 (购地案),三者并称美国三大的土地取得案。 1867年,美国政府从沙俄购买俄属北美(即今日的美国阿拉斯加州)。图为阿拉斯加买卖原始支票,面额720万美元。 而本案的一大特点在于,这是一场意外。 美国最初仅想购买新奥尔良,及其周遭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但最终却变成了一笔包括当时整个路易斯安纳地区,扩大当时美国领土一倍的买卖:用1500万美元,购买了约21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所以,这笔买卖究竟是如何达成的? 首先,从美国方面来说,当时的确是要买的,但仅限新奥尔良周边。 第一,买是必须的。 翻越地图可见,新奥尔良城地处战略要津:位于密西西比河入海口。北美大陆当时的贸易,特别是农产品贸易,大多都得经过这个港口,以及港口周边的今路易斯安纳州(和当时的路易斯安纳地区是两个概念)。 现代美国地图,路易斯安那购地叠于其上。 然而,欧洲的战火破坏了这里的稳定:这片地区几经易手。 最初,法国人占领着路易斯安纳地区,地名为纪念 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 。七年战争 期间,西班牙与法国结盟在欧洲和殖民地对抗英国,结果是法国战败。经过各方利益博弈,法属路易斯安那转让给西班牙。 美国也在1795年与西班牙签署协议,取得在新奥尔良的"存货权",即可使用港口运货。 在美国人心中,通过此地稳定的做生意是首要目标。但1800年,为获得法国支持以对抗英国,西班牙承诺归还路易斯安纳地区给法国,签订密约《第三次圣伊德方索条约》。 这片土地即将再次易手。 没有不透风的墙,得知密约的美国人开始挠头了。1800年新上任的美国总统 杰斐逊 认为,总换来换去也不是个事儿。更何况,法国大革命后,特别是拿破仑雾月政变 后,一方面,法国再次改变欧陆力量对比。相较于崛起中的法国,老迈没落的西班牙更利于美国长远的地缘利益;另一方面,法国大革命鼓吹的"民主、自由、博爱"不仅在欧洲,也在北美产生了影响,而新奥尔良紧挨着南方蓄奴州,这对美国南方奴隶主利益产生着风险,而南方也是杰斐逊所在的民主共和党当时的票仓。 杰斐逊政府认为长久之计就是把这块地买下来,以维持密西西比河使用畅通。在1801年,他派遣罗伯特·利文斯顿前往巴黎商讨购地事宜。 第二,买也是有限度的。 别看美国后来富到流油,当时杰斐逊政府可没那么多钱。预算200万,上限1000万美元,目标仅仅是新奥尔良及其周边。 当然,没钱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杰斐逊是民主共和党人,强调限制联邦和总统行政权。他担心这项买卖扩大的话,会增加总统在外交层面的权力。所以,这一点也限制了,最初这笔买卖的规模。 其次,法国最初没打算卖,但最终迫不及待。 第一,最初不想卖。 因为法国此时的主政者是野心勃勃的 拿破仑 。他不仅要欧陆称霸,更要独霸北美。他的首席外交官夏尔·莫里斯·塔列朗 称,如果出售了这片土地,将导致法国私下想控制北美洲的计划胎死腹中。 拿破仑(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 第二,可后来法国不得不卖了。其中有三个原因。 1802年是整个事件的转折点。当时位于加勒比海的法国殖民地海地发生起义,加之疟疾在军中肆虐,法军全军覆没。地图中可见,这片土地的丧失直接导致新奥尔良的地缘位置不再重要。 拿破仑此时开始觉得摊子铺的太大。欧陆战争急需经费维持,既然殖民地的失败成为既定事实,那么就早日脱手。而美国人提供的这笔交易,不仅能换取一定的战争经费,而且还可借此对美表示善意,让美国在北美牵制英国。 而更关键的是,西法密约虽签,但路易斯安那尚未交接,西班牙存在反悔风险。这也促使了这笔买卖必须尽快结束,实现套现。 最后,直到此时,双方谈到买卖仍然仅限于那小片地区。所以又是什么导致买卖扩大的呢? 第一,在双方谈判期间,一个名叫杜邦的法国人受美国邀请协助谈判。他曾提出过一个包括整个路易斯安纳地区的交易,但在当时被拿破仑和杰斐逊否决。 随着法国在北美这边的战争大势已去,杰斐逊派助手门罗进一步谈这笔生意。就在门罗到达巴黎后没几天,法国就提出了一个以杜邦曾提出的交易为原型,价值2250万美元的单子。 第二,当看到此提案时,利文斯顿和门罗是懵的,毕竟这和最初想要达成的交易差距太大。可他们认为,这笔交易太划算,若加上此前法国1800万法郎的赔款,这笔买卖大致也就1500万美元,相当于每英亩4美分的价格,就可让美国领土扩大近一倍。所以他们当机立断,先斩后奏。 1803年4月30日,李维顿、门罗在巴黎签署《路易斯安那购地条约》。 第三,除了以上分析到的法国战争现实因素外,还有两方面因素让法国提出这项协议,并最终实现交易。其一是法国当时是拿破仑一言九鼎的国家,加上拿破仑那种"要么拥有一切,要么一无所有"的性格,即便是遭受到外交首席大臣塔列朗的极力反对,拿破仑也不会回头。其二,法国人的确在谈判中错误的预估了美国人的购买底价,而门罗和利文斯顿没有给他们纠正错误的机会。 1817年-1825年间任美国第五任总统,其主张被称为门罗主义 不过美国人也犯"错误"了,即如此一大笔钱,在没有通过美国国会认可的前提下,就承诺了出去,这令总统杰斐逊非常尴尬。 还好美国当时的制度拥有着极强的弹性,正如同期马伯里诉麦迪逊案。此案中美国总统权力涉及"违宪",但由于议会两院的支持和法院的默认,美国总统外交权得到扩展,购买土地的这一项外交权之后默认成为美国总统权,也为之后的购买土地案提供了依据。 对于美国而言,交易令其领土直接扩大了一倍,为美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但也激化了与西班牙在此地的地缘利益矛盾,为 美西战争 埋下伏笔。 作为美国最初在意的城市新奥尔良,在1803年12月20日正式交接给了美国。可真正让美国收益最大的,却是此次这笔最初交易的"副产品"--路易斯安纳地区的主权,于1804年3月10日正式移交给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