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投影仪价位的不断降低,投影仪也走进了家庭,于是网上4K投影仪的广告眼花缭乱,还出现抖4K的名词,是不是被抖晕了,什么是抖4K,它与原生态的4K区别在哪里?抖4K是怎么抖动出来的?解释之前再科普下投影仪。 常家用投影仪一般是3LCD技术及DLP技术,前面投影仪的工作原理连载文章中有详细的介绍,现在以市面上新出的比较好的家用投影仪Vidda c1为例解释抖4K是怎么抖出来的4K画质的。 Vidda c1是海信新推出的业界突破性产品,它是抖4K实现的4K画质,它采用的是美国德州仪器的 0.47 英寸 DMD 微镜芯片,属于DLP技术的投影仪,它色彩还原很好,主要取决于它采用了三色的激光投影光源。总之、投影仪的色彩还原、亮度、对比度、分辨率各参数它用0.47英寸的DMD芯片,把DLP技术的投影仪做到了极致,不愧为海信的骄傲。 下面切入正题,详谈抖4K具体是怎么抖出来的,网上只说是抖动技术,让DMD芯片抖动0.5个像素,还说是德州仪器的新技术叫XPR技术,能让DMD芯片的微镜上下左右各抖动0.5个像素,共抖动4次,把1080P的分辨率抖动成了4K。但凡你了解DMD芯片的技术就不会傻傻地相信它会把芯片抖动起来,DMD芯片里的微镜是会抖动,但它是在±12°范围内沿着旋转轴抖动,它不可能离开自己的位置,跑到旁边去抖动,它如果有这个本事,技术难度比真4K还要大,真4K的投影仪大都需要好几万,这种能够跑着抖动微镜片的投影仪将会是天价,不可能7000元不到就能买到。 搞技术的不爱好吹嘘,就实打实地来,所谓的抖4K其实是用人眼睛天生的视觉暂留现象,欺骗出来的,它这种技术能够欺骗过你的眼睛,让你看上去就跟真4K一样,达到了4K的效果,还节约了成本,让普通老百姓消费得起,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因为真4K的DMD芯片打造出来的DLP技术的投影仪需要好几万才可能买到,更别说起步价就需要30多万元的3DLP技术的投影仪了,谁让是美国德州仪器垄断了DMD芯片技术呢?怨就怨你技不如人,如果国内有哪个厂家生产的DMD芯片8K高清的比美国的那0.47英寸1080P的还便宜,谁还去抖4K啊,除非你脑子进水了。 下面用简图解释抖4K的过程。当然抖出来的4K与物理真4K还是有差别的,虽稍逊些,但也确实提高了眼见的分辨率。 可见XPR抖动技术利用DLP成像原理挖尽了DMD芯片的性能,通过巧妙的方式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因为DMD元件本身的限制,它仍不能做到原生4K分辨率水平的效果,依靠抖动实现的超分辨率观感也并非没有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