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9月28日,在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7.2的关口后,人民币竟然超过日元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 2021年12月,人民币的份额还只有2.7%,今年一月份就提升到了3.2%,创历史新高。一边是汇率贬值,一边却受到市场青睐。为什么人民币会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呢? 第一,跟中国实体经济相关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一直在快速增长。前几天的莫斯科交易所,人民币的日交易量首次超过美元,成为俄罗斯第二大交易货币。很多人可能就会说了,要不是因为美国把俄罗斯踢出swift系统,俄罗斯会用人民币?早在俄罗斯使用人民币之前,我国早已经在铁矿石,煤炭,石油等多个大宗商品领域试点的人民币结算,澳大利亚、巴西在内的全球三大铁矿是出口商,早已经和中国达成人民币计价铁矿石的交易结算,甚至连和我们有时不太和谐的邻居印度,都在前不久的一次煤炭进口中,首次采用的人民币结算。在石油进口商,我们也和沙特阿拉伯达成了人民币结算石油,到2022年6月,全球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就高达9581亿,创下历史新高。为什么大家都开始用人民币结算呢?还是因为美联储五次大加息,导致世界各国汇率波动太大,相对来说人民币贬值幅度可控,使用人民币结算有利于规避汇率波动,也可以降低美国输入性通胀给各国带来的消极影响。也就是说,使用人民币结算可以避免一些经济损失。也正是瞅准了这点,今年七月份,我们正式推出人民币结算令。目前全球有70多个央行把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有100多个国家的1900多家金融机构与中国内地和香港使用人民币结算。整个非洲更是大跨步的人民币化,肯尼亚、尼日利亚和南非等多个国家已经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在南美,巴西央行甚至把人民币资产的份额提高到4.99%,比2020年增长了四倍。可以说,人民币的国际化正大步走上康庄大道。 第二,外国投资者持续看好中国市场。很多人会说,不是说外企都在撤离吗?如果你看问题只是通过道听途说,而不是看具体的数据,那么在真相和谣言当中,你永远只会相信后者。真实情况是怎么的呢?今年一到八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1384亿美元,增长20.2%,其中欧盟对华投资增长123.7%,翻了一倍多。如果具体到国家,那就更有意思了。从来源地来看,韩国、德国、日本、英国实际对华投资同比分别增长58.9%、 30.3%、 26.8%和17.2%。其中上半年德国对中国市场的直接投资更是高达101亿欧元,创历史新高。不是都说要跟中国经济脱钩吗?怎么外国的投资反而增加这么多呢?还是因为有钱赚。拿日本来说, 21年在华日资企业的业绩不仅超出疫情前,还达到历史最高。德国也是,很多德国企业在华投资都是子公司的利润再投资,赚的钱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像德国的汽车企业、法国的安盛、瑞典的宜家、英国的迪亚吉欧都在加大在华投资。还有像全球化工巨头巴斯夫这样直接跟德国政府硬杠也要在中国大规模投资。专家分析,今年第三,第四季度,中国吸引外资幅度还将保持10%以上的增速。 第三,在动荡的外部大环境下,人民币的汇率总体上呈现双向波动,贬值也属于可控范围。很多国家和市场主体都买入人民币资产避险,比如土耳其通胀80%,里拉大贬值,导致土耳其资产疯狂缩水,很多土耳其人上个月存进去一辆宝马,这个月取出来就只剩下一辆自行车。很自然的在这样全球地产的大环境下,相对稳定的人民币资产对全球投资者也就有了吸引力。接着, 2021年末,境外主体持有境内人民币股票、债券、贷款及存款等金融资产金额合计10.83万亿,同比增长20.5%,离岸人民币市场交易更加活跃,截止2021年末,主要离岸市场人民币存款接近1.5万亿,都在做多人民币。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我们的汇率在贬值,人民币却逆势上升,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了吧?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风高浪急更见抵柱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