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领袖毛主席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1949年12月16日中午12时,苏联莫斯科科雅罗斯拉夫车站的大钟准时打点,随着钟声响起,一列来自东方的专列在月台上缓缓停稳。 苏联党政领导人莫洛托夫、米高扬、布尔加宁,连同11个东欧和亚洲国家高级领导人,早已在站台等候,等待着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专列。 历时10天,毛主席终于到达莫斯科,开启了他对苏联的第一次访问,毛主席此行最重要目的便是废除中苏旧约,签订新约。 然而在与斯大林会面后,每当毛主席提到条约的问题时,斯大林总是打着太极。事实上,几个月前刘少奇密访苏联时,斯大林已经表示过中苏旧约是不平等条约,等毛主席来莫斯科解决这个问题,可临阵时,却耍起了滑头,这让毛主席大为恼火。 斯大林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一条"赤裸裸"的不平等条约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夜,苏联以恢复沙俄时期俄国在中国东北的权益为条件,出兵远东。 此后,苏联便以美、英、苏在1945年2月份签订的《雅尔塔协定》为基础,在当年8月国民政府代表王世杰与苏联代表莫洛托夫,经过十次会谈后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雅尔塔协定,约定由苏联进攻中国东北的日军,同时将中国和日本的一些权益,划分给苏联。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并迅速占领了东北。6天后,国民政府在美苏的共同逼迫下,签订了该条约。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主要内容:双方联合对日作战、不单独媾和;双方不参加反对对方之任何集团;互相尊重主权及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苏联将一切援助给予国民政府;外蒙古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前途;中东路与南满铁路合并为中国长春铁路,由中苏共管;大连辟为国际贸易自由港,行政权属于中国;旅顺为共用海军基地;日本投降后,苏军最迟三个月撤出东三省。 简而言之,根据这个条约,苏联便占有中国长春铁路一切权益,同时外蒙古独立也成既定事实。 另外,旅顺口军港作为纯粹的海军基地,明面上中苏两国舰船使用,但实际上已被苏军占用,当时驻守在旅大地区的苏军部队,已经达到30万人,分别驻扎在旅顺、金州等地区。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很明显损害了中国主权和利益,是一条"赤裸裸"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新中国成立后,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中国废除了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收回了所有外国列强在中国大陆的租借地,收回旅大基地一事逐渐提上了新政权的议事日程。毛主席出访苏联的主要目的便是废除《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收回主权。 《中苏友同盟条约》签订几经周折的访苏计划 访问苏联,早就列在了毛主席的计划之中。 早在1947年初的时候,毛主席便提出访问苏联,希望和苏共领导人一起研究一些问题。斯大林得知后,虽然表示同意,但以毛主席离开会对战事造成不好影响为由,推迟了毛主席的出行计划。 1948年4月,收复延安后,毛主席达到河北阜平后,又开始积极准备访问苏联。等到毛主席4月26日再次致电斯大林,决定准备去莫斯科,就政治、军事、经济和其他重要问题与苏共商讨和请教时,斯大林29日复电同意,但又在5月10日来电,说: 鉴于您所在地区的事态发展,尤其是傅作义已经开始进攻蔚县,也就是说,您来苏途中拟经过的三个地区都在火线上。我们担心,您的出行会影响事态的进程,况且您路上也不太平。有鉴于此,不知您是否应推迟来苏。 毛主席接到斯大林的来电后,不得不再次推迟行程。 1948年7月4日,毛主席又一次电告斯大林,拟近期动身去苏联。这次,斯大林在隔了十天之后回电说: 因苏共中央领导同志要赴各地征粮,建议推迟到11月底。 1948年11月,苏联为了纪念十月革命31周年,特别邀请毛主席撰写一篇文章。毛主席一生酷爱读书,文笔和书法更是上乘,文章对于他来说可谓信手拈来。于是,毛主席写下了《全世界革命力量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文中这样写到: 威胁全世界的美国帝国主义及其在各国的走狗们,一切国家的革命力量必须团结起来,必须组成以苏联为首的反对帝国主义的统一战线。 这样的话语让斯大林非常满意,这也让毛主席在世界外交舞台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也为收下一众世界级迷弟奠定了基础。 毛主席撰文 1949年1月14日,正在谋划接管北平的毛主席格外的忙,此刻离开时机也不合适。于是斯大林致电毛主席这样说到: 目前你留在中国是很必要的,如果您愿意的话,我们可以立刻派遣一位政治局的负责委员到你们那里去。 3日后,毛主席复电斯大林说: 我决定暂时不去莫斯科,我们十分欢迎你们派一位政治局的同志来中国......可以和我们中央书记处五位同志一起谈很多问题。假如你们同意这样做,来的时间以本月底或下月初为适宜。 就这样,1月的最后一天,也就是北平和平解放的同一天,化名安德烈夫的米高扬乘飞机经大连抵达了石家庄,随后乘汽车来到西柏坡见到了毛主席。 在接待米高扬的会谈中,毛主席就外交问题说出了那句有名的"打扫屋子再请客",言外之意便是新中国必须肃清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特权和影响,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的关系。 米高扬 米高扬的密访,对后来毛主席和斯大林的接近,以及中共和苏共之前的沟通,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此后,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后,建立新中国迫在眉睫,毛主席希望就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工作与苏联直接交换意见,得到理解和支持,于是安排刘少奇秘密回访了苏联。 刘少奇在与斯大林会面中,也谈到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斯大林当即表示,1945年签订的条约是不平等的,条约问题可以等毛主席到莫斯科后解决。 1949年10月1日,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天安门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并宣读公告,愿与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主权领土等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 开国大典 第二天,苏联政府便发来照会,决定与新中国建交,并宣布断绝与国民党政府的外交关系,两国互派大使,苏联为首任大使罗申,中国首任大使为王稼祥。 11月9日,毛主席便决定12月初动身去莫斯科,斯大林很快表示欢迎,第一次访苏事情几经周折终于定了下来。访苏遭冷遇,毛主席发火 1949年12月6日凌晨2点半,毛主席乘坐专列从北京出发,开启了第一次出国访问。 此行的随行人员有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陈伯达,中共中央俄文编译局局长师哲,秘书叶子龙,中央办公厅警卫处处长汪东兴,苏联驻中国大使罗申,苏联专家组负责人科瓦略夫。 经过十天的长途行程,毛主席才到达莫斯科,专列上还有两火车皮礼物:湘绣斯大林像1幅、瓷烧斯大林像2幅、丝织斯大林像2幅、象牙饰品、沙田柚子、潮州橘子、山东大葱等等,这些礼物都是毛主席亲自过问准备的,可谓诚意满满,礼数周全。 12月16日晚上10点,休息了半天的毛主席在克里姆林宫终于与斯大林会面了,会面地点安排在斯大林办公室的小会客厅中。参加会面的中方代表只有毛主席和翻译师师哲。 一见面,等候在会客厅门口的斯大林便紧紧握着毛主席的手,并高声赞叹毛主席很年轻,很健康,很了不起。 毛主席抵达莫斯科 一阵寒暄之后,垫戏结束,斯大林便客气地问毛主席: "你来一趟不容易,那么,我们这次应该做些什么呢?" 毛主席略显含蓄地说: "恐怕是要经过双方协商,搞个东西,这个东西既好看,又好吃。" 苏联人显然没有听明白,云里雾里一般,显然毛主席说的正式此行的目的——废除《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签订新条约。 当然,按照预定安排,毛主席除了同斯大林就中苏两国间重大政治与经济问题进行商谈,还要参加斯大林七十大寿庆祝活动,参观苏联的经济建设等等。 然而,当毛主席把条约问题抛出后,斯大林却打起了太极,声称条约的签订是根据雅尔塔协定缔结的,条约的签订也是取得英美两国同意的。如果修改条约,便会在法律上给英美两国以口实,牵出千岛群岛、南库页岛等条款的问题。 斯大林的一席话,让毛主席感到非常意外。明明几个月前刘少奇密访苏联时,斯大林已经表示待自己到莫斯科后便一切解决条约的问题。如今这样说辞,确实让人难以理解和诧异。 这次会谈虽然进行了两个小时,也谈了和平的可能性,条约、借款、台湾,还有毛选出版的问题,条约可谓毫无实质性进展。 5天后,毛主席应邀出席了斯大林的七十大寿,并在庆祝会上首先致辞,在13个外国代表团中,礼遇是最高的。毛主席热情简短的祝词,让会场三次起立鼓掌,领袖的个人魅力展现无遗。 毛主席第一次访苏 毛主席并没有因为杂事而忽略此行要事,祝寿结束后,便主动找到苏方人员,希望再次同斯大林会面,继续会谈中苏条约等问题。 就这样,12月24日,毛主席与斯大林举行了第二次会谈,这一次的会谈在斯大林所在的别墅进行。这次会谈从当晚11点半,直到第二天凌晨5点,持续了5个半小时,可让毛主席大为恼火的是斯大林只字不提中苏条约问题,及时提议让周总理到莫斯科,履行条约手续也没有得到斯大林的同意。 斯大林在条约问题上的冷淡态度,让毛主席难以忍耐,因为此行访苏主要目的就是签订新约。于是,第二次会谈后不久,毛主席便忍不住对苏方人员发火说: 你们还要保持跟国民党的条约,你们保持好了,过几天我就走,我现在的任务是三个:吃饭、拉屎、睡觉。 此后,苏方人员便把毛主席的话传回斯大林耳中,这时,继缅甸与新中国建交后,印度也承认新中国,英国也想承认新中国。一系列的国际新动向,促使斯大林认真对待毛主席的要求。 毛主席第一次访苏 恰巧此时,英国通讯社造谣说,斯大林把毛泽东软禁起来了。消息一出,苏联方面大为紧张,为了戳穿谣言,经过中苏双方同意,元旦节刚过,毛主席便发表了一个答塔斯社记者的问题。 当记者问毛主席还要在苏联待多久时,毛主席这样回答到: "我逗留时间的长短,部分地决定于解决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利益的各项问题所需的时间。在这些问题当中,首先是现有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问题。" 毛主席直接将条约问题搬上台面,当天各大报纸也刊登了毛主席的答记者问。于是斯大林在考虑了各种因素后,便同意了废除旧约,签订新约。 就这样,毛主席等来周总理后,便在1月22日与斯大林进行了第三次会谈,会谈直截了当,双方不仅讨论新条约,还讨论了中长铁路、旅顺口和大连等问题,真个会谈进行得很顺利。 新约签订 完成历史性任务后,毛主席于2月17日,登上了回国的专列,并在3月4日回到北京。 毛主席的伟大不仅仅是战略思维,个人魅力,还在于他对外交流的智慧、不卑不亢的气节。 首访苏联,面对斯大林的"太极拳",主席没有被带偏,而是主动出击,借助可以借助的一切力量,达成目的;面对强大的苏联,没有新中国的百废待兴,而迫于压力,不敢争取自己的权力,表现出不卑不亢的民族气节;面对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等大是大非问题,毫不退缩,该自己的权力就应该由自己争取,别人永远不会替你考虑。 不卑不亢,自尊自重,人亦如此! 文/轩羲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