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中还原了当年开会的场景 近代中国,为了挽救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中华儿女进行了多次艰难的探索。20世纪初,革命浪潮涌动,五四运动的发生使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在神州大地的传播掀起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 1920年2月,陈独秀从北京秘密迁至上海后,随即深入到工人群众中去,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宣传和工人组织的指导工作。与此同时,李大钊也在北京从事着同样的活动,他联络北京、天津等地的先进分子,努力促成进步团体的联合。 左:李大钊 右:陈独秀 在宣传先进思想的过程中,他们逐渐认识到: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改造中国,走十月革命的道路,就必须像俄国那样,建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来组织和领导中国的革命。 此时,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也给予了中国共产主义先驱者适时的帮助。1920年春,经共产国际批准,俄共(布)远东局派出全权代表维经斯基等人来华。在北京与李大钊的谈话中,维经斯基表示:"中国应有一个像俄国共产党那样的组织。"他们先后与李大钊、陈独秀讨论建党问题,并帮助进行建党的准备工作。 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 1920年8月,以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骨干为基础的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在法租界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正式成立,取名为"中国共产党"。这是中国的第一个共产党组织。 上海市南昌路100弄2号,原为上海法租界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是《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组织 上海的党组织一经成立,便通过写信联系、派人指导或具体组织等方式,积极推动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至1921年秋,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以及欧洲和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和侨民中的先进分子,也先后建立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在各地陆续建立起党的早期组织之后,召开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开始提上日程。 1921年6月初,受列宁直接委派担任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的马林到达上海。几乎与此同时,接替维经斯基来中国工作的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代表尼克尔斯基也抵达上海。 他们在与上海党组织成员李达、李汉俊取得联系后商议,一致认为应当尽快召开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当时,陈独秀在广州,李大钊在北京,李达、李汉俊通过书信与陈李二人商议决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并通知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和旅日的党组织,各派两名代表到上海出席会议。 由于通信与交通不便,各地代表齐聚上海,已是7月下旬。"一大"会址的选定和外地代表的住宿等具体事务由在上海的李达负责。李达的夫人王会悟通过关系,借用了上海博文女校的3间房屋供赴会代表住宿。为避人耳目,与会代表们对外的名义是"北京大学暑期旅行团"。 上海中共一大会址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开幕 1921年7月23日晚8时,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了。会址设在紧邻博文女校的贝勒路树德里3号(后改为望志路106号,现为兴业路76号),这是李汉俊之兄李书城的公馆。 参加会议的13名代表是:上海的李达、李汉俊,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广州的陈公博,旅日的周佛海,以及陈独秀指定的代表包惠僧。这群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代表,代表着当时全国的50多名党员。马林和尼克尔斯基作为共产国际代表列席会议。 为建党积极奔走呼号的陈独秀和李大钊,并没有出席这次会议。陈独秀虽然被确定为大会主席,但当时他是广东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兼任广东大学预科校长,为筹备校舍经费而四处奔忙。李大钊除了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教授之外,还兼任北京国立大专院校教职员代表联席会议主席,此时也正值北大学年结束,校务繁忙,不能抽身。 会议临时决定让张国焘担任大会主席,毛泽东与周佛海任会议记录。会议先由张国焘宣布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随后马林代表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表示祝贺,并作了题为《第三国际的历史使命与中国共产党》的报告。 马林说:"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具有重大的世界意义,第三国际增添了一个东方支部,苏俄布尔什维克党增添了一个东方战友。"他还分析了国际形势,介绍第三国际的工作情况以及他在爪哇建党活动的情况和经验。 马林致词之后,代表们具体商讨大会的任务和议程,确定先由各地代表报告各地区的工作,然后讨论和通过党的纲领,制定今后实际工作计划,最后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构。 1921年8月初,中共一大代表从上海乘火车转移到嘉兴,泛舟于"轻烟漠漠雨疏疏"的南湖之上 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 7月24日,举行了第二次会议,各地代表向大会报告本地区党、团组织的情况。25日、26日休会两天,由张国焘、李达等根据马林的提议起草党的纲领及以后的工作安排。27至29日又连续召开了三次会议,对党的纲领和决议进行讨论。 30日晚,举行第六次会议。原定议程是由马林对会议讨论的各项问题发表意见,然后通过党的纲领和决议。但是晚上7时许,一个陌生的中年男子突然闯进会场,声称找人,环视一周后又说找错了地方,表示道歉之后匆忙离去。 具有秘密工作经验的马林断定此人一定是密探,建议立刻中止会议,迅速转移。果然,十几分钟后,法租界的巡警前来包围搜查会场,结果一无所获。 在上海的会议已经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了。当晚12点,负责大会事务的李达夫妇同几位代表聚在位于公共租界的大东旅馆商议改址开会的事。王会悟表示,如果在上海一时找不着适当的地点,可以到她的家乡浙江嘉兴去。对于这个提议,大家表示赞成。 7月31日,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画舫船上,代表们召开了最后一天的会议,讨论和通过党的纲领和今后的实际工作部署问题。 党的一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纲领》,共15条,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联合第三国际。 纲领明确提出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并确定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对于今后的实际工作,大会要求,党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首先是组织工会和教育工人。 纲领还对党员条件进行了规定。考虑到党员数量少和地方组织尚不健全的情况,大会决定,暂不成立中央执行委员会,只设立中央局作为中央临时领导机构。经选举,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陈独秀担任书记,张国焘、李达分别负责组织和宣传工作。 下午6时左右,大会胜利闭幕。当晚,代表们乘火车返回上海。就这样,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下秘密举行,并且完成了各项议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多灾多难的近代中国和饱受苦难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革命的壮丽画卷,从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正如毛泽东的精辟论断:"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参考文献: [1]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筹备处编. 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 第9辑[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12. [2]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史研究室编著. 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82.02. 图片来源:浙江在线、微信公众号"学习大国" 作者:曾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