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白,深圳小产权房能卖到100200万,买房人什么心态?
这也是被逼出来的,深圳房价平均5万多一平,年薪二十万不吃不喝也要二十多年才还清贷款。小产权房只到商品房价的三分之一,两边亲家合力也许能凑够全款,实现居者有其屋。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房产证,可能将来面临拆迁风险?小产权占深圳全部房源的49%,无论哪届政府,都无法一刀切推倒小产权一拆了之,因为面临占一半深圳人口流浪街头的巨大社会动荡风险。可能的结局,则是多途径循序渐进地妥善安置,比如:城市更新1:1.3赔偿、回购国有充当公租房等等,这些措施都使一、二百万的购房款得到补偿回收而不致损失。所以,担心是多余的。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购买村委会出售的,或成片开发个人宅居地的小产权房。那些单家独户的或占用农地的,真的可能被拆除而无赔偿。
小产权房是个外来名词,深圳早期是没有这个概念的,一般叫集资建房或合作建房。
这些房子一般都有土地证(深圳早期卖过很多地,村委也有很多地),建筑许可证,规划许可证,差的是土地出让金,不是政府正式出让给开发商建的。不要说什么土地都是国家的这种愚蠢说法,社会主义实行的土地是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两部分,集体所有(即你们村的)土地,国家是不能免费征收的。
没有开房商资质,几十几百个人合作购买土地办证能不能给自己盖房自住,这个一直是个政策的空白,有人尝试过。
陆陆续续盖房二十多年了,一直没有政策没法妥善处理,只能一直说历史遗留问题,现在面积已超过红本房面积,几百万人吃住在这些房屋里,你说怎么办。
能拆的都是那些连土地证都没有,盖在红线区的房子,早些年默认违建拆迁只拆建了两层以下的,我见过查得严的时候好多房没法建,等到一个国庆小长假起了一大片二三层的,后面慢慢建。
建得太多了,住的人太多了,存在就是真理,变成现在这样规模,更是无法处理。
一些集资房补交土地出让金和罚款后,可以确权办绿本,现在只要有建房合同都可以落户了。
风险存在于买卖环节,已经不是产权问题了。
其实这个问题也有人问过我们,还说,你们可以把现在这个房子卖了然后首付买个商品房,说实话,商品房我也喜欢,所以犹豫过要不要这样做,于是我拿了个称,称了一下自己,心里就有数了,像我这样的斤两承受不了供房的压力。
我现在住的这个村很多都是小产权房,这里9个小区,建筑面积大约是200万平米,一共大约是 94栋房屋,总居住套数是23816套,所有的一手房都销售一空,有些甚至转过二手三手,也有不少人买了很多套,炒房或者出租,入住率也是非常的高。现在一般三房要卖一百多万,好一点带花园的都超过两百万,确实也是很多人愿意拿一两百万来这里买房。
今年怡情过后在电梯里听到一个中介说今年下半年房子卖得特别好,无意间也发现楼下多开了两家中介,这或许说明了这里房子行情不错。这场怡情让很多人感受到了租房的无奈和房子的重要性。
那为什么有一百多万不贷款买个商品房呢?举例子。
1、有一位老家的邻居今年6月份入手了一套四房,花了一百四多万,其实手上没有闲钱,是卖了老家的房子东拼西借才凑齐的房款,很不容易。他们自己是做小生意的,每个月收入都不稳定,生活压力也很大,如果是买商品房,就算勉强凑钱了首付,后面供房也不一定能供得起,说句实在话,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那个实力能承担起深圳的供房压力的。
2、两三年前有一位朋友买了一套二手商品房,首付两百多万,贷款三十年,每月还贷两万多,丈夫自己创业,属于刚起步阶段,每月赚的钱只够还店铺租金,妻子每月能挣两三万,只是房贷加上生活开销还有其它杂七杂八的支出,挣的钱根本就不够用。以前租房的时候他们过得很潇洒,夫妻恩爱和睦,但自从供了房,整个生活氛围都变了,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供房的压力正在逐步吞噬他们对生活的激情。
3、应该是房子限购问题,有一位朋友,他们在市中区有一套商品房,四房两厅,但自己不住,觉得在那边住生活开销大,所以把市中区的房子拿去出租,每月收着八九千的房租,因为再去买一套商品房不划算而且钱也不够,索性拿了一百多万在关外买了一套小产权房,自己一家人住。日子不知道过得多舒坦,每月有白花花的银子进账,住的地方也不差,每天就是养养鱼喝喝茶。
人生短短几十年光阴,生活本来就很不容易了,知足常乐,才能笑口常开,没必要把自己弄得太累。
首先,你要先了解深圳的红本商品房价格,小产权房能卖200万的地方,同等面积的商品房估计奔千万级别。也就是说,首付都不止200万,对于兜里有200万的人来说,商品房是买不起的,即便七拼八凑搞来首付,月供也不是普通家庭能承受的。这种情况下,一次性付款无压力的小产权房就成为首选了。
其次,商品房需要购房资格,否则,有钱也买不到。有些人不缺钱,就想住自己的房子,毕竟租房子住不知道哪天房东又让你搬家,有的人一年被迫搬家几次的。相对于买不来的红本商品房,小投入的小产权作为住家也是不错的,毕竟,无论1000万还是200万的房子,本质都是家。
最后,从投资的角度说,有的人是买来放租的。深圳现在的小产权房,特别是能卖200万的,很多都小区化,不再是初期的独栋农民房形式,所以居住环境还是不错,这样的房子和周边商品房的租金差并不大,这么看小产权房的租金回报率比商品房理想。当然,从长远看,小产权的涨幅跑不赢红本房,想要交易套现也不容易,但架不住它便宜呀。
感谢邀请;
花一二百万购买小产权房,个人认为这也是深圳购房者的无奈之举!
原因如下;
第一、深圳市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成千上万的人都想在这片土地上站稳脚跟,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可是无奈目前深圳房子的均价已经高达五万,部分楼盘的价格都快飙升到十万了!
那么我们可以来算笔账,一套100平的三居室,也得要500万!即使你一个月拿两万的工资,也得21年不吃不喝才能买下一套房!
但是每个月的生活开支,孩子上学,聚会,车贷,人情事故等这些都要花钱,而且在这种大都市,花的还不是小的数目!可想而知压力有多么大!
谁有能力都想买正规的商品房,住着放心也舒服,可是无奈现实太残酷,只能在自己最大的能力范围内先给自己给孩子一个家!
第二、深圳的小产权房非常的多,涉及到的人口比较多,所以短时间内小产权房还是比较"安全的";而且在深圳不是有钱就能买到房子的,还有户籍等限制,所以不少人去买小产权房子这也是无奈之举;
故综上所述,花一二百万买一套深圳小产权房子,从房价,限制等方面来看这或许也是购房者的无奈之举!个人拙见,仅供参考;
这几天刚好去看了几个小产权,实在是有点无奈啊!
在深圳,100-200来万买商品房的话,只够付个首付,房子也不怎么样,前提还得有资格买房!
但100-200万却可以买一个不错的小产权。
现在小产权分三种村委统建楼开发商回收改建楼农民房
最保险的就是村委统建楼,村委盖章,遇到拆迁就走向人生巅峰了,不过价格是真的高,两房普遍140万以上。
其他两种真的很难说,哎!当然,价格也相对便宜,80万左右可以弄个两房!
当你租个房,隔三差五涨房租的时候,就很不爽!
当你出去打个球,回来房东就告诉你楼房重新装修,马上要你搬走的时候,你只能说:"卧槽!"。
当有需要换个房子的时候,大包小包的搬家那个累,你就会想:"我要买个房,哪怕小产权!"。
什么心态?都是被逼的!
买了房,不用每次交房租就心痛,买了房,不怕再被房东赶来赶去,买了房,可以好好的把收拾装修一下,有个家的感觉。
首先在深圳买商品房,需要有买房资格,在深圳,你有钱并不代表你能够买到房子,
那么你想买房子不够资格,就只有买深圳非商品房,也就是大家俗称的小产权房,民间的交易根本不受法律的约束,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法律的保护,房屋的转让受让权是受到保护的,
特别强调的是深圳没有小产权房,深圳的土地是国有土地限制,所以全部叫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的市场商品房,那么深圳小产权房已经是很便宜了,
而且深圳的征收和补偿办法以及针对深圳的小产权房文件非常完善,大家可以关注今日头条:四哥的评房生活
如果是自住不考虑交易赚钱的话,小产权房的确是很好的选择。毕竟比商品房便宜太多了。差价那么大,都是需要用血汗赚钱来填的坑。小产权房规模也很大,几栋或几十栋连在一起都是的30层的高楼,跟正规的花园小区几乎是一样。政府要拆除大片高楼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而且村委盖的楼又不犯法,只是少了房产局的各种手续,各自睁只眼闭只眼就那么过了,没有人会动真格的强制拆楼。唯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被骗了,一房卖给多人,或者以后惹上什么官司麻烦,正常情况下自住还是可以的。
我花了220万买小产权。是不是脑残(纯属调侃),哈哈,,,首先有200万的人,绝不是傻瓜,既然他能选择小产权,自然有其优势。说说我的情况啊,因为我在外地有房。考虑到深圳买套89平的小三房,五成首付就要300万,还要月供1.9万,觉得压力很多,不能保证每月能赚到这么多钱,何况还是三十年房贷。但220万我可以全款买一个150平的房子,而且还可以注册公司(个人有个小公司在办公,拿一间房子做办公),房子很方正,外人看不出来是小产权的,
你看到过花7-800万买小产权的吗?深圳有,深圳还有一次性付5-600万买小产权的。实际上对比这些小产权房子的地段、户型、配套,三倍的价格才能买的了周边的商品房。
很多100多万的这种小产权客户已经是刚需客户了,就是没钱,只能以居住为前提选择最优质的,那只能是小产权。也有花超过正常商品房的价格购买小产权。但无论哪种其实大多数人还是因为能生活的更好。
除了房产证,现在小产权和商品房差别还真不大。商品房涨周边小产权也一样在涨,环境好的小产权租金和商品房是一样的。就目前深圳来说走正常渠道的小产权都还算安全,可能有个别二手的一房多卖。所以开发商、村委的更名承诺还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