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没事,这两年周围好多三十五到四十岁之间生二胎的,你这么心疼老婆,你也得考虑一下条件是否允许,第一,该做的检查都得做,比如唐筛吧,三十五岁基本都通过不了,微创就得多花点钱,怀孕的过程就要比二十五六的孕妇多花三分之二的钱。你老婆的精力、体力比不了三十岁以下的妈妈了,在一起伺候俩孩子,家里是否有人能分担或者雇的起月嫂和之后能帮着打扫打扫卫生做做饭的保姆。最近生完二胎产后抑郁造成悲剧的新闻不少了,不要总想着以前的女人生几个怎么样,年代不一样,心态也不一样。我与单位的一个五十出头的姐姐聊天,她说她没产后抑郁,但现在有更年期抑郁,因为她生孩子的时候是很知足的状态,冲散了一切,在娘家和弟弟妹妹挤一张床,结婚了有了自己的空间,在娘家小小年纪就要帮妈妈分担家务,坐月子有人给做饭了,很满足的幸福感。可是现在却出现了更年期抑郁,因为习以为常,找不到幸福感了。80后的女人,从小就没吃过什么苦,你让她有上一辈的知足感,那是不可能的。 我这里好多四十都在生呢,没生到儿子的,还想生个儿子,四十多了,还生 赶紧要啊!我38岁都生了二宝了!现在一岁十个月了!真的很可爱!给你看张照片,第一张是现在的,第二张是五个多月的,可爱吧!! 35岁生二胎应该算是高龄产妇了。 我33岁时生的二胎,当时产检时听医生说过这个事。当时排队做产检,前面一个孕妈妈刚好是35岁了,那次是去做唐筛,医生说建议她做无创DNA,准确率在90%以上。但孕妇觉得做一次无创要2000多太贵了,很犹豫。医生耐心和她解释,超过35就是高龄产妇,患唐氏风险更高一些,一定要慎重。 但35岁也只是刚触及高龄产妇,虽然风险大一些,也不是不能生,很多40多岁的也在生,但一定要定时产检,不能大意。 相对你老婆的年龄,我觉得反倒是你大宝的年龄更值得关注,孩子都13岁了,应该上初中了,他对二胎的到来是个什么样的态度,你们有关注过吗? 我当时生二胎时,大宝8岁多,女孩,她是充满期待和兴奋的,但当二宝真正出生了的那一个月,她的情绪还是有了些许的变化,一向乖巧懂事的她变得有点对着干,想着各种歪点子吸引大人的注意。 因为我家二宝一出生就病理性黄疸进了新生儿科,我自己又是剖腹产伤口没好利索,老公一天家里医院来回跑,一家人忙得焦头烂额的,正好她也爆发了,说出了"你们现在都只关心弟弟,都不爱我了"这样的话。 我和老公意识到这个事儿的严重性,于是和她进行了一场谈话,我拿出我以前为她做的成长记念册,上面记录了她成长的每一个瞬间。我们告诉她: 爸爸妈妈不会不爱她,相反的,只会更爱她。她问那二宝谁来爱呢?我说二宝是你的责任了,他由你来爱,以后你就是他的半个家长,得像爸爸妈妈对你一样,该疼的要疼,该管的要管。 她瞬间责任感上身,从此观念态度都有了转变,我和他爸爸也在各方面都注意。扪心来讲,我们在大宝身上付出的心力反倒是最多的,所以两孩子现在关系特别好,大宝有责任心,护着他也管着他,二宝心里有姐姐,在外面别人给个糖,捏在手心要化了也得拿回来给姐姐一半。 所以,我想提醒你,老婆的高龄尚有医生来保驾护航,但大宝的情况得靠你们全程关注。 在医生眼里,女性35岁怀孕就是高龄产妇了,会特殊对待的,我怀二宝的时候是33岁,生二宝的时候是34岁。 35岁之前生孩子与35岁之后生孩子在检查项目上是有区别的,我生产的医院是北京某妇产医院,这家医院规定,35岁之前生产的孕妈妈不要求做无创,做唐筛即可,但是35岁之后生产的孕妈妈一律不安排唐筛检查,直接做无创,如果孕妇不接受这项安排,医生就不会继续给安排下面的孕检项目。医生解释说,高龄孕妇无论是妈妈还是孩子都容易出问题,所以,检查上会更谨慎。 宝妈已经35岁了,若怀孕属于高龄产妇,但只要身体健康,生宝宝已经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已经打定主意要二胎,就要趁早,不要再拖了,越往后生产的风险越大,恢复起来越困难,无论是对大人还是孩子都是不好的。 前几天还看到为爱一直勇敢在生的钟丽缇,据爆料说49岁的钟丽缇准备为老公张伦硕生儿子,怀了第四胎,在一切都没有确认之前只能当做是捕风捉影,但是坊间一直有消息说钟丽缇有为张伦硕生孩子的愿望。 在这里,祝福为爱勇敢的女人! 回到我们的问题上来,题主说结婚15年,大宝13岁,想要二胎,老婆35岁,这个年龄算是不尴不尬的年龄,因为在医学上正好是一个坎,越过35岁就算高龄产妇,低于35岁就不算。 最佳生育年龄 通常,医学上的共识是:女性的最佳的生育年龄段是24-29岁 ,这个年龄段的女性生育能力比较强,孩子该发生畸形的几率不大,同时,骨骼,软产道也比较成熟,子宫收缩力也强大,发生难产的机会也不大。 但是,事情也并非就是如此绝对化,现代社会医疗技术比较发达,人体的健康程度也都有所提高,即便是在29岁-35岁之间生出健康的孩子也不是难事。 基奥斯汀市德克萨斯大学的社会学家约翰·米洛斯认为,青春期晚期或二十岁出头是生理上的最佳年龄。他写道:"这时期女性的卵细胞很新鲜,并且人体生殖及其他系统处于年轻时期的最佳状态。" 年龄在二十多岁的女性最不可能有让孕妇和宝宝处于危险的慢性健康问题。而流产,宫外孕,死胎,不孕不育的几率也是最低的。 据米洛斯基说,加州的一项研究得出,婴儿出生缺陷率最低的生育年龄是在26岁 。 但有意思的是:米洛斯基也发现,这些说自己在中老年时期身体状况最舒适且最有活力,并且健康疾病最少的人,平均都在29岁时生了第一胎。而这些在中老年时期总的健康状况最好的人都是在30岁左右生的第一胎 。那些身体疼痛最少并且慢性疾病最少的人是在平均年龄34岁的时候生的第一胎 。他说:"概括起来,对母亲的长期健康而言,最佳的生育年龄是在31岁。" 米洛斯基与1890位母亲面对面谈话,询问了她们目前的健康状况,包括慢性疾病,行动问题,身体状况的自我评估以及其他一些问题。然后他看了看婴儿死亡率的资料,根据母亲的教育程度做出了一些调整,综合考虑了产妇长期健康问题和产妇难产死亡率,得出生育第一胎的最佳生育年龄是在34岁。 看到这个研究,不知道题主有没有精神为之一振的赶脚呢? what?原来最有利于母亲健康的是妈妈在34岁时生第一胎, 所以,这项研究的结果就是女性应该是30岁以后生孩子,会有利于妈妈的身体长期健康。 这个观点是有点颠覆目前主流观点的,不过从我自身和周边的朋友来看,确实35岁生宝宝的也大有人在,完全没问题。 所以说,只要题主老婆感觉身体状况一切都ok,要二胎是没问题的 。 这里给题主提几个建议参考: 1.查看自身健康状况 最了解自己的只有自己,自己的身体状况是什么样的,自己最清楚。感觉身体状态一切都ok的话,可以再去医院进行一下体检,全身体检,主要检查卵巢功能,老公和老婆可以一起去做一次全身体检。 这里建议一定要去医院体检,不要随便找个体检中心就体检了,记得之前看过一条新闻说,有的体检中心把体检人的血抽了之后根本没化验,直接就出化验单了,真心有点无语。 2.经济状况进行一下评估 毕竟,现在要个二胎,真正一路培养下来,也着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从出生到上学,到各种培训班的费用,即便是老大照书养,老二照猪养,咱也得差不离,不能太亏待老二不是。ps:我就是老二来着,一定要老二争理,嘿嘿! 还有,出生后谁来照顾,有老人帮带吗?没有的话,妈妈不能工作的话,老公的薪酬是否可以支撑家里的开销?这些也是需要考虑的。 3.大宝的心理建设 其实,对于这一点我一直没有太深刻的认识,因为我自己也是家里多个孩子长大的,打打闹闹,但是也热热闹闹的,我觉得蛮好的。 而且,对于独生子女jason来说,也是很希望有个小妹妹或者小弟弟,甚至说只要我生出来,他都可以照顾他,感觉他会是个很有爱的小哥哥。 不过,也确实在新闻里有看过一些大宝因为二宝出生产生各种心理上的偏颇,有的直接逼着妈妈打胎;有的在生出二宝之后,直接离家出走,这都是相对极端型的了。 朋友家的大宝和二宝确实也存在各种看不上眼的状况,所以对大宝的心理建设也需要考虑。 虽然写了这么多,主要还是在题主需要综合自家的实际情况而定,我们只是作为参考。jason妈咪有办法,喜诗词,爱旅游,写有温度的文字,做灵魂有香气的妈咪。资深文案,多平台原创作者,青云奖获奖者,优质问答获奖者。原创不易,请求关注点赞并转发! 想生就生,四十岁了抓紧生二胎吧。现在晚婚育的人很多。 哇,这题主一问,让人立马感觉到一个男人对老婆的爱与克制啊,满屏的温暖。 从生理年龄上来说,35岁就完全属于高龄产妇。 不过,现在医术发达,而女人的生育年龄普遍延后,30多生孩子很常见。 就说一个例子,最近一两年,我周围的人好多都要了二胎,印象最深的是一同事,年近40岁,怀二胎后,一查居然是双胞胎。家庭压力陡增,生育风险也不可言喻,不过还是生下来了,两女孩。现在快一岁了。这期间,当母亲饱受苦累,因为两个孩子晚上喂奶不容易。 总而言之,35岁大龄孕产,风险自然更高,提前作好物质和心理上的准备很有必要。谋定而后动。 肯定算大龄了!不止大龄,在医生那里,还会给你算高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