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七日,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了开战的号角。此次作战分为两个方向,一是西线云南方向由杨得志指挥,后张铚秀代替;二是东线广西方向由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指挥。广州前指把参加此次作战的部队分为了南、北两个作战集团。南集团部队是由许世友的副手开国少将吴忠负责统一指挥。 说起吴忠那也是大有来头,他不满13岁即参加红军闹革命,25岁扬名章缝集大战,33岁又担任我军第一个机械化师师长,同年在我军首次举行的授衔仪式上被授予少将军衔,从而成为首批被授予将军军衔的1044颗璀璨将星中为数极少的仅是师长就授予少将的解放军军官之一,也是迄今为止我军历史上最年轻的将军。 就是这样的一位将军在对越反击战的前夕,率部开赴前线,负责统一指挥广州军区南集团部队,担负主要战役突击任务。 然而就在反击战开战前第13天,一消息传到作战前线,那便是其被免去了正式职务。而就在这时广州军区总指挥许世友做了一个决定,就是决定将吴忠的免职命令扣押下来了。 但是消息还是传到了吴的耳朵里。这消息对于吴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临阵易将,这是兵家大忌。吴陷入了痛苦的思索中:接受组织的命令,那么就意味着自己要离开自卫还击战的指挥岗位,就意味着要放弃自己与指战员在战前研讨了无数遍的作战计划,就会给组织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 如若违背组织的命令,那么就是公然与组织作对,就会令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最终,一心为组织和人民事业着想的他,以高度的使命感和大局观,毅然选择了留在前线参战。 决定留下来继续指挥,个人问题等打完这一仗再说。他所提出的作战计划非常的完善,敌人根本没有反应过来。 仅仅在战场爆发两小时之后,吴忠便带领着部队挺进到高平外围。当时的吴忠发现在高平城内并没有什么守军,于是他便当机立断对敌军发动袭击,最终用7小时便夺得高平。在1个月的作战中,吴忠指挥南集团部队转战越北山区,连克数城,歼灭越军近万人。 回国后的他以坦然面对的心境,最终获得了上级组织的信任,最终为自己洗白了。毕竟他一向以"不混官作,不混饭吃"自律自勉,做事说话皆出自公心,从不为私曲意逢迎,苟合谬误。就算是离休后他也仍然积极地为部队的各项建设出谋划策,继续为我军的现代化和年轻化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