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无战事里,蒋经国推行的币制改革,很多人都知道改革必失败,为什么蒋经国还是一意推行币制改革?
蒋氏父子联手做的局,既要把国库的黄金白银美钞法币运往台湾,也要拿几个国戚大亨开刀造势,以便把上海市民的个人积攒连根铲,给对手留下烂摊子,妄图咸鱼翻身、死灰复燃。这"连根铲"的话可是大名鼎鼎的张爱玲说的,所以"奴才"呀、"洗脑"的帽子可扣不到我武丁的头上。
因为蒋经国要为他爹敛财啊。
蒋经国币制改革的实质就是用纸强行收缴老百姓手里的黄金,然后自己不出本钱,还拼命的印钞票,同时要求商人必须限价向老百姓出售商品,这就是赤裸裸的抢劫。
举个例子:我兰台家里有一两黄金,现在蒋经国搞改革要求我必须兑换成金圆券,兑换十元金圆券;但是这金圆券又不能兑换成黄金,等于蒋经国用十张纸换取了我的1两黄金。
蒋经国当然知道这么干太赤裸,吃相太难看,所以他把市场上的物价给固定住,强制商人只能限价销售商品。
如果蒋经国真能做到1两黄金兑换10金圆券也还可以,但事实上他做不到,因为国民政府不断开印钞机印金圆券,同时蒋经国也控制不住全国的物价。
还是举例,蒋经国只能控制住上海的物价,但是周边地区他控制不了,我兰台是上海卖馄饨的,但是我从乡下收来的猪肉是2金圆券,但是蒋经国只准我在上海卖1金圆券,这个账傻子都能算得过来,亏定了,所以我只有不做生意了。
蒋经国不是不知道,所以他就出台了一份名录,要求以下物资那些做批发的大公司必须按照他规定的价格售卖,而且必须售卖;至于这些公司亏本不亏本,他是不管的。
俗话说得好"杀头的买卖有人做,赔本的买卖没人做",蒋经国这么搞谁会卖?如果蒋经国能控制得住全国物价也没问题,反正我进货价便宜,我出货价也能便宜,但是问题是蒋经国不能。别说物价了,他连印多少金圆券都控制不了。
大公司不卖怎么办?
蒋经国把他在苏联学会的东西学以致用,干脆在上海"打老虎",把一切不愿意亏本售卖的商人都打成"老虎"。
简而言之,就是要把他们父子两疯狂印钞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的损失转嫁给商人和老百姓。
这种金融改革,他蒋介石和蒋经国不滚到台湾去,谁滚到台湾去?
北平无战事这部电视剧,对于国共之间经济战线的斗争描写还是比较深刻和细腻的,对于国民党政权的分崩离析也有了比较合理的解读。很多看过电视剧的观众们对于蒋经国为什么一定要推行币制改革有疑问。他在众多反对声之中,对于这场改革的坚持,坚持的是打击腐败,建立自己的实力派系,乘机可以捞取资本,顺便可以争取民心。大约还有点年轻气盛,想要拼上一拼的意思在吧。
虽然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场币制改革的过程是尤为痛苦的,所有的血汗钱换成了转瞬不值钱的废纸。大概除了几个大官僚,社会上每一个社会阶层都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更是将国民政府的信用一度降到零点。而在币值改革之初,小蒋的一句感叹也说明了他真正的心情和意图:"我国的百姓,真是善良。"
改革之初的成功,显而易见是源于小蒋在上海的督导。他非常清楚地认识到真正在金融市场上搅浑水的不是小商人,而是大资本家。他曾经的"不论财富权势,违法必诛"的正气凌然,让上海的经管工作一路通畅。只是币制改革之中,一些资本家的消极态度让蒋经国十分懊恼,他直接找到那些曾经对国民党支持的大资本家过来问话和警告,导致他们的强烈不满。
然而问题就在于强令限价这项措施,带来了大规模的混乱,严重违背了经济规律,导致了当时的百姓人心惶惶,到处都在抢购物资。后来的扬子公司舞弊案,让小蒋遭到重挫,正在北方忙于战事的蒋介石,竟然为了此事直飞上海,将徇私贯彻到底,训斥了蒋经国,让这场轰动一时的打虎运动最终黯然收场,改革从此进入颓败之势。蒋经国在上海的经济工作以失败告终,只能黯然地离开了上海。
而有专家学者认为,当初的币制改革的主导者依旧是蒋介石,和蒋经国没有什么关系,蒋经国所做的只是对上海地区的经济管制。1945年抗战结束之后,蒋介石已经看到了法币的颓势,立刻要求相关部门拿出币制改革的方案。当时持反对意见的宋子文和俞鸿钧多认为刚刚经历过二战的中国没有币值改革的条件。
而蒋介石却一意坚持,主持通过了币值改革的各项文件。无论是蒋经国也好,蒋介石也罢,企图以改革经济以达到为国民政府"续命"的效果,怎奈当时党内已是病入膏肓,币制改革最终夭折,成为一场空。
欢迎关注,祝你幸福。
以上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说了多少次了,币制改革和蒋经国没什么关系,完全是蒋介石的主张。
早在1945年,也就是抗战结束,蒋介石就试图币制改革,因为法币已经发行数额增加了390多倍。
但当时宋子文之流就反对,认为不具备改革的条件,也就是和平的国内环境、稳定的社会秩序和大量的外援。
那么,当时尚且反对,到1948年底情况更恶化百倍(三大战役都开始了),币制改革又怎么可能成功。
这主要是1949年金融系统接近崩溃,只能被迫拼一拼。
就算失败了,大不了也是完蛋;万一拼赢了,还可以继续和解放军打一打。
而币值改革,是全国性质的改革,蒋经国只不过是区区上海地区负责经济管制而已,小角色一个。
蒋经国本人也是聪明人,他自然知道币制改革不可能成功。况且就算蒋经国在上海搞得特别好,又能怎么样,全国难道就是一个上海?最终还是要完蛋。
说白了,仅仅是蒋经国这人做事本来就认真,从回国以后直到去世,小蒋换了无数岗位,都是兢兢业业,尽量做到最好。这也就是蒋介石信任小蒋的原因。
另外,无知小儿说的什么蒋经国炒掉孔令侃的扬子公司,孔令侃带枪去杀蒋经国,都是无稽之谈。
这是当时一些上海商人,尤其是杜月笙之流为了搞蒋经国,故意利用媒体舆论的胡扯。
后来又被有些人,利用攻击蒋家而已。
孔令侃的扬子公司从事的,主要是从事对外国商品的进口,再在国内高价卖出牟利。而其经营的项目,也主要是汽车、颜料、高档服装、美军物资等高附加值进口商品,却与传闻中描写的囤积国内产出的粮食油料等能引起民生危机的日用大宗商品是截然不同。
摘录一段:
在传统的描述中,蒋经国的"打虎"打到了孔令侃头上,引发孔令侃向宋美龄告状,宋又向蒋介石施加压力迫使蒋经国放手,导致"打虎"失败。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蒋经国在日记中就记下了当时的实情:扬子公司的经营都是合法的,并未违反法令囤积居奇,影响民生。
"本星期的工作环境,是工作以来最困难的一段,希望这是一个转机。除了物价不易管制以外,再加上扬子公司的案子,弄得满城风雨。在法律上讲,扬子公司是站得住的。倘使此案发现在宣布物资总登记以前,那我一定要将其移送特种刑庭。总之,我必秉公处理,问心无愧。但是,四处所造成的空气,确实可怕。凡是不沉着的人,是挡不住的。"
1948年9月30日,蒋经国派人搜查了扬子公司的仓库。搜查的结果,蒋经国自己明确的说:"扬子公司仓库里面所囤的货物,都非日用品"。对此,蒋经国手下负责具体搜查任务的王升回忆说"在扬子公司的仓库里,的确是查到了一批糖,但是,经过化验,是作为医药用的化学糖,不是民生必需品的食糖,所以不能法办扬子公司,更不能法办孔令侃"。
对此,时任上海市长的吴国桢也予以了证实。
他回忆道"孔令侃(Davidkung)留在国内经办扬子建业公司。三青团和特务始终没有打扰这项产业,根本没有采取过行动。
扬子公司没有犯法,蒋经国对此自然无可奈何。坊间所传蒋经国拘捕孔令侃后被宋美龄救出的传言,自然也是空穴来风
。对此,当时在蒋经国手下工作的王章陵,后来在《蒋经国上海打虎记》一书中,直斥这类传闻根本是"天方夜谭",他明确指出"蒋经国亦绝没有下达对孔令侃的拘捕令"。
币制改制只是说的好听,其实就事搂钱...万一去台湾了呢?钱得够花啊,小蒋去台湾后也是一路打击异己,比如他爹的亲信俞济时。
俞济时于1951年卸任了侍卫长的职务,次年辞去第二局局长之职,1956年以后,俞济时被排挤出了侍从室,只好去做"总统府"国策顾问的冷板凳。 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无非是蒋经国为了培植自己的力量而清除阻力。国民党败退台湾以后,蒋介石有意扶持小蒋,而蒋经国此时也已经做好了接班的心理准备。1951年,蒋经国正在积极筹备政工干部学校,他需要一批马上就可以派上用场的人马。于是,他想到了俞济时手下的侍从室的年轻的侍卫人员。这些侍卫人员。经过专门的训练,沉着冷静见多识广。蒋经国想把这些人变成政工干部学校的第一期学生,这样不仅有利于学校的运转,更能把这股势力转为自己所用。
蒋经国经过深思熟虑的这个建议,被俞济时一口回绝了:"蒋总统的安全最重要,如果侍卫人员给你调去当学生受训,那么官邸的安全谁能负责?"蒋经国在俞济时这里碰了壁,顿时感到像俞济时这样的从大陆过来的手握重权的人物,实在是他前进道路上的巨大阻碍,如果遇到机会,该搬动的就应该搬动一下了。可巧几年后发生的演习前俞济时擦枪走火的事件,蒋经国自然要借机搬掉这块大石头了。 蒋介石要传位给蒋经国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俞济时在这大势面前却不能及时转向,还是一味的只对蒋介石尽忠。即便老蒋知道俞济时一片的赤诚。但是,为了给蒋经国开辟一条道路,也就不得不把他打入冷宫了。
《北平无战事》是部好电视剧。其中的蒋经国的币制改革与"打老虎"戏剧性很强,但不能当真实历史来看。
其中最重要的是,蒋经国在币制改革中的重要性不大,他很年轻,只是去上海第一线历练。政策本身有问题,他只是执行一小部分而已。
从根上说,国民党的经济失败与美国政策有关。
据徐中约先生的观点,美国最初的战略是在中国大陆打击日本军队,美国军队将在中国登陆与日军作战,将领土交给国民政府。但1943-1944年间盟军的战略发生了变化:要绕开中国,从海上进攻日本(很有可能是原子弹研究成功,美国人不想再有美军伤亡)。这项决策决定了美国对中国经济援助大幅度减少。
国民党币值改革的核心人物是蒋介石。但财政部长宋子文与继任者张群都不支持,因为这两位专业人员比较内行与稳妥。
国民党法币早已因抗战破产,吴景平教授介绍,当时重庆物价上涨1795倍,上海约86000多倍。币制改革必须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和平环境中进行。这两位都不愿推动没有把握的币制改革。
第三任财政部长由王云五担任,此人是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不太懂经济,但听蒋介石的指挥。
蒋介石下决心是因为,一,美国新的援助5亿美元来了。二,中共没有新的军事动向。
1948年8月19日,国民党政权宣布实施金圆券方案。内容大致是,一,老百姓不能持有黄金美元外汇等硬通货,必须上交国家。二,金圆券与黄金挂钩。按道理说老百姓可以持金圆券在银行换黄金。
所以,这两项规定是矛盾的。随后蒋介石将黄金运往台湾。他的初衷未必是搜刮老百姓财产,可能是为了黄金安全。但最后的结果无疑是,听信政府规定上交黄金的老百姓一贫如洗。
蒋介石没有想到的是,币制改革推行后的第二个月,即1948年9月,济南战役爆发,另外,辽沈战役打响。
电视剧里讲上海的"大老虎"囤积居奇,造成币制改革失败,其实是比较幼稚的金融观。
金圆券的失败,本质上还不是是否能兑换黄金。而是物价。物价是否稳定并非奸商问题,首先是市场上是否有货物,如果打仗,生产、交通瘫痪,市场上就没有货物或货物减少,另外交通成本增加,商品成本上升,这个时候限价,是想当然的,不合理的,结果只是雪上加霜。在不合理的限价制度下,商人的对策是囤积居奇,老百姓的对策仅有抢购。
在此时,济南战役失败后美国撤走了军援,国民党的军心大乱,国统区民心受到极大震撼。
和平、民心、外援、黄金、信用均丧失殆尽,币制改革的失败是正常的。
如果说这件事情是蒋经国自己要做的,他做的反而不会这么认真!正是因为这个东西是蒋介石下的命令,蒋经国才会如此的想要在这件事情上面做出成绩,才会犯了众怒。
历史的都知道,蒋金国曾经在前苏联留学,并且当时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以后,前苏联跟蒋介石关系交恶,和前苏联让蒋经国写了一封信。信不是蒋经国自己写的,但是签名确实是他,让他断绝跟蒋介石的父子关系。
蒋经国和蒋介石之间是存在着间隙的,二者之间是存在过不愉快的,所以我们看到蒋经国回到蒋介石身边以后,兢兢业业板战心惊,做好蒋介石交给她的每一道命令!
所以当蒋介石让他去主持币制改革的时候,蒋经国会如此不遗余力的去做这件事情,哪怕得罪的是自己家里的实权的亲戚。
蒋家王朝陈家庙,宋家公司孔家财。这是当时国民党内部的一句顺口溜,说的就是四大家族之间那点瓜葛。
蒋介石为什么能够赢中原大战,为什么能够在抗日战争的时候能够抵挡住日本侵略者,能够把全国大大小小军阀消灭以后再组建起800万的美械师?很大一部分原因,他掌握着全国的钱财,并且跟全世界最大的资本美国有着很好的关系。美国在中国的最高代理人就是蒋介石。
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钱的问题。蒋介石手里有钱了,有东西了才能够打得赢战争才认为自己能够肯定能够赢下这一场解放战争!(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我说自己手里连钱都没有了。蒋介石就会感觉心里面发慌,这也就是为什么蒋介石身边有那么多人曾经冒着蒋介石的怒火,去跟美国人搭上头,最后被蒋介石一个一个给处理了就是因为你抢了老子的活路了,你知不知道!
对于国家内部那些靠着囤积物资或者是囤积银元来获取利益的商人,蒋介石本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我能够赚到更多的钱,我就不在乎你们这点小钱了,你们爱怎么赚就去怎么赚,算是你支持我们蒋家王朝我给你的报酬。
但是到了解放战争末期,实际上明眼人都已经看出来了,在江北,这些部队一旦损失完毕的话,蒋介石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掌控全中国的能力了,这个时候对于蒋介石来讲,只有两条路,第一条投降共产党自己等着被杀头第二条逃到台湾。到台湾或者逃到美国都行,但是这需要钱钱从哪里来就从这些商人的手里面挖出来。
不是一次两次了当时日本侵略者拿下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后,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小地主以及商人展开了胖削以及剥夺包括通过假币或者是直接强来掠夺中国的财富,然后运回日本国内签。如今日本国内很多文物就是那个时候抢过去的,日本当时只有两艘航空母舰,结果等到中国抢了黄金钱财以后,日本赶紧将开工的两条航空母舰加快速度,然后再重新建造两艘航空母舰。到珍珠港战役发起之前,六艘航空母舰准备完毕。由此可见,日本侵略抢走了多少血液!
蒋介石这个时候做的跟当时的日本侵略者没有任何不同,是同时蒋介石也自己明白,这个时候针对这些投机商人进行处理,看看能不能对于正面战场有所影响。
到了1948年,蒋介石挂在自己嘴边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黄埔精神不能死。什么意思?邱清泉在战场上面,举步不前,放任自己同僚被杀这个事情,蒋介石在飞机上面看的是一清二楚!蒋介石因为这个事情差点把这个邱疯子给宰了,虽然他之后没有做这件事情,但是与此同时还把自己手里比较宝贵的一个兵团交给了黄百套,要知道黄百韬这个人不是他的黄埔学生啊!
蒋介石也明白,这个时候底下的那帮人阳奉阴违,已经到了一定的地步了,但是她没有办法下手去对付他那些学生,手心手背都是肉,你说是不是?此时此刻,蒋介石得要赶紧找一只替罪羊来给他松松筋骨!先伤人就是最好的例子。我打压你我可以拿到相应的钱才支撑我去支援前线的作战或者是逃到台湾,并且我杀鸡给猴看,我让其他人也看看违抗我蒋家王朝挖国家墙角会是一种什么下场!
但是蒋介石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儿子竟然会挖到自己的墙角,由此可见蒋介石组建的所谓的反动政府,实际上最大的成立障碍就是他自己和他身后的那一批大财团。
币制改革,说的好听而已。实际上就是为黄金和美元,为了逃离大陆作准备。国军在内战的战场上,败绩已显而国军以无力回天才搞出来所谓的币制改革。结果就是搜刮来的民脂民膏,都变成一文不值的金元卷了。黄金和美元?都被蒋下令秘密运往了台湾岛。一麻袋钞票都买不到一麻袋粮食,这个就是所谓的币制改革。
国民党政府统治区的合法货币长时间都被法币所占据着。但是到了抗战中后期的时候,法币面临着一个极大的困难,那就是发行过量。
由于法币发行过量,造成了法币的大幅度的贬值,通货膨胀的速度越来越快,再加上内战,还有就是国民党军事不断的失利,以及军费开支增加的问题,迫使蒋介石需要重视起法币的问题,于是他就想到了要改革币制。
在1948年法币的贬值简直超乎想象,他们甚至都已经发行到了500万一张的币值。每天可以发行十万亿的货币,法币兑换美元都到了1000万对一的地步。而且还在实时的变化着。
于是金融改革,币制改革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就开始了。
至于蒋经国呢?他则是在上海督导这一件事情。在一开始他的严格督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后来一系列问题都出来了,在扬子公司舞弊案中,蒋经国的政策算是彻底崩盘,最后改革就开始不断的走低了。
蒋经国还是期望着可以改革成功的,他是有责任感的,所以他才有精力去打击那些大的企业,权势。但是没想到,最后宋美龄都撤了进来,后来蒋介石都过来徇私情,他还能怎样。
币制的改革,最终还是富了那些豪强,而苦了百姓,最后金圆券的发行简直超乎想象,可以说是史上的奇观。这个蒋介石政府印的货币最后还不如一团废纸。也可以当做笑话来看看了。
2014年,《北平无战事》可谓刷爆荧屏,先后囊括了"国剧盛典最佳电视剧"、"白玉兰奖最佳电视剧"、"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和"金鹰奖优秀电视剧"等殊荣。
面对国统区的经济形势,潜伏在国民党空军的王牌飞行员方孟敖同志周璇于各方势力,最终保住了中央银行北平分行存储的黄金白银和大量外汇。剧中,由董勇饰演的曾可达代表"太子党"蒋经国的势力,坚持币制改革和"打老虎",成为国民党各个派系中的一个异类。
问题来了,难道蒋经国不清楚币制改革无法实现吗?难道蒋经国不清楚"打老虎"无法实现吗?事实上,他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之所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完全就是为了向父亲蒋介石证明自己的"忠诚"和"能力"。历史上,父子之间曾经产生过极其严重的裂痕。
1910年4月27日,蒋经国出生于浙江奉化溪口,生母是毛福梅。由于蒋介石长年在外进行民主革命,而且对与毛氏的包办婚姻也非常的淡漠,他从小就跟随母亲在老家的祖宅生活,与父亲的接触很少。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蒋翊武和孙武等人在武昌率领新军起义,最终占领武汉三镇并且建立了湖北军政府。此后,蒋介石也积极协助陈其美在上海组织起义,以实际行动投身于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后,孙中山被迫再次流亡,在日本东京宣布成立中华革命党继续从事反袁斗争。而蒋介石则长期留在上海,还与青帮大佬黄金荣与杜月笙等人交往密切。
1916年,蒋经国进入奉化武山小学读书,之后又转入了上海万竹高等小学。袁世凯在四面楚歌下黯然离世后,蒋介石的地位也是逐渐看涨,于1924年安排儿子进入上海浦东中学就读。
1925年初,上海和青岛等地的日本纱厂工人为提高工资而举行了大规模的罢工,结果却遭到了血腥的镇压。在共产党的积极领导下,包括工人、学生和市民在内的各个阶层都大力声援,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运动。
5月22日,上海各界为顾正红举行追悼会,在公共租界遭到了巡捕的阻挠,还有四名学生被捕。到了5月30日,学生联合会再次集会并在租界内游行讲演,要求释放被捕的学生。结果,英国巡捕不仅武力驱散了示威的人群,还枪杀和拘捕了上百名的学生,史称"五卅惨案"。
在孙中山"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的旗帜下,作为热血青年的蒋经国自然也参加了"五卅运动"。而且,他还因为多次参加游行集会而遭到了学校的开除。
1924年6月16日,孙中山为了建立忠于革命的武装力量,在广州黄埔长洲岛建立了陆军军官学校,史称"黄埔军校"。蒋介石虽然成为了军校的校长,但他在国民党内的地位并不高,甚至连中央委员都不是。
为了取得苏联方面的支持,蒋介石不仅鼓励儿子继续参加学运,而且还同意他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5年10月19日,蒋经国以"尼古拉·维拉迪米洛维奇·伊利扎洛夫"为化名,与冯玉祥之子冯洪国、于右任之女于秀芝和叶楚伧之子叶南等20多人一同踏上了前往苏联的邮轮。
中山大学是苏联方面为了纪念孙中山而专门设立的,目的就是为国共两党培养年轻的革命人才。出于因材施教的目的,学校采取了小班教学制,主要课程除了俄文以外,还有中国革命史、苏联革命史、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军事指挥学、马恩著作和列宁著作等。在蒋经国的日记中,他这样回忆:
红场的大钟很响亮地打了七下,克里姆林宫城上的天色渐渐发出红光,40多个中国青年男女,整整齐齐排在莫斯科大教堂面前上早操。
当时的苏联,各种物资也十分的匮乏,但还是格外照顾这些中国留学生们,基本上保障了充足的面包、鸡蛋、肉类和牛奶。在此期间,蒋经国与冯玉祥的女儿冯弗能情投意合并且结为了夫妻,还与共产党人邓希贤(邓小平)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1926年1月,广州举行了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到会的代表共有256人。在选举中执委时,有效票总数为249张,蒋介石居然得票248张,以最高票数成功当选中央执行委员。
之后,宋庆龄发表了一段热情洋溢的讲话:
此间,一切的政治军事都很有进步,而且比先生在时弄得更好。
一句"比先生在时弄得更好"由宋庆龄说出,便是对蒋介石最好的赞誉。就这样,在国民党一大时连正式代表都不是的他,一跃成为仅次于汪精卫的二号人物,甚至在广州第一公园门口还出现了这样的对联:
精卫填海,介石补天。
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突然宣布戒严,不仅出兵逮捕了中山舰舰长共产党员李之龙,而且还扣留了中山舰及其他的舰只。之后,又包围了省港罢工委员会和苏联顾问寓所,更驱逐了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中以周恩来为首的所有共产党员,史称"中山舰事件"。
对于这种公然破坏国共合作的反动行径,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人都主张坚决斗争。但是,在陈独秀右倾路线的妥协下,蒋介石竟然毫发无损。之后,他率领北伐军连战连捷,先后击溃了吴佩孚和孙传芳,一步步逼近了上海,声望随之急剧上涨,美国《时代》杂志甚至形容其为"孙中山之后新升起的太阳"。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以"分共"为名在上海大肆屠杀共产党人,还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分庭抗礼,史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此为标志,他公开走到了革命的对立面。
惊闻此事,远在莫斯科留学的蒋经国立即在中山大学登台演讲,公开谴责了自己的父亲。之后,他更在塔斯社发表了一份脱离父子关系的公开声明:
作为一个革命者,他死了!他已走向了反革命,并且是工人大众的敌人。蒋介石曾经是我的父亲和革命朋友,现已走向了反革命的阵营,已经是我的敌人了。
凭借坚定的意志和革命的态度,蒋经国获得了苏联方面的认可,并未受到明显波及。1927年,他成为首批加入"托洛茨基组织"的中国留学生之一,也成为了一名意气风发的激进派战士。
在斯大林的反击下,托洛茨基被开除出党,而那些拥护他的中国留学生们也被遣送回国。由于身份特殊,蒋经国被滞留在了苏联,还不得不与自己的妻子离婚。
1930年,蒋经国进入莫斯科狄纳莫工厂工作,而父亲蒋介石却在中国接连发起军事"围剿",父子二人早就渐行渐远渐无书。凭借出色的表现和坚定的态度,他终于成为了联共(布)的预备党员。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悍然出兵侵占了中国东北。面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蒋经国显得极为痛心,多次抨击"攘外必先安内"就是彻头彻尾的卖国求荣。
因为被人举报和告发,蒋经国成为了美国间谍的嫌疑分子,被流放到乌拉尔机械厂接受改造。1934年,他在这里结识了芬娜·伊巴提娃·瓦哈瑞娃,也就是日后的妻子蒋方良。
芬娜的成分很不好,是出生于叶卡捷琳堡的沙俄贵族后裔,在乌拉尔机械厂同样也是接受改造。由于靓丽的外形,她引起了全厂所有男人的关注,甚至还遭遇过醉汉的调戏,只有蒋经国仗义出手相助。
从此,命运和境遇相近的两个人逐渐走到一起,于1935年3月15日在西伯利亚地区登记结婚。婚后,芬娜为蒋经国诞下了第一个儿子埃里克,也就是蒋孝文。
1936年12月,随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国共之间结束了敌对状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开始初步形成。受此影响,心情大好的斯大林将蒋经国召回莫斯科,不仅亲自接见了他,而且还准许其携带妻小返回中国。
1937年3月17日,蒋介石得知蒋经国即将归国的消息,内心很是高兴。虽然儿子经常与自己隔空叫板,甚至还登报脱离父子关系,但毕竟是唯一的骨血。
4月12日,蒋介石接到蒋经国的来电,表示自己已经离开海参葳乘船回国。几天后,随着一家三口抵达杭州,他反而有些犹豫了,真不知道该如何与这个被"赤化"的儿子见面,经冯玉祥等人的劝说才下定决心。
当看到泣不成声的儿子,看到英俊帅气的混血孙子,看到战战兢兢的洋儿媳,蒋介石最终原谅了他们。据解密的《本月反省录》记载:
经儿由俄归家,一别十二年,骨肉重聚,不足为异,而对先妣之灵可以告慰。
之后,蒋经国带着妻小一同回到奉化的溪口老家去拜见生母毛福梅。在毛氏的坚持下,他们还按照中国传统补办了一场乡土气息浓厚的婚礼。
为了培养儿子,蒋介石不仅授予其少将的军衔,而且还安排前往江西担任第四区督察专员。任职期间,蒋经国表现得非常卖力,积极推行了禁烟、禁赌、禁娼、禁贪、肃匪和反腐等运动,得到了父亲的嘉许。
在赣南任职期间,蒋经国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政治人物,也了解了国民党内部的派系和纷争。1944年,他被任命为三民主义青年团组训处处长和青年军编练总监部主任,开始积极物色和培养忠于自己的青年干部,《北平无战事》中的曾可达等人皆出自于此。
抗战胜利后,蒋经国因为长达12年的留苏经历而被蒋介石委以重任,协助宋子文前往苏联进行谈判。1945年6月30日,斯大林出面接见了他们,但只是进行了十几分钟的礼节性会面,临别时还送给他一把苏制冲锋枪,暗示其背叛了曾经宣誓效忠的苏共。
面对苏联和美国的双重压力,国民政府只得在斯大林承诺尊重东北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在军事和经济上援助中共后,同意外蒙古"独立"。1945年8月14日,王世杰代表国民政府与苏联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关于外蒙古,条约中这样提到:
兹因外蒙古一再表示其独立之愿望,中国政府声明于日本战败后,如外蒙古公民投票证实此项愿望,中国当承认外蒙古独立,即以其现在之边界为未来两国边界。
1946年6月26日,随着蒋介石完成一系列的战前准备工作,国民党毫不犹豫地撕毁了墨迹未干的"双十协定"。以全面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相继还在冀东、晋南、热河、察南、辽南、苏皖边和鲁西南等地展开了军事进攻,全面内战由此开始。
随着美援的减少和战场的溃败,国民党的币制改革已经成为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面对经济几乎崩溃的局面,蒋介石不顾宋子文和张群等人的反对,执意于1948年8月颁布了《金圆券发行办法》,执意进行币值改革,规定普通民众不得拥有黄金和美元等硬通货,规定金圆券与黄金直接挂钩。
之后,形形色色的"大老虎"纷纷亮相,通过手中的特权囤积居奇和聚敛财物,加速了国民经济的崩溃。在此背景下,蒋经国主动请缨空降上海进行经济管制,还与孔宋集团发生了正面的冲突。
三大战役后,蒋介石已经被桂系的李宗仁和白崇禧逼到了角落,在下野前积极布局后路,任命陈诚为台湾省政府主席,任命蒋经国为台湾省党部主任。
蒋介石黯然下野后离开南京,回到了自己的溪口老家进行"蛰伏"。不过,他仍然是国民党的总裁,仍然牢牢掌控着军队,只是处于一种"隐而不退"的状态而已,严密关注着局势变化。
1950年3月1日,蒋介石在台湾复行总统职权,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人事变动。为了继续培养蒋经国并且实现交接,他安插其在军队和特务中任职,逐渐与陈诚这个名义上的"二把手"交恶。
1963年12月,蒋介石逼迫陈诚辞职并且任命严家淦这个没有根基的"学院派"继任行政院长。第二年,严家淦提名蒋经国为政务委员并且兼任"国防部"副部长,之后接任了部长。
1975年4月5日夜,蒋介石因心脏病突发而在台北的士林寓所去世。此后,严家淦成为了名义上的继任者,但台湾的党、政、军大权都已经牢牢掌握在了蒋经国之手。
1978年5月,识时务知进退的严家淦主动请辞,蒋经国如愿以偿成为了地区领导人。之后,他大幅度降低了"反攻大陆"的调门,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始终反对"台湾独立"。
在其主政台湾期间,大量启用台湾本省籍官员,逐步开启了台湾政治民主化之路。但是,他在选人用人方面明显不及父亲蒋介石那般老辣,竟然没有看清李登辉的伪装面目。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在台北猝然病逝,李登辉终于爬上了最高领导人之位。之后,他暗中联络并指使民进党在高雄和台北等地大搞清除蒋家影响的活动,大搞清除"一个中国"的活动,纵容台独分裂势力不断坐大直至击败国民党夺取政权。
蒋经国在台湾执政13年,期间的功过是非自有评说。但是,他晚年贸然提拔李登辉作为自己的继任者,无疑是一生中所犯的最大错误,为祖国统一大业增添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文史不假
海南省海口市月工资6000,养两个儿子有压力吗?怎么办?这个收入在海口是中等水平了,如果你没有还房贷车贷,只用于家庭开支,虽然有些压力,但还是可以凑合着过日子的。我已经工作十多年,现在的工资是五千多块,但我每个月要还房贷,压力一点不比你
老家河南,老家山西,老家山东,到底哪是中国人老家?中国人的老家是山西大槐树还是河南?山西大槐树走出来多少中国人?为何有人说河南才是中国人的老家?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来到假期的时候,很多人选择出门旅游来放松自己,这也是生活质量提
在深圳交的社保怎么转回河南省南阳市呢?前提条件是你在南阳有交过社保或者城乡居民医保才能转移回去下载12333,足不出户就搞定了社保转出和转入要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可以从经济发达的地方转到经济相对不够,发达的地方,也就是
五十多岁的男人,应特别注意些什么?今年49岁,马上50岁。我结合我自己和朋友的实际情况来讲下应特别注意什么。一身体是肯定要特别注意其实大家都知道要健康要锻炼要乐观开朗不抽烟不喝酒不暴饮暴食不重口味等等。但是有二个小
70后,50多岁退休在家休息的多还是再就业的多?我的观点再就业的多!70后的人往往是上有老下有小。日子都是过得捉襟见肘,没有太多的剩余,不敢生病,不敢休息。每天都是脚打后脑勺的忙,想尽各种办法赚钱,用来维持家里开销!就算退休了也
济南近几年能成为一线城市吗?济南淄博德州泰安东营滨州聊城24696亿GDP,广州GDP是25019亿。有人开玩笑说济南再把泰安和淄博吞并就成一线了,但事实是济南即便把周边所有城市都吞并也成不了一线城市,而是成
待岗和下岗有什么区别?我认为有区别,1。待岗是指单位员工与单位保持劳动关系的前提下,离开原岗位,并且不安排新工作的情行。2。下岗分为两大类,一是在原企业没有工作岗位,没有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有就业要求,
农村拆迁了,不愿走的算不算钉子户?农村拆迁,对于合法的宅基地或是几百年来的宅基地中的居民,有不愿搬迁者,也应是合法地存地,不得强拆,违背农民的意愿和利益。一切的强买强卖是不得民心的,农村拆迁一般都是往楼上赶,住二层
单位领导给我发了生孩子礼金微信红包,我忘记领了,怎么弥补?先装傻,当不知道自己没领。感谢领导的好意,同时友善的拒绝领导。我们都知道,微信红包是有一天的有效期的,过了一天想领都领不了,题主大概就是碰到超过1天但却忘记领的情况了,本意是很想收
孩子就读国际学校好,还是一般学校好呢?你好,谢谢邀请回答问题。我是今日头条英语万能王老师,对于你提出孩子就读国际学校好还是一般学校好的问题,给予你一些分析建议供你参考。其实,对于这两种学校来说,各有自己的利弊所在。最主
表弟不想打工,想回农村养牛,最低养多少只才能保证基本收入?很多人都把回农村搞养殖,当成了最后的退路,不是不可以,但是要清楚,这样做的风险同样很大。一个就是当前的各种环保要求,一个就是养殖技术风险,还有就是市场风险。要进入这个行业,需要先对
36届百花奖正式揭晓7月30日晚,第3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各大奖项一一揭晓。张译凭借悬崖之上一举夺得最佳男主角头衔,可谓实至名归。然而,当晚登上热搜的演员,却是另一位没有获奖的明星沈腾叔叔。他是因为得票
KF韩国KF21新战机试飞,韩国媒体称,该战机国产化率程度达65,雷达与航电系统等都是依靠本国团队研发。不过不可否认的是,KF21是在美国对其在航空高科技领域不封锁的前提下制造完成。那
2022年养老金上涨,31省份定额调整的排行榜分析(附总体排名表)点击上方声音按钮,可同步收听全文音频2022年养老金上涨全部结束了,给大家带来31省份定额调整的排行榜深度分析(附总体排名表),来看看你的家乡今年在全国是排在第几位呢?又是为什么呢
新闻大事件今天有这么三个事大家都知道么?第一呢是佩洛西是否访问台湾现在还是待定,至于亚洲其他国家,比如日本子,都已经定了。第二是美军里根号航母进入了南海,它是不是保护佩洛西访台呢?第三是美军
第36届百花奖沈腾和海清获得0票,这是绝对公正的结果吗?第36届大众百花奖最佳男女主角是经过现场的101位观众评委投票得出的,其中张译获得38票夺得百花奖最佳男主角,袁泉48票夺得百花奖最佳女主角,朱媛媛凭借74票获得百花奖最佳女配角。
入伏吃饺子,韭菜白菜靠边站,用这4种菜调馅,鲜香不腻全家爱吃2022年7月16入伏,意味着自此正式进入三伏天中的头伏,此时也是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民间谚语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意思就是进入头伏要吃饺子,但是原因是啥你知道吗?头伏
唏嘘!又一留洋国脚要卖房,曾效力中超4豪门,如今房贷都还不上近10年来中超联赛的兴衰史,就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一个缩影。国内地产行业辉煌时,中超近一半俱乐部的投资人都是大型的房企。比如投资中超8冠王广州队的恒大集团,投资北京国安的中赫集团投资
成年人相处最舒服的3种状态文未未江左梅娘古人说乍见之欢,不如久处不厌。若要长久地相处不厌,必定是一段让人心旷神怡,令人愉悦的关系。人与人之间,最高级的相处,莫过于让彼此舒服了。人到中年,成年人相处最舒服的3
俄乌空战打下来,完全一边倒,这个结果证明,中国空军的路走对了在西方媒体的报道中,人们对于俄乌冲突的关注点往往局限在地面战场,仿佛在这场现代战争中,两国空军并不存在一样。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差别,一来是因为乌克兰空军已经没剩下多少飞机了,双方发
幸福到万家幸福怼万传家就是利索,敢说,还怼得有理有据看到一位名叫胖颖飞刀的网友制作了一个幸福到万家气人指数排行榜,一开始我一看成人气指数,我说怎么没有幸福呢。乍一看,才是气人指数。因为秀玉被传美顶替大学名额这事儿曝光了以后,传美的气
新灭鼠记作者王麒霁我房屋里的老鼠很猖撅,我常常被它们骚扰得不得安宁衣服被咬食物被吃,连香皂牙膏等这些玩艺儿也不放过。这些东西只能象偷来一样藏在柜子里,要用时才取出来,不用时又要藏起天天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