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石头,有什么不同? 这块石头,没有女娲补天用的神石那么神通广大,也不能投胎到王公贵族家体验人间悲喜。 它就是一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粗糙到不能再粗糙的一块石头。 可能日日风吹日晒、霜冻雨打,保不准哪一天再也受不住这无休止的苦难,崩裂成无数块小石头,然后继续日复一日的接受考验,再崩裂成更小的沙石,直至化为尘埃回归大地。 可能融入荒漠,可能流入沃野。 或许另一块石头不一样,它面对再大的风雨也从不低头,雨后的彩虹下,它像一名常胜将军,昂首挺立。 被风吹下山的那一刻,它卯足了劲撞碎其他石头,伤痕累累却依然笑到了最后,所以到最后,它成为一块永恒的石头。 这么看,石头与石头是不一样的。 那么,人和石头又有哪些不一样? 不妨先来听另一块石头的故事。 这是一块璞玉,是世人追捧的昆仑玉,但被厚厚的石皮包裹着,没人能看到那一团无暇的玉心。 璞玉在孤寂的十万大山中很是失落,后来它去瑶池央求西王母,除去了它丑陋的石皮,那样自己就能得到世上最名贵的礼遇,更会得到所有人的爱戴。 它成功了,一跃成为人类社会最高权力的象征——国玺。 但它却渐渐的失去了原本的快乐,它发现,人们真正喜爱的不是它的心,而是被赋予的叫做价值的古怪东西,诸如奇货可居的利益、金口玉言的权威、私欲膨胀的占有……总之,没人去在意它的心是多么与众不同。 于是,它也跟着变了,瞧不起人们腰间的玉佩、小臂的玉镯,一切与玉相关的事物,都被它鄙夷,甚至对它们冷嘲热讽。 它忘了,原本它们曾一起谈说这世间的美好,以及为这美好也曾有过共同的梦想,它的心不再是原来的那颗心。 后来几经易手,脆弱的玉石在人类的争斗中被毁坏,在它失去了保护自己的石皮后,它的心也死了。 故事的最后,璞玉也化为尘埃。 不知道西王母会不会告诉璞玉的族群:爱护你的心,心才有意义;失去了对心的守护,心就成了祸源。 我们再来看看那两块外表粗糙的石头,化作尘埃的石头被人忘记,它的价值是尘埃的价值;永恒的石头被人铭记,它的价值是丰碑的价值。 如果有一名资深玉匠,说不定会发现:这颗永恒的石头,有一颗几乎美润无暇的玉心。 人与石头有什么不同?没什么不同。 只是,有的人来这世上走一遭,然后被忘记;有的人来这世上走一遭,然后被铭记。 最后,让我们试着八卦一下,如果璞玉耐得住寂寞,每天受日月精华洗礼,最后脱胎换骨,化作那位大闹天宫的孙大圣,想必故事会更加激荡人心、也更加精彩吧。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