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慈旺 这是二0二二年九月的第一个周六,我与春叔相约去桐城别峰禅寺,我们都是第一次去,所以头天晚上我就开始做功课,在网上搜寻去别峰禅寺的路线及相关来源。 桐城道光续修县志载:别峰庵,在龙眠山泻园,前大学士何文端建。顺治丁亥,僧本一重修。道光四年,何主重修。(泻园在哪里?说明在道光年间,泻园在桐城还是很出名的地方。何文端就是何如宠,明崇祯朝内阁大学士,此庵应在明万历年间1620年以前建造,因为何如宠母亲在1621年就去世了。) 网上有个外地来客的游记是这样描述的:别峰禅寺(不移)(表示不移动文物吗) ,位于桐城市龙眠街道双溪村别峰组东南150米,查地图"别峰庵",门票免费,停车免费。但从公路转上山进寺的走道奇陡,感觉好似在坐过山车中爬升。未见古迹,殿上"大雄宝殿"匾额,是书家毕国栋所题。 早上八点,我们的车在彩虹桥北向龙眠山里的路口停下,略等了片刻,春叔的车也到了,一前一后沿着境主庙水库北埂,贴着山边的X015县道公路向龙眠山里进发。车子导航目的地:别峰庵。 车行不久,迎面看到有标着"黄燕"的315路公交车驶来,原来这条路上的公交车也开通了,终点站是黄燕村。公路虽然弯弯曲曲还不时有急转弯道,但都是水泥路,一路畅通无阻。十多公路的路程,一会儿就到了"别峰禅寺公交站",导航指示左转,看见一座桥,桥旁竖着一个"别丰"(此别丰,肯定是指别峰了) 的指示路牌,过桥,车已到河的南边,接着,车子就上山,坐在车内需仰望才能看到车前边的路,深切体味了一回网友"坐过山车"般的滋味。好在,车子转了两圈后,已下到半山腰,远远隐约望见前面有寺庙的建筑,转过山嘴,进入前面一空阔地带,就到了别峰禅寺。来之前,我们还担心要步行爬山,现在车子可以直接开进来。 现在的别峰禅寺正中的大雄宝殿 现在的别峰禅寺,就是原来的别峰庵,龙眠山中何如宠的泻园,也就是这里。泻园是明末东阁大学士何如宠当官后请辞回家侍奉老母亲时在龙眠山里所建的住宅,别峰庵就是他为方便母亲吃斋念佛而创建的家庙。现在这里的行政区划是桐城市龙眠街道办事处双溪村别峰组。 别峰禅寺,三面环山,只有前面是开阔地带,山洼里一湾平畦,散落几户人家,正前面不远处的右手边一条小溪蜿蜒东去。左山右水,左青龙地势高右白虎地势低,风水极佳,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地体现。寺庙四周青松翠竹,绿草茵茵,前面一口池塘,左侧又有一小放生池,再远处群峰叠起,烟波浩渺,好一派修身养性的好去处。 依山而建的别峰禅寺,整个大殿应是坐西南向东北的,右手边不远是与大殿成丁字型的三层豪华住宅楼。左手边是依山边而建的三间齐檐砖瓦结构的斋房兼接待室和厨房。 最前面一间是接待室,我们去时,住持师傅热情地请我们进屋坐,泡茶倒水。我们自报姓名,都姓何,与别峰禅寺的创建人何如宠,同属青山何氏。交谈中得知:住持师傅是个东北人,法号释圣诚,他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来这里的,当时的别峰禅寺非常简陋,只有几间旧禅房,住着当地的五六户人家,没有当家师,所谓的别峰庵寺,名存实亡,惟有前面广场上的一尊11米高的千佛塔,是以前寺庙里遗留下来的遗迹,也是别峰禅寺的醒目标志。我女儿找出桐城政府网上的别峰禅寺修缮前的旧照片,禅师说是这样的。 别峰禅寺旧影 经过政府协调,他们师兄弟们走千家门,跑万里路,用化缘来的钱建起了现在的别峰禅寺,大殿高大雄伟,宽敞明亮;住宿楼富丽堂皇,古色古香;接待室简洁朴素,清洁卫生。禅师说整个大殿、住宿楼及斋房接待室连买地在内共花费大约八百万元,修缮很不容易。2001年才修缮完工,正式对外开放。禅师说政府叫他来的,还是支持他的,但当地村领导就有点不给力,甚至连他花钱买的门前那块空地,也不准他在上面做事。 交谈中,禅师说现在的寺里,除了前面的本寺标志的千佛塔,还有一截以前留下来的写有"如来"佛语的石柱古迹,师傅把它镶嵌在大殿门前右手栏杆边的石朵上了。 如来佛字石柱 说到右边的住宿楼,禅师说,所有来的游客或信众,寺内提供的食宿都是不收费的,有的人觉得过意不去,非要付钱,那就放到功德箱里吧。 来到寺前左边的放生池,我说之前看到一个作家老师写的那只大鹅,禅师说那是一个感恩的信众送来的,而他们是不杀生的,所以就放到这池里了。同行的晨还看到放生池的树枝上有个鳖在晒太阳,正准备拍照,那鳖哧溜一下就钻进水里了。想来这放生池里还真有不少小动物吧! 禅师还说,以后他还准备在门前的空场上建个凉亭,上面可添加一些有关何如宠宰相事迹的宣传元素,以扩大影响,广开佛源。 最后,我们来到寺前面的小池塘边原何宰相所建的泻园所在地,杂树丛生,绿草萋漫,已找不到一块当年的残砖碎瓦和蛛丝马迹,找不到一个可以见证历史字符的痕迹,泻园早已被历史淹没。白云苍狗,沧海桑田,400年的风雨,轻松抹去一个泻园,如果不是县志上的记载,谁还知道这里曾有一个显赫人物建造的泻园?! 告别禅师,离开别峰禅寺了,回首望,除了那座最显眼的千佛塔影,还有就是殿西北边的山坡上矗立着的那棵掩映在翠竹中间的古松,枝桠盘旋,绿荫如盖。对于别峰禅寺,何如宠当如这个千佛塔和古松了,高大挺拔,雄伟壮观。他是桐枞大地上最引人注目的万千星海中一颗耀眼的行星!同时也要感谢释仁森、释圣诚等别峰禅寺的历届住持们,是他们让别峰禅寺得以延续到今天,希望能一直延续和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