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好你的孩子,他以后就是来报恩的。 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未来他迟早有一天会来向父母讨债:要么讨情感的债,要么讨管教的债。 作者 | 可乐妈 电影《误杀》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 "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就是个禽兽。" 可实际上,每个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都曾是天使。 只是随着时间一天天流逝,有的孩子长成了温暖、自律、孝顺的模样,成了上天赐予父母的礼物; 有的孩子却变得残忍、暴戾、冷漠,让父母每天都提心吊胆,想着如何为他善后还债。 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差距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正是父母的修为和教育。 很多时候,那个来讨债的孩子,也并非天生如此,他原本有可能是来报恩的。 但畸形的家庭教育,却让他一步步走向了天平的另一端。 在孩子需要安全感的年纪长期缺席 欠下情感的债 去年,有一部名叫《扫黑风暴》的电视剧火了。 里面有个无恶不作的角色,名叫孙兴,他无恶不作,强奸、伤人、行贿、放高利贷,甚至杀人…… 其实这个角色,并非凭空创作。 他的现实原型,正是云南当地人口中的"南霸天",孙小果。 从18岁起,他就多次在公开场合挟持、强奸女性,非法囚禁、开设赌场、放高利贷……比电视剧中孙兴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样一个恶魔,究竟是怎么养成的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他的父母了。 1977年,孙小果出生在云南昆明,父亲是干警,母亲是民警。 然而,一方面因为父母工作繁忙,另一方面因为父母二人感情不好,童年时期的孙小果,虽然父母双全,却活像一个"情感孤儿": 父亲常年酗酒,只要喝多了,就会对他和母亲拳打脚踢。 为此,在孙小果5岁那年,母亲忍无可忍,提出了离婚,并在之后的十年里一心扑在事业上,无暇顾及儿子。 直到孙小果15岁的时候,再婚的母亲才将他接到身边照顾。 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研究的李玫瑾教授曾说: 分析一个孩子的问题,就看他小时候跟谁生活在一起。 母亲缺席,从小在暴戾的父亲身边长大的孙小果,没能建立起正常的情感链接。 以至于长大后,他理所当然成了一个没有感情的恶魔,一次次给他人制造痛苦,甚至漠视生命。 家庭,是塑造孩子情感、认知和行为模式的工厂。 而一个没能得到过情感滋养的孩子,注定会变得冷漠而残忍。 在该立规矩的年纪放纵溺爱 欠下管教的债 还记得那个曾犯下震惊全国的轮奸案的李天一吗? 在他出生的那一年,父亲李双江已经56岁了。 而老来得子的李双江,给予儿子的,是极致的宠爱和纵容。 4岁,儿子学钢琴,请的是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 8岁,儿子想练书法,立刻为他找来清华大学的教授; 至于唱歌,更是李双江亲自传授经验,并多次带着儿子登上舞台,夸他聪明、有天赋…… 不仅如此,每次儿子犯了错,李双江夫妇总会第一时间为他善后。 去美国读高中时,他暗中将同学的蛋白粉换成洗衣粉,被发现后,不仅毫无悔意,还公然挑衅道: "你敢到中国来,我就捏死你,知道我爸是谁吗?" 15岁的时候,李天一无证驾驶,开着宝马与人发生了争执,将一对夫妻打得头破血流。 这一次,又是李双江出面,请求对方谅解。 (来源:@中新网) 可即便如此,李双江还是狠不下心管教儿子。 当记者问李双江会不会打儿子时,他回答说: "舍不得打。有时候真想打,还没有打,自己的眼泪就先掉下来了……" 然而,仅仅两年后,李天一便又一次闯下了大祸:2013年2月,他和几名男子轮奸了一名外地女子。 可这一次,等待李天一的,不再是父母的纵容,而是监狱的囚衣。 孩子小时候,父母心疼孩子,舍不得教育,还自以为是对孩子好。 殊不知,教养这一课,父母不给孩子上,社会也会给他上。 只不过,在父母这里,孩子受的可能只是一顿皮肉之苦;到了社会上,孩子要付出的却是千百倍的代价。 在孩子渴望被认可的年纪粗暴打压 欠下价值的债 央视的《心理访谈》节目,曾报道过这样一个案例: 女儿范成金,今年33岁。 大学毕业后,她不仅不找工作,还窝在家里整整十年。 然而,随着镜头的深入,观众才了解到: 原来范成金背后,还站着一对严苛的父母,他们对女儿的教育也一直是以打击、批评为主。 初中的时候,范成金喜欢写写画画,还自己设计了运动鞋和运动装。 可父母见了,却贬低道: "有啥用啊,有用吗?快看书去!" 做饭时,她一不小心放多了水,立刻招致全家人的责难: "连做个饭都不会!" 日常生活中,她听的最多的,就是父母的冷嘲热讽: "你将来成事了,我给你跪下!" "你成事了,狗都成事了!" 就这样,范成金变得越来越自卑。 最严重的时候,甚至连话都说不出口,更别提面试找工作了。 于是,这十年来,父母一直在等女儿自立,而女儿,也一直在等父母道歉。 最终,陷入了两败俱伤的局面: 父母到了耄耋之年,还要辛苦劳作,供养不愿意出门的女儿; 女儿则挥霍着自己人生中最宝贵的十年时光,报复着当初的言语之伤。 如果父母的目光总是聚焦在孩子的缺点和不足上,日复一日地打击、指责、羞辱孩子,给孩子贴上各种负面的标签。 孩子不仅不会变好,反而会朝着糟糕的方向狂奔而去,彻底丧失了自我认同感。 最终,陷入自我价值感极低的漩涡,不断自我攻击,直至放弃自己。 在孩子走向独立的年纪控制干涉 欠下成长的债 2018年3月,台湾艺人狄莺的儿子孙佐安在美国因涉嫌非法持枪被捕入狱。 据了解,事发前,他先是警告同学: "5月1日不要来学校,因为要进行枪击。" 谁知同学听完,立刻报了警。 随后,警察便在孙佐安的住处,发现了大量的枪支、子弹。 (来源:@北青网娱乐) 为此,狄莺迅速卖掉了两套房产,筹集了3000万资金,终于在八个月后,将儿子带回了台湾。 可没想到,孙佐安回到台湾后,却依旧不安分: 他不仅在各种场合炫耀自己入狱的事情,还经常惹事、斗殴。 然而,不少人听到孙佐安的事迹后,给出的评论却都是: "有其母必有其子。" 事实上,狄莺对儿子的教育一直都颇受争议,特别是她那超强的控制欲。 孙佐安小的时候身体瘦弱,但狄莺却认为儿子身体不够强壮,以后注定没办法成为栋梁之才。 为此,她每天逼着11岁的儿子吃掉一个成年男子分量的食物。 甚至为了监督儿子吃饭,一坐就是七个小时。 平日里,儿子看电视也只能看日本的《大胃王》节目。 儿子18岁前,狄莺甚至不允许他有手机,更不允许他一个人逛街。 为了更好地照顾儿子的生活,狄莺每天保持跟儿子同样的作息,推掉所有的工作、娱乐,并不厌其烦地对儿子诉说: "妈妈为你牺牲了一切,你可千万不要辜负我。" 然而,就像心理学家李雪说的: "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 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风,孩子实际上已经精神死亡。" 被父母定制的人生,哪怕看起来再完美,实际上也早已是千疮百孔。 等孩子长大后,要么为了逃离父母的控制,走向极端;要么一辈子压抑着自己的需求,浑浑噩噩度过余生。 可无论是哪一种,相信都是父母所不愿意看到的。 "负债累累"的家庭 孩子早晚要来找父母讨债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曾给父母算过一笔账: "孩子2岁前,多照顾他,他能拥有上进心;孩子6岁前,多鼓励他,他会更勤奋学习;孩子12岁前,多尊重他,他能学会独立自主。 上进、自律、独立…… 一旦拥有了这些品质,孩子未来的收入将比同龄人高3-10倍。" 可如果,孩子小时候,父母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好好教育他: 5岁时,缺席孩子的童年,让孩子活成情感孤儿; 8岁时,缺席孩子的教养,让孩子变得无法无天; 15岁时,剥夺孩子的自信,让孩子丧失了自我价值感; 18岁时,剥夺孩子的选择权,让孩子丧失了生命的活力…… 那么等父母日渐老去后,所要面对的,就将是一个暴力、无知、堕落、可怕的讨债鬼。 他们要么无法养活自己,需要年迈的父母为他奔波、供血; 要么会因为自己的短视和嚣张,亲手毁掉自己的大好前程和父母后半生的希望,甚至将父母也一同送进监牢。 这是最无能的子女,一辈子浑浑噩噩,一辈子向父母索要; 同时,这也是最悲哀的父母,含辛茹苦几十年,本以为到老了能享享儿孙福,却过得愁云惨淡。 所以,希望天下父母都能明白: 教育好孩子,才是在投资自己后半生的幸福。 再多的金钱和事业的成功,等年老的时候,都不过是过眼云烟,只有一个优秀、独立、善良的孩子,才是余生真正的依托。 点个"赞吧" ,希望每位父母都能做好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并如愿收获一个来报恩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