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引发的冰川融化问题越来越严峻了,而北极地区就是全球冰川覆盖较大的区域之一,然而近些年来,北极地区的变暖已经是"超预期"状态了。 根据国际气候变化期刊《自然气候变化》最新发布的一项研究,格陵兰岛的"僵尸冰"正加快融化,而这必定会使全球海平面升高至少10.6英寸(约27厘米)。科学家还警告该海平面上升幅度是不可逆的,并且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出现。 另外,西伯利亚也正在见证过去7000多年来最热的夏季。最新的研究显示,该地区几千年来一直在降温,但19世纪中叶则打断了这种"降温趋势",气温开始急剧上升,而过去30年则是达到了数千年来的最高值。 格陵兰岛"僵尸冰"融化 "僵尸冰"或"死冰"是指仍然附着在较厚冰层上的冰,因为"母冰川"受到的新降雪补给越来越少,这些冰也不再能扩大。科学家发现,格陵兰岛有超过120万亿吨的冰被认为是这种"僵尸冰",而气候变化正导致大量"僵尸冰"不可避免地融化。 国际气候变化期刊《自然气候变化》29日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格陵兰岛冰盖的"僵尸冰"融化必定会将全球海平面升高至少10.6英寸(约27厘米)。科学家还表示,采取任何补救措施都不可能逆转这一变化。研究合著者、丹麦与格陵兰岛地质调查局的冰川学家威廉·科尔根称,"这是死冰,它只会融化并从冰盖上完全消失。而无论我们现在采取何种气候措施,这些冰都终将进入海洋。" 据报道,该研究对海平面上升幅度的预测是此前科学家预测值的两倍还多。而这大致相当于上个世纪格陵兰岛、南极洲和热膨胀(当海水变暖时膨胀)加起来共同导致的全球海洋上升幅度。主要作者、丹麦与格陵兰岛地质调查局的科学家杰森·博克斯则强调称,该研究只估计了格陵兰岛冰层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最小值,或者说是"非常保守的下限"。他称,"在气候持续变暖的情况下,海平面上升(幅度)只会更大。" 据该研究,由于格陵兰岛的冰层融化,海平面甚至可能会上升30英寸(78厘米)。而相比之下,去年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预测,到2100年,格陵兰岛冰融化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2到5英寸(6到13厘米)。 科学家还无法估计融化需要的时间,他们猜测称,海平面的这一变化可能发生在本世纪末以内或至少到2150年,但这些猜测还没有数据支撑。科尔根表示,该估计是一个最乐观的情况,如果遇到2012年那样严重的"融化年",那么格陵兰岛冰层融化可能会引发海平面上升30英寸。"这就是气候变化的运作方式,今天的异常值可能会成为明天的平均值。"科尔根说。 美国州立博伊西大学地球科学教授艾琳·恩德林称,虽然10英寸听起来并不多,但这是全球平均水平。一些沿海地区将遭受更多打击,除此之外的涨潮洪水和风暴可能会更加严重。分析称,沿海地区将变得愈加脆弱,并威胁到大约1万亿美元的全球财富。"这就像是一只脚踏进了坟墓里。" 博克斯警告说。 研究人员预计,即便国际社会采取碳减排等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格陵兰岛冰层至少也会融化3.3%。一名科学家表示,格陵兰岛有110万吨冰将融化,如果这些冰融水全部集中在美国的话,将致美国被淹没在11米深的水下。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全球首次对格陵兰岛冰层最小融化量与海平面上升相关性展开研究,但研究结果很不乐观。 此外,格陵兰岛冰层融化的时间线也不确定。一名专家表示,"僵尸冰"并不见得在21世纪内就会基本融化掉。 西伯利亚高温过去七千年中"前所未有" 上周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通讯》上的另一项研究显示,西伯利亚西北部正在记录过去7000年来最热的夏季。几千年来,该地区的气温一直在下降,但在19世纪,气温则开始急剧上升。 该研究称,西伯利亚已成全球变暖最强的地区之一。近年来,热浪达到令人不安的新水平,尤其是在2020年,当时西伯利亚的气温飙升至北极圈内创纪录的38℃。而北极地区的异常高温又导致海冰迅速消失,加速永久冻土的融化以及极端野火的频繁出现。 通过芬兰气象研究所发布的研究指出,通过对北极圈1979年至2021年间的观测数据显示,估计这一时期内北冰洋的大部分以每十年0.75℃的速率暖化,至少是全球平均值的4倍。 其中部分区域的变暖速度甚至高达每10年1.25℃,7倍于世界其他地方。所以,北极变暖是事实。而西伯利亚也只是北极圈的一部分。 然而,西伯利亚扛不住了,俄科学院通过使用每年解析的树木年轮记录,重建了过去7638年亚马尔半岛夏季温度变化曲线,发现了人为活动变暖的影响,打断了西伯利亚地区的气温变化趋势,工业化时代的变暖速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状态,并且使得夏季温度升高到——高于过去7000年重建的水平(30 年平均值和极端夏季的频率)。 西伯利亚的变暖已经成为了过去7000年前所未有的状态,地球的变暖已经使得西伯利亚也扛不住了。 研究人员们认为,人类已经是影响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至少在西伯利亚部分地区来说,是真实存在的。然而,西伯利亚的巨变,人类真的该警惕了,它带来的影响是远超人类想象。 从科学的探索情况来看,西伯利亚的巨变会带来两大威胁。 第一、西伯利亚可能"反向"增强地球变暖。大家要知道,西伯利亚地区是甲烷存储的天然地区之一,在永久冻土之下,存在着大量的碳、甲烷。 而随着地球的变暖,封存碳,甲烷的冰川被融化之后,它们就会受到外界的气温上升,而不断被释放出来。然而,大家要知道,甲烷是一种强效温室气体,其在100年内使得全球变暖的潜力是二氧化碳的28-34倍,如果用20年的时间来衡量,这一比率将增至84-86倍。 所以,甲烷在全球变暖之下可能出现大爆发,同时,根据研究估计,冻土层下的天然气水合物中含有200亿吨碳,大约是大气中甲烷含量的4倍。那么碳、甲烷的共同释放会让地球变暖再次提升。 所以,西伯利亚可能"反向"增强地球变暖是极强的,这也并非仅限于人类排放引发的变暖,而是自然释放碳,甲烷等物质来让地球变暖。算是地球变暖的"双重效应"了。 第二、西伯利亚巨变,令人类可怕的东西或将大规模释放出来,这是需要人类警惕的,是什么呢?那就是我们说的远古病菌。 这个是有证据可以说明的,科学家曾在西伯利亚永久冻土之中,发现过封存上万年的病毒,这种病毒属于大型病毒种类,达到1.5微米,它与普通病毒相比,包含了更多基因,并可轻易通过显微镜观察。 然而,令人可怕的是,在发现这种病毒之后,竟然封存上万年还没有"死亡",它还再一次具备传染性。 所以,当时研究者们就发出了警告,那就是由于全球变暖和北极地区工业发展导致的冻土消融,会使一些对人类有危险的病毒复活。例如:钻探等活动,会使沉睡已久的病毒再生。 而全球变暖就是引发这些远古病菌释放、苏醒的重要因素。一旦苏醒,对生命具有致命性影响,那将可能是生命圈的一次"大劫难"。 我们正目睹历史性一幕 自从人类开始藐视自然之后,许多积少成多的"孽力回馈"就开始凸显出来,搞得人类十分头疼。 这之中影响最大的可能就是全球变暖了,别看只是温度的增长,却像是打开了各个地区的"潘多拉魔盒"。 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安德里亚·托雷蒂警告,2018年的干旱,是欧洲近500年都没有经历的,但是根据他的初步判断,今年的干旱似乎比2018年的还要严重,"极其异常"。 看欧洲旱情观测站的地图显示,在截至7月30日的十天中,欧盟约有17%的土地已进入最严重的警戒级别,47%的土地处于警告状态。 也就是说,本来降雨充沛的欧洲,在这个夏天,一半以上的大地,正在告急。 被架在火炉上炙烤的,不只是我们,整个世界都被卷入进来。这条消息,是对全人类的一个警讯! 在北极穿短袖,以前都是"勇敢者的游戏",如今北极圈超过32度以上都是稀松平常,媒体记者穿着T恤,都同样热的冒汗。 北极的万年冰川,正以人类难以想象的速度融化。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的数据显示,仅在今年7月15日到7月17日3天,格陵兰岛每天融化的冰量就多达60亿吨,足以将720万个奥运会标准规模的游泳池填满。 随着冰川的接连消失,北极圈每隔几天就能看到一座新的岛屿浮出海面,原本埋藏在冻土层下的史前生物也开始不断出现。 在北极加拿大地区,科学家发现了一只狼崽尸体,研究测算发现,可以追溯到距今大约5.7万年前。 早在今年3月,是印度1901年以来记录到的最热的3月。在印度的中北部地区,4月平均气温,是122年以来最高的。印度至少10个城市,最高气温突破了45摄氏度。 在巴基斯坦,4月29日,东南部两座城市气温达到了47摄氏度,创下当时地球最高气温。 请注意,那是气温,不是地表温度,而且还是在春天! 去年,美国就经历了有纪录127年来的"最热6月",当时全美有1238个地方,白天气温刷新了最高纪录;1503个地方,夜里气温创造新的历史纪录。 在加拿大,当时仅不列颠哥伦比亚一个省,短短一周内,至少报告700人意外死亡。高温引发野火,漂亮的莱顿镇被付之一炬。 动物也倒了大霉。在温哥华附近的基茨拉诺海滩,很多贝类直接在海滩被"烤熟"……密密麻麻。 热浪同样会死人。尤其是在北欧、英国、加拿大等地,因为以前哪怕是夏天,天气也很凉爽,人们普遍都不安装空调,热浪袭来,有能力的去避暑,没能力的待在"烤箱"一样的室内。 不要漠视这种危机! 与摧毁城镇的洪水或野火不同,致命热浪带来的紧迫感似乎并不那么强烈,但这是一个"无声杀手",很多人不知不觉中就遭遇了噩梦! 人体能耐受的最高温度为40.6至41.4℃,如果直肠升温超过41℃,可引起永久性脑损伤;高热持续在42℃以上2-4小时就会导致休克和严重的并发症。 体温达到43℃,就可引起死亡。 理论上,2小时43℃的热灌注可杀灭癌细胞,但是在那之前,人类的大脑就会先死亡。 如果降温不及时,大批量的脑细胞死亡,即使烧退了,也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发烧烧成了一个傻子。 科学家们也没有办法。 没有上千块钱的空调费续命,多少人连大门都出不去。 高温不仅在国内出现,放眼北半球,美国燃起持续的森林大火、西班牙一周内有510人因高温天气死亡,与此同时,临近北极圈的芬兰和挪威也都飙出近34°C的高温。 近年来,地球持续"发高烧",很多地区已经热得超出了人类所能承受的温度,地球正在变得越来越不适合人类居住。 刚刚过去的夏天,很多地区的气温峰值已经逼近50℃,但实际上人体的感受温度会更高,我们知道人体正常体温是37℃,皮肤温度大约在35℃左右,也就是说超过35℃是我们就会感到闷热。 气温升高的同时,湿度也在升高,在许多时候气温达到40°C的同时还伴随60%的相对湿度,或是气温达到36°C并伴随着80%的相对湿度。在这样的环境中长时间进行任何户外活动都是非常危险的,这也是今年很多地方报道出现热射病致人死亡的原因。 如果人类无法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夏天将会变得越来越热,且会出现更多的极端天气,比如森林大火、洪水、以及干旱,任何一样天气都会危及人类的生命。 即便如此,就目前来说,科学家们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来控制气候变暖,要发展还是要生存,这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道难题,怎么去平衡? 以二氧化碳和甲烷为首的温室气体排放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这也是工业化和人类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人类可持续发展而言,我们必须要先试试通过减排来减缓地球变暖的速率。 人类若想把地球升温控制在2°C以内,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需要在2025年间达到峰值。 但这一目标看上去不太可能实现,因为有些国家已经放弃了"碳达峰"这一计划。碳排放这件事需要靠全人类共同的努力。 如果做不到,人类的灭亡也想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