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小米洗牌,营收差距越来越大,两家企业差在哪里?
2013年雷军和董明珠共同出席2013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典礼,在央视的颁奖晚会上相遇,两人立下了一个赌约,一时间震动全社会。
雷军表示,如果小米5年内营业额超过格力,董明珠输他1块钱,董明珠则回应称, 第一不可能超越,第二我跟你赌10个亿。
董明珠如此霸气的回应,皆源自格力过硬的营收规模和盈利能力,因为2013年小米的营收只有265亿元,净利润仅有3.47亿元,而格力达到了1200亿,净利润为108.71亿元。
那时候 格力的营收是小米的4.5倍,净利润是小米的31倍, 这样的实力和雷军打赌,董明珠自然底气十足,而从实际结果来看,2018年雷军确实败给董明珠了。
2018年小米的总营收为1749亿元,而格力为2000亿元,这时候两家企业的营收差距只有251亿元, 虽然董明珠赢了赌约,但小米的增速也完整呈现出来了。
再到后面几年,格力和小米的营收差距越来越大, 2021年小米的营收为3283亿元,而格力只有1896亿元,双方有1387亿元的差距。
小米公布的财报显示, 2022年上半年总营收为1435亿元,格力则为958亿元, 同样有接近500亿的差距,要知道夏季是空调销售旺季,格力还是败给小米了。
这样的结果意味着,格力和小米两家企业正在全面洗牌, 格力陷入增长瓶颈,小米则处在快速增长的过程中, 那么两家企业的差距究竟在哪里呢?
我认为格力和小米之间的差距其实就体现在产品上, 格力是一家主营空调产品的企业,现在依然没有任何转变,在上半年958亿元的营收中,仅格力空调就贡献了687.4亿,占比72.2%。
超七成的占比,意味着格力是一家非常纯粹的空调企业, 其生活电器总营收为21.7亿,占比仅有2.29%, 多年来持续在生活电器领域发力的格力,取得的成效非常有限。
反观小米这些年持续发力生态链,在1435亿元营收中, 有392亿元来自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占比达到了27.37%, 从这份数据可以看出,小米正在靠智能手机快速驱动生态链起飞。
和格力恰恰相反, 小米早已不是一家纯粹的手机公司,旗下产品涵盖各个领域, 而且小米还将性价比扩张到了其它细分领域,靠极致的性价比占据了一定的份额。
比如小米推出的米家空调就深受消费者认可,整个夏季的销量也很可观,在电商平台上长期位居榜单前列,还有小米推出的洗衣机也很受欢迎。
以 米家直驱洗烘一体机10kg 为例,这样一款产品到手价却不足两千元,虽然价格很便宜,但 提供了DD直驱电机,拥有高效强劲的动力,且提供10年超长质保,让用户放心使用。
这款直驱洗烘一体机 支持智能洗烘,提供7kg烘干功能, 可满足全家衣物的烘干,再就是 智能家居联动的能力,也进一步提升了这款产品的综合清洗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有电商平台给出了1800元左右的到手价,如此便宜的价格,也让小米洗衣机成为了畅销爆款,这也是小米IoT与生活消费产品能够快速增长的关键所在。
总的来说, 格力在空调领域确实有着领先行业的实力,但其它领域发力不足,导致格力陷入增长瓶颈, 而小米不仅把手机做到了全球前三, 还靠着生态链的优势带动了各个领域产品热卖。
所以小米能快速增长而格力不可以,最终造成的结局就是两家企业的差距越来越大,短期来看格力可能无法赶上小米,甚至随着生态链不断完善,双方的差距还会进一步扩大。
那么格力和小米这两家企业,你更看好哪家呢?欢迎评论、点赞、分享,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