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雪一家三口生活在山东菏泽,家庭幸福,生活美满,她是同乡眼中的贤妻良母。 但是,乡亲们并不知道,这是她的第二段婚姻,而且李梅雪的真名叫王建梅。 王建梅是个S夫恶魔,2000年她将第一任丈夫S害,并将2岁女儿送人,然后逃亡到山东菏泽。 为什么同一个人,会有两个不同的名字?这背后,是一段令人唏嘘不已的悲剧。 因为家里穷,王建梅的大哥娶不上媳妇儿,这件事比天大,大过她的命。 1989年,她成为换亲媳妇,用自己的婚姻为大哥换回老婆。 从此,她的人生便跌进谷底。 她不配拥有姓名,只能离乡背井,化名李梅雪,独自难受。 1969年,山东省乐陵市寨头堡的王桂荣生下小女儿,排行老七 ,取名王建梅。 (王建梅) 王建梅还有两个哥哥和四个姐姐,一家9口靠父母的辛苦种地为生。 迫于生计父亲还走街串巷卖点针线,做点小买卖。 父母辛苦劳作,努力养活这个家。 王建梅生在这样的贫苦家庭,虽然是最小的孩子,依旧乖巧懂事。 小学一年级她就辍学,没有文化的她知道家里很穷,所以要拼命干活,为家分忧。 父亲走街串巷卖东西,无论风吹日晒,她都跟着。 她嘴巴甜会说话,帮了父亲不少忙。 (王建梅老家) 在家里她也很有眼力劲儿,只要有活看见就干,绝对不会说二话。 母亲说:"她是最听话的那个。" 1984年,王建梅15岁,父亲轰然病逝,这个本就贫穷的家庭,变得更穷。 她的家庭患上穷病,俗话说穷病难治,并发症是家中大哥娶不上媳妇儿。 1989年,王桂荣在表弟的介绍下,认识韩家。 韩家有个儿子叫韩学东,乡里乡亲都知道他爱喝酒、爱赌博、脾气还不好。 和王家一样面临着同一个问题,他也说不上媳妇儿。 韩学东还有个妹妹叫美芝,两家都是有儿有女的配置,满足"换亲"模式。 两家商量着让王建梅嫁给韩学东,美芝嫁给王建梅的大哥,这样两家都不用出彩礼,又都能娶上媳妇儿。 王桂荣对这门婚事,更多的是无能为力,她说:"没办法,咱家穷啊。" 虽然有点冒险,但是能让大哥娶到媳妇儿,王家只能在贫穷面前低头。 换亲在当地并不稀奇,很多贫困家庭都是采取这种方式,来解决婚嫁问题。 同样大家都知道,换亲的婚姻,幸福的少,出问题的多。 因为,之所以选择换亲,很多是家里穷,拿不出聘礼,就像王建梅的大哥一样。 还有一种就是自身有问题,或许是身体有缺陷,或许是品行不好,韩学东属于后者。 王建梅和美芝接受换亲,都不是心甘情愿。 两个花季少女心中都横着两个字"懂事",要有孝心,要为家里分忧解难。 用王建梅的话来说:"我要有孝心,不能让母亲受罪。" (年轻时的王建梅) 韩学东的妹妹说:"换亲都是父母做主,虽然有征求个人意见,但是小女孩也会为家庭,为父母做出妥协。" 那年,王建梅20岁,美芝19岁。 换亲后,为了不让大家的关系混乱,王建梅和美芝都称对方为"大嫂",这是约定俗成的简化称呼。 只是称呼简化,如何经营婚姻,是无论如何也简化不了的。 就这样王建梅带着使命,嫁给韩学东,开始这段刀尖上的婚姻。 王建梅口中的婚后生活,就是一场场生死较量。 她嫁到韩家的第一晚,两人第一次见面,并没有仇恨,韩学东就对她拳打脚踢。 对于韩学东来说这是对老婆的一场下马威。 可对于王建梅来说,她对婚姻的向往通通都被丈夫打掉。 王建梅嫁给韩学冬,虽有些不情愿,但她知道要和丈夫好好过日子,因为她不希望大哥的婚姻出问题。 这就是换亲婚姻的问题,两家婚姻就是闭环,环环相扣,互相拉扯,彼此影响。 (美芝接受采访的画面) 一个并不好的开端,预示着这场婚姻,注定以悲剧收场,只是这场悲剧太过惨烈。 王建梅每天过得战战兢兢的。 刚开始王建梅被打,她就跑回娘家。 循环往复几次,韩学东以为她想离婚,就用刀指着她说:"你要是敢离婚,你的家人也别想活。" 韩学东已失去理智,他完全忘记自己的妹妹嫁给王家。 他说出这样的话,完全没有考虑过美芝的处境。 但王建梅害怕大哥的婚姻出问题,她也确实被韩学东打怕,基于以上两个原因,离婚这个问题她想都不敢想。 王建梅顾及家人的安危,无论被打得多惨,她再也不会跑回娘家。 王桂容上门斥责过韩学东,劝诫他努力挣钱,不要喝酒,要好好过日子。 劝戒效果微乎其微,王建梅依旧生活在非打即骂中。 有一次,韩学东酒后回家,问王建梅在其他庄上是不是有相好。 王建梅说没有,韩学东就打到她回答"有"。 最后韩学东以王建梅不忠为由,用剪刀在她的腿上戳了几个洞,疤痕至今还在她身上。 王建梅还被丈夫用铁锹把脑袋敲得凹陷下去。 (作案工具) 她就像行走在指压板上,每走一步都感觉疼,但是又不得不继续生活。 1997年,王建梅怀孕。 她以为女儿的出生,可以缓解夫妻间的矛盾。 她不求丈夫照顾她、体贴她,只希望有孩子后,生活可以过得平静些。 但女儿出生后,韩学东没有一丝变化。 丈夫不仅没有尽到一点做父亲的责任,甚至会嫌弃女儿的哭声吵着他,将王建梅打一顿。 以至于王建梅听到女儿哭,就赶紧把女儿抱到远处去哄,生怕惊扰到丈夫。 她没有时间去应付夫妻之间的糟心事,她还要照顾襁褓中的女儿。 受够这样的生活,王建梅在沉默中爆发, 2000年7月10日凌晨 ,她在家中将丈夫S害。 她的作案工具就是那把铁锹。 这些都是王建梅的口述,至于事情的真相是什么样的,我们不得而知。 (现场) 但在警察的调查、走访中,警察了解到,死者确实对妻子长期使用家庭暴力,并且脾气很暴躁,爱喝酒、赌博,夫妻感情很不好。 真相我们无从考证,只是事态一步步悲剧化,让人倍感唏嘘。 这场凶杀案,就像拍死蚊子一样,一巴掌拍死蚊子流的都是你的血。 王建梅看见丈夫倒在血泊中,很害怕,吓得手都在哆嗦。 她带着两岁的女儿,连夜出逃,骑着自行车一路北上。 此时,她脑子里想着什么我们都不知道。 只是后座上那张两岁的脸,见证着这一切,光想着就让人心疼,她才两岁,还好她两岁。 自行车被骑坏后,王建梅带着女儿转乘一辆大巴车,来到沧州市的市郊。 她记得当时天很热,有很多蚊子,咬的她和女儿全身都是包。 白天她带着女儿沿路乞讨,走到哪里看见有人家,就上门讨点饭吃,讨点水喝。 晚上看见荒屋,她们就进去睡一下,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她看着女儿跟着自己受苦,心里非常内疚,经常半夜大哭。 (农村图片) 她们穿着破衣烂衫,乞讨时,一农户看见他们的惨像,于心不忍就收留她们,让她们吃饱穿好。 王建梅终于在烂到底的生活中,看到一点生活之光。 在这家稍作休息之后,她内心依旧觉得不稳妥,决定继续逃亡。 那家主人说:"俺家就一个男孩,也不想再生孩子,这个小女孩,你抱着也不是办法,你没法过呀,就给俺吧。" 王建梅转念一想,孩子跟着自己也是受罪,过的是一种没有未来的日子,还不如给孩子一份安稳。 就这样她把孩子送给那户人家,独自来到唐山,化名李梅雪,在一家农场打工。 不久后她和农场同事结婚,婚后回到男方老家菏泽。 两个人过着男主外,女主内的日子,生活不算大富大贵,但很安稳。 她对乡里乡亲谎称自己是沧州人,沧州就在乐陵的北边,口音很接近。 由于当时消息闭塞,乡里乡亲对此并没有产生任何疑问。 警方接到报警后,火速赶赴现场,发现韩学东俯身倒在血泊中。 通过排查警方认为嫌疑人就是王建梅,她作案动机明显,并且丈夫出事后她就消失不见。 警方在山东和河北交界处,设置关卡,并没有抓住她。 办案民警在乐陵周围的县市摸排三四个月,终一无所获。 (天网) 那时,天网尚未普及,能借助的科技手段很少,办案还是得靠传统的方法走访破案。 王建梅没有办理过身份证,户籍资料里也没有她。 警察当时走访王韩两家,没有收到任何价值的线索,连照片都没有找到一张。 美芝听说哥哥遇害后,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她说:"这种痛苦,你跟谁说,别人(家人)只会笑话你,我想离婚,但爱人不同意。" 不久后,美芝的父母郁郁而终。 就这样,两个换亲媳妇儿,王建梅有家不能回,美芝有家不是家。 她们的人生之路越走越窄。 2001年8月,李梅雪的儿子出生,全新的生活,并不代表她的过去就能被洗白。 犯罪就要付出代价。 2012年,乐陵市派出所拿出这个命案的卷宗,开始重新梳理,希望能发现新的线索。 这一年,张海亮开始负责该案件的追逃工作。 张海亮每年都会去嫌疑人的家里,和她母亲见面,希望家里人能劝她自首。 但王建梅从没回过家。 2020年4月,张海亮走访王建梅的一个远房亲戚。 他看见一张全家福,张海亮随口问:"这是谁家的。" 亲戚答:"王桂荣家。" 张海亮马上挨个问谁是谁,结果这张合影中就有王建梅。 虽然是年轻时的王建梅,但整个案件终于有点进展。 警方追逃嫌疑人20年,这是他们第一次知道王建梅的模样。 有照片后,警方就可以用新技术进行图像比对,这样抓获王建梅就有希望。 (对比图) 2020年11月,警方悬赏10万,希望将她缉拿归案。 同年,警方发现李梅雪和王建梅的特征相似。 张海亮带队从李梅雪生活的外围开始调查,2020年11月23日,警方正式接触李梅雪。 当警察询问她父母的名字时,她说父亲叫王某某,警察继续问为什么你姓李,父亲姓王。 李梅雪说随母姓。 由于警察是突然造访,李梅雪措手不及,当天晚上便承认自己确实是王建梅。 她落网后,警方根据线索找到王建梅送人的女儿。 (接触现场) 当时女儿还小,她并没有记忆,警方的突然到访,才揭开她的身世之谜。 其实,有时不知道真相反而是种幸福 。 王建梅被捕后,王家人希望美芝出具一份谅解书。 美芝说:"这太欺负人了,我哥被王建梅打死,我怎么可能出具谅解书,这太欺负人了。" 王家人都是美芝的亲戚,这样的关系,不知道美芝以后怎么生活在这个家里。 2021年9月,法院做出一审判决,王建梅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13年,王建梅没有提出上诉。 2021年,警方带王建梅指认犯罪现场。 王建梅看见熟悉却充满仇恨的家,她说家的大门旁是一片空地,再往里看是一个牛棚, 牛棚的旁边盖了6间屋子。 说着说着王建梅的脸就被眼泪淹没,或许是见景伤情吧,她的记忆里是什么画面,我们未可知。 21年过去,案发地早就没人居住,没有人气的房子,已破败不堪,就像房屋主人的人生。 房门口的树枝孤零零的立在哪里,住房犹在,物是人非,凄凄惨惨戚戚。 (犯罪现场) 归案后李梅雪又要离开,离开新的家庭和儿子,对于她来说这又是一次错骨断筋之痛。 但她必须为她的犯罪行为付出代价,这就是以暴制暴的结果。 她说:"韩学东对我的伤害,已经深入骨髓,他成天打我,我怕。" 怕并不是犯罪的理由,遇到家暴时,就该报警,向法院申请保护令,实在不行就离婚。 一个荒唐的决定,看似一举两得,却害苦了两个家庭。 在美芝和王建梅身上,我们看到她们的无奈和心酸。 当儿子知道母亲是杀人犯时作何想?女儿知道真相后,又该作何想? 如今一切都尘埃落定,换来的婚姻是悲、是痛、是遗憾。 作者:朱小鹿&灰灰 关注我@朱小鹿,阅读更多百万级爆文。 你好,我是朱小鹿博士,是90后,也是武汉大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 主业一门心思搞科研,副业用零碎时间写稿。 用动人的笔触,写走心的真实故事。 关注我@朱小鹿。或者点赞、评论、私信我,互相探讨学习,一起努力蜕变,成为更优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