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里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就是高考了。即使当代的年轻人有很多种选择,但我们必须承认,高考依然是大多数家庭的孩子,提升阶层的最好机会。 如果把握不好这次机遇,可能以后想要逆袭,就显得更难了。高考录取率相对几十年前,有了明显的提升。除了少数村镇,城市平均录取率早就达到八成以上。 大城市可能还会更高。这等于说只要你考上普高,继续学下去怎么也能考上个大专。但是对学生而言,这不是放松的理由。 在越来越多家庭重视起子女培养时,其实高中生内卷更明显了。这阵子很多考生在查成绩、考虑志愿。文科生向来以分数线高为特点,今年却有所不同。首选历史的考生终于逆转,文科本科线明显下降 虽说志愿选择很重要,不过这一切都要以考生的成绩为基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分数有限意味着选择也很有限。 目前国内各省高考试卷和模式并不是完全统一的,不过"新高考"已经是大势所趋。从严格限定的文理小综合,变成让考生自选科目,越来越多省份已经加入这个行列。 不过因为选科概率、专业要求等原因,我们依然把首选历史科目的同学视为文科生,首选物理的视为理科生。多个省份已经公布了本科批次的录取分数线。 相比以往文科线大幅超过理科线的情况,今年却首次有明显变化。例如,江西一本文科线529分,直接降了三十多分的幅度。 辽宁省的考生就更可以松一口气了,首选历史的同学,只要404分即可读本科。这个标准真的很宽松。对比去年的456分,直接骤降五十多分。 去年不少学生表示,选文科内卷严重,以为避开了化学等"亏本"的科目;想不到选历史更亏。一些省份文理科分数线甚至差了100分左右。 今年差距却明显缩小。首选历史的考生终于迎来逆转,而且能用比以往更低的分数读本科。对中等生来说有捡漏机会。 (去年文理分数线对比)班主任分析原因,或与去年形势有关,值得思考 对于高考分数线,有很多老师也提前有自己的预测。其实很多人觉得,今年本科线不会有明显下降。理科确实如此,目前公布的省份来看,即使有降低也在十分左右。 但是文科,即首选历史考生在本科批次的降分程度,属实超过很多人的预想。有班主任说出了自己的看法,笔者觉得有一定的道理。 他直言,之前之所以很多老师没有预料到文科本科线降分幅度大,是因为我们只能从宏观做分析,但缺乏具体的数据来判断。 多数人可能是考虑到了出题难度的问题。但是各省在划定本科线的时候,考虑的是省内考生数量和"上线"比率。 文科线的明显变化,或与去年的形势有关。在去年高考分数线公布以后,"文科生太难了"成为网上热议的话题。 要知道学文的同学想拿基本的分数,确实可能比理科生容易,但是想考本科或者考重点大学,绝对不是简单的事。文科线高并非出题简单而是报考远超过录取名额。 有人曾举个特殊的例子,其他科目分数不变,把首选历史改成物理,即使物理0分也能读本科。基于这样的教训,这届高三生首选文科的数量明显下降。 再加上今年多省的数学卷难度指数都提升,文科生里本来就有很多学生数学能力不好。而阅卷尺度如果继续保持以往的严格程度,平均分也跟着下降了。过了本科线不等于能上本科大学,选压线即走的学校更稳妥 看到本科线有下降,或许很多考生松了口气。不过现在还不是高兴的时候,过了本科线不等于一定能上本科。实际上,上线人数是要多于录取名额的。 刚刚过线的考生,选择学校时就不宜太挑剔了。选择那种历年里压线即录取的大学,才更为稳妥。至于城市、学校名字够不够高端,最好不要再顾虑太多。 家长更不要觉得,上末流本科不如去专科。滑档是很残酷的事情,不到万不得已别这么选择。只要去人才市场走一圈,就会发现即使再普通的本科学历,往往也比专科吃香。 【今日话题】你对文科线的变化有哪些感悟呢?(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