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河南霸气钉子户,补贴1亿也不拆,专家考察后万万不能拆
文|旺仔来解说
编辑|旺仔来解说"老先生,1亿!这个价钱可是一点都不能再多了!"
"1亿?你就是给我10亿,100亿我也不拆!"
07年的1个亿,那可是能够在市区买下好几栋别墅的巨款了。
可这位老先生面对这样的巨额拆迁款为何面不改色,立场岿然不动呢?
老人到底是顽固贪财,还是别有动机?
这个破旧的老房子究竟有着什么秘密呢?
时代潮流
如果说有什么事情可以让普通老百姓一夜暴富,答案显而易见,不是中了彩票就是成为"拆"字户。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城市的建设也是日新月异,为了城市总体保持整齐美观的形象。
少不了要征用更多的土地,这也就意味着要拆旧建新。
拆迁(图片源于网络)
"拆迁"是一个有人欢喜有人忧的存在。
自己的土地被征用拆迁,就意味着可以得到金钱补贴或者分配新的居民楼,从此摇身一变成为富豪,改变原有生活。
但同时也意味着要被迫离开自己从小就生活的地方,甚至是有的老人一辈子的精神寄托,并且以后再也无法回来。
但是,我们也都知道,拆迁并不是国家强制执行的,而是会征求村民的意见。
拆迁(图片源于网络)
并且,一般来说,给予的补贴也都是比较合适的。
提前建好安置房,村民有能力置办新房的时候,大多都是愿意拆迁的。
那自然也会有不愿拆迁的,执意要留住自己房子的,这时候,"钉子户 "这个名词就诞生了。
时空回转,聚焦当时
2007年,因为城市发展需要,河南省郑州市东史马村也被划入城市重点开发地段。
开发商们也都非常看好这个区域的发展,在安置补偿方面给的资金也自然就丰厚大方了。
村头的村民们知道这个消息后,个个都脸上笑开了花,没想到自己也能赶上拆迁,反复跟村长确认消息的准确性。
拆迁(图片源于网络)
家家户户奔走相告,都是喜气洋洋,巴不得早点来拆迁然后 搬入新房,从此也算是住上小区。
但是这群欢天喜地的人群里,有一个大叔却是愁眉苦脸。
他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任金岭。
任金岭
但是按理说,任老先生的家占地约5亩 ,比村里的人们占地面积要大得多。
那按照面积分配,应该是可以得到千万级别的拆迁巨款 ,应该比村民们更开心的才是。
可他却是眉头紧缩,感觉都能夹死一只苍蝇,不断地拍着头抓住花白的头发,像是听到了要命的"噩耗"一样。
安置房(图片源于网络)
很快,东史马村的村民们都心满意足,欢欢喜喜地离开了居住了几代人的老房子,住进了安置的小区房。
三轮劝导,天价诱惑,不为所动
直到就剩下任金岭一个人,他仍然死守着自己的老房子 。
01 拆迁工作人员轮番劝导
每天拆迁工作人员都会踏入任家的大门,刚开始的时候他们看着这位老大爷慈眉善目,都以为很好说话,会很好沟通。
但是慢慢地他们觉得这个老头子真是固执,好言好语,耐心讲解,能试的办法他们都试过了。
奈何这个老爷子就是不为所动,就一句话:"不搬!" 。
任金岭
后来他们似乎是觉得自己实在是劝不出个结果来了,便把这个情况上报给了上面的领导。
领导又找到开发商,他们商量着办法下次一起来这位倔犟老先生的家里来说服。
开发商表示像老头子这样的钉子户,自己见得多了,也没什么难搞的,说老爷子无非是想着搞个特殊,从中多捞一点好处。
这样的话他们也愿意在合理的范围内,多给老爷子出点钱,早点把这件事摆平了。
毕竟施工工地所有人和设施都已经准备齐全了,就等着这家一搬走,一声令下就可以动工了。
任金岭
现在因为这个老爷子迟迟不肯让步,拆迁工作一直停滞,多停一天就得多耗一天的工资。
但是另一边,任金岭的心情也很沉重,这座宅子已经传了250年了,几代人的根都在这里。
老宅子虽然不似高楼看上去阔气,但是这里是任家的根,是几代人难以割舍的情。
于是老爷子在心里下定了决心,无论如何都不会同意拆迁。
02 开发商开始进行金钱诱惑
第二天开发商一行人来到任老家,拍门进入。
他们本来打算先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老爷子知道拆迁是一定会进行的,他阻止不了这个大趋势。
已经想好了一套说辞来对付任金岭,可是他们进门之后,看见的是错落有致的小宅院,跟电视《大宅门》里主人家住的庭院一般无二。
《大宅门》
院子虽然显得老旧破败,但还是打扫得非常干净,一砖一瓦都不似现代的建筑风格。
开发商的头头最先说话了:"老爷子,我们要在这片土地上搞新建筑,需要征用你们家的土地,你看你们村的人也都搬走了,就差您家了,您这不搬,我们也没法开工不是?"
任金岭知道他们来的目的是啥,也不卑不亢地说道:"我不会搬"。
开发商询问道:"您不愿意搬走是对咱们的补偿款不满意吗?那这样,您说个价。 "
任金岭说:"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
任金岭
开发商想着:说得这么好听,最后还不是等着我加价,你这样的钉子,我见得多了。
说着:"八千万,你看八千万可不可以。 "
老爷子不理会他,自顾自地抽着自己的旱烟,不予应答。
开发商见状以为是对价钱还不满意:"一个亿,这个价钱不能再多了! "
老爷子说:"一个亿?你就是给我10亿,100个亿我也不要!"
古宅
开发商本来以为老爷子是开个玩笑,毕竟1亿已经是天价了。
看着老爷子一副硬气十足的样子又不像是在开玩笑。
最后,首次谈判不欢而散。
其实开发商首次给出8000万,已经是破格的了,但没有办法。任先生的宅子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这座老宅的东边是郑州最繁华的牡丹街道,南边是莲花街道,西边是河南工业大学和郑州大学,北边靠近一些写字楼以及各大超市和高级住宅区。
任宅
所以对于开发商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地段,因此,他们才会不怕麻烦地屡次上门,但无奈每次结果都是一样的。
如果任家老宅不能拆除的话,原来制定好的建设计划将毫无用处,需要全盘推倒,重新计算绘制,那将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03 村长真情开解
但是面对老爷子的冥顽不灵,开发商又无计可施,他们找到村长,想让村长对其进行劝导。
村长告诉开发商:任金岭平时是个非常和善的人,对谁都是乐呵呵的,从来没见他这么硬气过。
村长在开发商的委托下来到任金岭家里,任金岭见到是村长,也再没有那些牛脾气。
大宅院
村长说:别人都说你是贪财,想要从中多获点利,我是绝对不相信你老任是这样的人。
你还要住在这里,除了拆迁的噪音和漫天的飞尘还有什么呢?
现在施工队也截断了附近的电线和用水的管道,这没水没电的你到底在坚持什么?
任金岭回答道:"村长呀,我才不是为了那点钱呢,这老宅子我离不开呀,他们停电,我就点蜡烛,用手电筒,他们停水,我就买水,再不济我就自己打一口井。 "
看到任金岭如此坚持,村长也无计可施了。
为何如此,追根溯源
任金岭看着周围邻居的房屋接连被推倒,庞大的拆迁机器来来往往,他的心里也开始担忧。
毕竟自己还是要生活的,买菜,买水都得要出门,万一哪天开发商趁自己不在强行拆除老宅,那可怎么办?
子女又不在家,他和老伴这老胳膊老腿的怎么能抵得过这些庞大机械?
拆迁
老爷子坐在门口想了一夜,第二天他就向郑州市文物保护局走去了,希望老宅能够被文物单位保护。
任金岭
在了解到任金岭老人的房子随时有可能被拆除的情况下,相关部门迅速派遣专家前往任金岭老人家里进行调查。
专家一行人来到了村里,在一片瓦片砖块的废墟中,只有任金岭的房子还孤零零地立在那里。
高楼林立
当他们走近了看时,一眼就注意到了老人家里正门上的匾额,黑底金字清楚地显示着:"辅翼国政" 四个大字。
整日跟文物打交道的他们,在看到这块匾额的时候,就知道这一趟是不虚此行。
辅翼国政
他们发现任家大院的大门虽然在岁月的冲洗下早已经褪去了往日清晰的纹路,但是还是能够看出这些材料建筑是不同于现代的。
任金岭将他们请进了院里,专家们更是大吃一惊了。
那些在常人看来破烂的家具可都是宝贝呀,虽然不至于像国宝一样的地位,但这里的家具陈设都很有历史研究价值。
任家庭院
但是他们现在也不能完全确定,还是要经过进一步的专业鉴定才能给出确定的答案。
但是就目前看到的,这栋房子里精巧绝伦的木雕,砖雕,这栋房子绝对称得上的一座文物了。
任家庭院
专家们都感到疑惑,向任金岭询问了这间房子的历史和门外匾额的来历。
任金岭解释道:"当时因为家里的祖辈任德馨辅佐道光帝时,政绩表现突出,匾额是道光帝钦赐的。 "
所谓的"辅翼国政","辅翼"即辅佐之意,希望祖辈能继续辅佐国事。
道光帝
这座古宅是在公元1775年才开始建设,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经历了两代人,到1838年才建成,当时建成的时候占地面积大约30多亩。
新中国成立之后,大宅院被陆续分配给其他村民,最后只剩下5亩多地,2个院落,48个房间。
任家宅院
任金岭还说任家祖上人才辈出,出了好几任贤官,其中不乏布政使理问、卫千总这类掌握实权的官职。
并且任家老宅里的建筑,构造都是皇帝命令当时宫里掌管构建的工部大臣设计的。
任金岭接着带领记者来看了保存完好的祖辈的衣物,是一件来自清朝的蟒袍 。
任家保存的蟒袍
上面绣了八只蟒蛇,每只都灵活灵现地伸出五个爪子,据说是皇帝所赐。
这件衣服他们保存得非常完好,远看上去上面的丝线好像金线一样,在阳光照耀下还能闪出金光。
在岁月的流转中,衣服的贵族气派仍然不减丝毫,单看这个就能想象任家祖辈是多么的深受重用,家大业大。
任家门前的拴马桩
任家大院门前的栓马桩就有几十根,大约也是少了不够用吧,这样一个官宦世家,前来拜谒的人,往来的达官贵族肯定都少不了。
考古专家们一致给出答复:"任家大院不是普通的宅子,而是历史的传承,具有很深的文化研究价值,可以说是保存较好的一座历史建筑,所以万万不能拆。"
专家们反复强调这个宅子一定要保护好,不可以拆迁,现在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已经越来越少了,不能再悄无声息地失去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为此,任家大院算是拿到了"免死金牌",拆迁队也都不敢轻举妄动了。
改建博物馆,传承历史
2009年时,任家古宅被郑州市文物局正式授牌,成为市级保护单位。
在周围都是一群施工队天天施工,人来人往的情况下,任金岭开始发现,院子里的小物件总会莫名其妙的少几个。
他思来想去,想要在自己的院子跟施工队之间建一堵墙,完全隔开。
可是自己的积蓄都用来修整老宅和修护文物上了,还有一大家子的人要养活,没有多余的钱拿来修墙。
任家宅院
于是,他向文物局提出申请,想要把任家大院改造成博物馆 。
里边所有的文物建筑,瓷器,朝服等上千件保存完好的文物全部上交国家。
建成专业的博物馆,使文物得到更好更专业的保护,也是对传统文化一种更好的传承。
任家保存完好的文物
2017年,郑州文物局批准了任金岭的申请,从此,任家大院改名为"郑州天祥博物馆" 。
任金岭成为馆长,也和妻子一起担任讲解员的工作,向前来参观的人们介绍这里的一草一木。
并且,"郑州天祥博物馆",是免费对外开放,不需要收取任何费用,凭借身份证就可入内,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华夏子女前来参观。
天祥博物馆
同时为了满足有的学校前来参观学习,还专门将其中一处进行扩建,使学生们可以在此展开传统文化教育学习。
学习长廊
"莫让传统文化遗产毁于拆古建新,尊重历史是必须的"
在周围的高楼大厦衬托下,这座古香古色的大宅显得独具一格,这又何尝不是两个世纪的文化交流融合呢?
在此,我们不得不说任老先生的做法的确值得我们去学习,他全心全意守护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面对1亿的天价拆迁款,也不动心。
也正是因为有向任先生这样的人,我国的文化遗产才会博大精深,更加璀璨,熠熠生辉。
对于任金岭放弃1亿补偿款保护老宅院的事情,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新华全媒)能滑冰会补冰,这个志愿者现在教滑冰今年22岁的杨曦是北京体育大学中国冰上运动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大四学生,同时也是张昊国际冰上运动中心的一名花样滑冰教练员。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杨曦作为一名补冰员志愿者,参加了花样
新华调查春节游火爆多地积极探索新措施为国内旅游业持续复苏增长加油疏堵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全国文化和旅游假日市场总体安全平稳有序,文旅
新华全媒冰雪热服务暖信心强黑龙江省旅游市场复苏一线观察璀璨冰灯点亮兔年新企盼,雪花摩天轮尽享静谧和浪漫,雪地摩托旋起速度与激情眼下,我国最北省份黑龙江正值一年中气温最低的季节,但各大冰雪景区游人如织一片欢腾。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
强信心开新局新华时评招工复产稳就业抢抓机遇促发展新华社北京1月31日电题招工复产稳就业抢抓机遇促发展新华社记者叶昊鸣兔年春节刚过,浙江多家重点外贸企业赶赴贵州跨省招工,广东安排返岗免费专列和专车实现接人返岗无缝衔接,江苏人社部门
新华微评强信心加油干调高预期折射新期待原标题新华微评强信心加油干调高预期折射新期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日发布报告,大幅上调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该组织总裁将中国经济前景称为影响2023年全球增长的最重要因素。摩根士
从A股主板变与不变看全面注册制改革守正与进取千呼万唤始出来,全面注册制正式到来。2023年2月1日,据证监会网站消息,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等规则向社会公
电脑上怎么进行抠图?这个方法就很简单电脑上怎么进行抠图?抠图对于我们很多小伙伴来说是作为一种比较常用的图片进行编辑技术操作,如需要将学生个人照片做成证件照,或者在提取图片主体元素时,都需要抠图。以前我们会用Photo
冯振天等磁组构重力多方法定量限定壳内大型断层演化大陆地壳在受到挤压或伸展应力下容易发生变形,进而产生大型的断裂带,是研究大陆地壳结构和流变性质演化的最佳场所。当挤压应力主导时,岩石中产生的脆韧性变形会逐渐集中,进而产生基底逆冲断
段永平谈腾讯上一篇文章咱们讲到段永平谈苹果今天咱们谈谈段永平谈互联网巨头。中国的互联网巨头谈论比较多。像国外的巨头除了苹果,谷歌微软IBM亚马逊脸书英特尔这些,他也提到过,但还是自家巨头公开发
抖音杠上腾讯,上架简洁版微信!要说社交真的是个香饽饽,各家企业都想来分一杯羹。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家发现所有社交App的终点全都是加个微信吧!这足以见得,腾讯在社交领域的霸主地位。在2019年1月15日还发生
全球占比35,中国的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位居世界第一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月29日报道,中国的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总量的35以上。随着实现气候目标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确保随时可用且持续不断的供应,对储能设施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