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9年2月25日黄昏,一名少妇从大街上走过,虽然是冬天,穿的是棉衣服,但丝毫也不能遮挡住她婀娜的身材,迷人的风韵。 清朝时期香港照片 两名驻港英军军官一见,立即跟了过去。 他们一个叫科斯达,是英国皇家工程营上尉,时年22岁;一个叫戴亚,是锡兰来福枪联队中尉,时年20岁。 血气方刚的他们刚刚在一家酒店喝了不少红酒,在酒精的作用下,荷尔蒙大量分泌。 这时候香港已经被英国占领17年,在这块土地上他们非常放肆,没有什么不敢做的。 这时候,少妇突然加快了脚步。 因为她已经察觉到后面有人,还是两名英国军官。 清朝时期英国占领下的香港 之前不断有少女或者少妇被英军糟蹋的事发生,因此少妇警惕性非常高。 看到少妇加快步伐,反而激起了两名军官的兴致,他们像恶狼追逐猎物,哇哇叫着紧追不舍。 少妇的家离此不远,就在赤柱的黄麻角村,几分钟就到了家,进了厨房。 但两名英军并没有停下脚步,跟着闯进厨房。 科斯达把少妇抱住,戴亚去解少妇的腰带。 少妇本以为进家就没事了,因此她毫无防备,棉裙很快被退到了膝盖处,被气壮如牛的戴亚死死摁在灶台上。 直到戴亚扑在身上,少妇才如梦初醒,大叫起来。 媳妇求救声惊动了在堂屋的公婆,二位老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急忙奔向厨房。 到了那里,他们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急忙拿起扫帚和拖把,打算向两个色狼猛击。 但是还没等他们走到跟前,负责掩护的科斯达就挥起马鞭向他们抽了过去。 几鞭子下来,老头子脸上就被抽得皮开肉绽,火辣辣地疼。 两位老人见势不妙,立即跑到大街上高呼"救命"。 邻居们闻声赶来,纷纷谴责英国军官,但是科斯达嚣张无比,继续挥鞭打人,几个村民当即被他打得头破血流。 一时间,少妇的惨叫声和乡亲们的哭喊声交织在一起。 就在这时从村头跑来几个大汉,个个手执长矛,杀气腾腾。 为首的一个大汉身高八尺,皮肤黝黑,像一座铁塔。 大汉问道:"乡亲们,发生了什么事?" "红毛(英国人)在糟蹋我的儿媳!"少妇的公公哭诉道。 "奶奶的,看我怎么收拾他们!"为首大黑大汉说着,拿着长矛冲进院子。 "畜生,给老子住手!"黑大汉吼道。 他的声音像惊雷,把正在作恶的戴亚吓呆了。 定下神之后,他发现对方手里没枪,随即来了底气。 加上好事被打断,戴亚穿上衣服,掏出手枪指向了黑大汉。 戴亚的表现让黑大汉始料未及,他原以为一吓唬他们就跑了,现在他们竟然还敢对峙,让他楞了一下。 就在这当口,科斯达一把夺过了他手中的长矛折为两截,嘴里还不干不净地骂着脏话。 徐亚保怒不可遏,夺过同伴手中的长矛,瞪着铜铃般的眼睛,向英国军官冲了过去。 两个英国军官见势不妙,想举枪射击。 说时迟那时快,没等他们开枪,黑大汉的和同伴的两把长矛已经刺在了他们身上。 只听"扑哧"两声,两名英军的胸部都被戳了一个窟窿。 "出人命了!"有人喊道。 他这么一喊,众人皆惊,纷纷离开现场。 黑大汉却面不改色,若无其事,他镇定地对少妇说道:"妹妹别怕,冤有头债有主, 红毛鬼子如果来问,让他们找我徐亚保好了!" 然后他招呼同伴抬起两名英军,来到赤柱山头的峭壁上,将尸体抛入海中。 徐亚保 徐亚保是什么人?他为什么有胆量和英军作对? 1842年英国人侵占香港之后,开始明目张胆走私鸦片,毒害中国人。 徐亚保挺身而出, 和他的好兄弟十五仔一起,组织起武装船队开始成为水面上的梁山好汉,十五仔是大哥, 徐亚保是二当家的。 他们活动的区域在珠江口西侧,和珠江口东侧的大鹏湾。 二人的业务主要是在香港附近海面打劫过往商船,成群结队的他们一般不劫,只劫那些掉队的。 当然,也对附近的渔民收保护费,听起来很不够意思,其实不然。 因为他们很讲职业道德,收钱之后一则会担任护航任务,二来也担任海上救援任务。 同时他们不像传统意义上的海盗一样无差别抢劫,而是坚持一个底线,那就是专抢英国商船,而且重点是对运输鸦片的英国商船。 当然,中国人如果运输鸦片,他们也不会客气。 他们的鸦片从不卖给中国人,而是运到了越南。 一来二去,十五仔和徐亚保的队伍迅速壮大,购置了巨舰64艘,装备火炮共12000多门,海盗3200多人。 海盗分为两个集团,分别由徐亚保和十五仔率领,两个团队分工明确,徐亚保率领小船队,负责搜集情报,即英国商船的航行的时间、路线和运输的货物。 十五仔率领大船队,在收到情报后制定计划,实施抢劫。 二人非常谨慎,每次行动前都会制定周密的计划,还要进行推演,甚至有预案。 因此,他们的行动成功率很高,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如此一来,英国的鸦片商船遭受巨大损失,鸦片商叫苦不迭,英国海军压力倍增。 英军气急败坏,悬赏重金,缉拿徐亚保和十五仔,金额到了万两白银。 可因为徐亚保行踪诡秘,采取游击战术,敌进我退,敌疲我打,袭击完之后拍屁股走人,这让英军非常的无奈,既怕又恨。 但是仅仅是打劫商船,香港英国驻军也不想大动干戈。 直到这次徐亚保杀了奸淫中国妇女的英军,捅了毛蜂窝,激怒了港英当局 。 这天夜晚,发觉科斯达与戴亚失踪,军营长官立即派人四出寻找。 此事最后惊动了港英当局,开始全城搜索。 他们根据饭馆提供的线索,最后将目标锁定在赤柱、大潭一带。 当他们搜索到黄麻角村时,兵士发觉该村竟然成为空村,顿生疑心。 原来凶案发生后,居民害怕报复,竟然全都转移了。 这表示两个军官一定是在该村遭遇了意外,英军开始在周围搜索,找到了第一现场,即二人强奸的那个少妇家。 之后他们顺着足迹,在27日晚上,找到了被扔到海里的科斯达的尸首。 但是另一位士兵戴亚的尸首则没有下落,之后也一直没有找到。 这时候,港英当局在清朝官府配合下,在广东汕头逮捕了该村一名村民,他作为目击者,供出了徐亚保的名字。 杀害英国士兵和袭击商船性质截然不同,让港英当局震怒不已。 在鸦片商的鼓动下,警方和英国皇家海军联手,决定不惜代价绞杀徐亚保。 时任香港皇家海军指挥官的约翰,立即拿出大杀器——刚刚安装蒸汽机的双桅帆船--哥伦拜恩号。 当时蒸汽船发明不到五十年,在很多地方还是新生事物。 这种船的优点不说大家也知道,不受风力限制,可以超常续航,速度还非常快。 因此,约翰有恃无恐,不等其他援军到来就率先出发。 9月28日中午,约翰和几十名水兵乘"哥伦拜恩号"驶入大鹏湾水域。 没多久,徐亚保也发现了对方。 他的船排水量都在500吨左右,安装着15门左右的的西式火炮,即使跟哥伦拜恩号较量也不相上下。 但是徐亚保采取了后退的策略,以麻痹英军,悄悄派人去呼唤援兵。 约翰一看对方实力不弱,也清楚自己人手不足;因此也驻足不前,在海上下锚监视。 对峙到晚上十一时许,约翰突然发现有14艘中国大帆船向自己驶来。 约翰一看心说不好,想跑路为时已晚,只好硬着头皮迎战。 一虎难敌群狼,十几艘木船一起向"哥伦拜恩号"开火,将英军打得鬼哭狼嚎,英军接二连三被击中,巡逻艇上发出一片惨叫声。 约翰叫苦不迭,只好下令回撤。 就在这时候,形势发生逆转。 原本还呼呼刮着的东北风突然停止,徐亚保的帆船被迫停在原地,一动不动。 约翰立即将船后退到海盗大炮射程之外,利用他们大炮的长射程,转着圈轰击徐亚保的帆船。 次日清晨,海盗们齐声发出欢呼"起风了!" 但此时,徐亚保等人的船只皆已百孔千疮,炮弹也所剩无几。 "兄弟们,休要恋战,三十六计走为上!"徐亚保当机立断。 海盗们一起响应,开向保安县沿岸。 约翰来了精神,指挥"哥伦拜恩号"紧追不舍。 在转移中,有5艘帆船被哥伦拜恩号撞沉。 10月1日,约翰的援兵到来,英国海军中校海伊率领三艘军舰前来。 中午九时,皇家海军发起了更加凶猛的进攻。 徐亚保调集了23艘大船,双方展开一场生死较量,直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 大鹏湾 英军弹药充足,援兵源源不断到来,海盗队虽然奋力拼杀,让英军心惊胆战,但最后还是惨遭败绩。 10月3日,这场惊心动魄的海战结束了。 23艘木船被击沉,1700多名海盗葬身海底。 十五仔闻讯发誓报仇,他们向英国海军下了战书。 10月19日十五仔率领60艘战船在东京湾与海伊率领的四艘军舰对决。 经过六天血战,2000名海盗丧生,58艘战船被击沉,十五仔率残部逃走。 面对挫折,十五仔心灰意冷,向两广总督自首。 而徐亚保没有放弃,他重整旗鼓,向英军复仇。 1850年2月,徐亚保率领船队与英国密狄亚号狭路相逢,双方展开激战,海盗船队再遭败绩。 因港英当局赏金太高,徐亚保被叛徒出卖,落入港英当局手中。 为了杀一儆百,港英法院决定对徐亚保进行公开审判,但是这样做适得其反。 开庭那天,当地万人空巷,市民们奔走相告,纷纷来到法庭争相目睹徐亚保的风采,齐声为他呐喊助威,高喊"英雄,英雄!" 因为徐亚保人气太高,被杀的英军又强奸在先,顾忌强大的民意,法官无奈将原定判处的死刑改为流放澳洲充军。 但徐亚保是个血性男人,大丈夫宁可站着生,也不愿跪着死。 于是一天夜晚,徐亚保喝了朋友送来的烈酒之后,大喝一声撞墙自尽。 徐亚保轰轰烈烈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作为一个海盗他不值得歌颂。 但是在同胞受到凌辱的时候,他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而且为了不连累乡亲,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好汉做事好汉当,值得我们永远铭记!试问江湖上的盗贼,有多少人能做到这一点?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