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改命的3个法则
先来看个小故事。
从前有个年轻人,想要出海捕鱼。
可是连续几天遭遇暴风雨,他觉得老天爷在跟他作对,赌气地将网撕破了。
网撕破了仍未消气,还暗暗发誓,今天必须抓到一条大鱼。
于是,他决定赤手空拳地去捕鱼,但却再也没回到岸上来。
也许你会说,这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可细细想来,我们又何尝不是重复着类似的故事。
凡事都想争个输赢,却丝毫不考虑后果。等到情绪失控,失去理智后才追悔莫及。
是啊,下雨不能打渔,等天晴就是了。
回望半生,才蓦然发现:
想要在人生路上顺遂前行,都应具备以下三种能力。
01 调整力
有句话说,让我们痛苦的从来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这件事的看法。
而如何看待这件事情,是我们可以调整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调整力。
调整力,是我们面对逆境和挫折时的一种重要能力。
面对逆境和挫折时,你如果只看得到困难,那么便容易被困于其中,沦陷至深。但如果你能在其中看到挑战和机遇,那么就有破茧成蝶的可能。
就如同上面提到的年轻人,如果不具备调整力,直接让外界的环境来影响你、操纵你,那么你就很可能因情绪失控,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生活中,能让我们情绪失控的事情常常都在发生,当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是任由心情驾驭导向,还是以理性驾驭情绪,得到的结局也迥然不同。
有句话说得好:
无法改变风向,可以调整风帆;无法左右天气,可以调整心情。如果事情无法改变,那就去改变观念。
真正成熟的人,既能在变幻莫测的现实当中,时时保持调整应对的能力,沉着冷静。
调整力,就是让你在猝不及防的人生变故中,不被情绪驾驭,不被逆境所打退,迅速恢复重新出发的能力。
02 共情力
前不久,看过一个揪心的新闻:"外卖骑手逆行闯红灯被撞,幸亏戴了头盔保住性命。"
新闻发出后,瞬间引发热议,很多人评论说:"外卖小哥都是要钱不要命的。"
众口纷纭中,其中有一位网友的留言令我印象深刻。她说:"以前的我也是这么想的,但自从我去做了外卖员才知道,外卖单有多难跑。
每天从早上11点跑到晚上7点,喝几口水,上一趟厕所,一天下来,我感觉自己没有半刻停歇,到下午的时候脑子都是蒙的。"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共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同理心。
说的是,当一个人越是处于有利位置的时候,越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接纳,不评判,不揣测,理解他人的经历。
苏东坡和章惇年轻时便是挚友,他们经常结伴观山览水、吟诗斗酒。
可谁曾想,两个昔日的至交,因政见不同,最终反目成仇。
章惇利用宰相之权,把苏东坡发配岭南,又一路被贬至海南。
后来,苏东坡遇赦北归,章惇却被罢相,放逐到岭南的雷州半岛。
得知这一消息的苏东坡,并没有幸灾乐祸,而是给他写了封信,说:
"听到这个消息,我理解你的心情,不要太难过,好在雷州一带虽偏远,但无瘴气。"
后面还安慰他的老母亲,劝说章惇保重身体,并附上一个药方。
古人云:
"责人不必苛尽,苛尽则众远。"
人与人之间最难得的,不是落魄时的同甘共苦,而是得志时依然做到不卑不亢、低调谦逊,这样才能称得上大格局。
共情,是一种高情商的表现,更是一种难得的善良。
03 感知力
电影《心灵奇旅》的主人公乔伊,是一名普通的音乐老师,但他一直有个爵士音乐梦,他想要成为爵士音乐家,让大家听见他的音乐。
他一直觉得,唯有登台演奏才能让他的梦想得以实现。因此,他十分厌恶自己的工作,觉得自己不该困顿于此。
终于他等到了一个机会——乔伊受邀与一位知名音乐家多米娅同台演奏。他喜出望外,觉得自己终于要摘取梦想的果实了。
可偏偏意外发生了,他成为了一个孤独的灵魂。
即使如此,乔伊仍惦念着那场未完成的演出。
一心圆梦的他,尝试各种方法,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完成了那场"圆梦演出"。
可演出结束后,乔伊却感到迷茫和失落。这时,多米娅给他讲了关于鱼的故事:
一条小鱼游到老鱼身边,问道:"我很想找到叫‘大海’的东西。"
"大海?你就在海里啊!"老鱼疑惑道。
"这儿?"小鱼惊讶地说:"这儿是水,我想找到的是大海。"
就在那一刻,乔伊幡然醒悟,原来自己一直追求执迷想拥有的梦想,实际上早已身处于梦想的海洋之中。他每日与音乐作伴,他的学生也是他的观众。
而他却因为过于执着登台这个形式,而忽略了其他的美好。
我们何尝不像这位乔伊,为自己的平庸而焦虑。可当你筋疲力尽时,才发现自己曾经忽略了太多的美好。
阴雨绵绵后的一个晴天、冬日暖阳下的一时小憩、炎夏热浪后的一缕轻风,或者饥肠辘辘时的一块披萨、身心疲惫时的家人相伴、欣喜雀跃时一同高呼……其实,生活的本身就是幸福。
当你爱上生活的那一刻,你便点亮了自己的火花。
想起《生命即当下》一书中的那句话:
"我们总是娴熟于为生活做准备,却并不擅长于生活:我们知道如何为一张文凭去牺牲十年的光阴,愿意为了得到一份工作、一辆车、一套房子等等而拼命,但我们却很难能够记得自己也活在当下,一呼吸一踏步都能充满平和喜悦。"
追梦路上固然要奋力奔跑,但也别忘了过好眼下的生活,去感知生活的美好。
内心纯正,是处世的根本;完善自身修养,乃是为人做事的基础。
拥有调整力,人生的道路才不会迷失方向;
拥有共情力,方能心存善意,懂得将心比心;
拥有感知力,才深深懂得珍惜与拥有。
真正的强大不是对抗,不是较劲,而是允许生活的轨迹不断变化,而我们也变成一个理智与柔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