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东北的朋友,说一说在东北的感受如何?
在东北待了5个月,很少见到街溜子,网络上那些"流里流气"的人更是一个都没有,全都是老实本分生活的普通人,但普通人也很"生猛",经常都能给我上一课……
大学在河南,实习在东北,刚好有一个室友就是东北的,来到他的主场之后他显得很高兴,得空儿就带我们几个出去玩,期间有不少经历都是人生当中的第一次尝试,长了见识,也被上了很多课,接下来就让我一一道来。东北喝酒
在东北如果不喝酒,那等于白来一趟,关键是室友非常热情,有事没事就出去喝酒,第一次在东北喝酒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
1,刚到东北的第二天,傍晚6点左右,一群人出去吃烧烤,喝点啤酒,点菜的时候室友没有说话,只说让我们随便点,他买单,点啤酒的时候室友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当时我还非常好奇,难道东北啤酒的劲儿很大吗?这时候服务员开口了,问我们要常温的还是冰镇的,我心想这还用问吗?这大冷天谁还喝冰镇啤酒?于是就点了常温的,搬上来之后傻眼了,透心凉,里面还有一些冰渣子。
室友嘲讽我们大学白读了,一点常识都没有,于是他又叫了2箱冰镇啤酒,搬上来之后发现瓶子温温热热的,服务员说冰箱温度有5度左右,保证啤酒不结冰,原来如此,常温比冰镇的还凉,真是长见识了……
烧烤摊不大,但生意很好,有很多人都在喝酒,之前总觉得室友能喝,一箱啤酒下肚一点事都没有,他还谦虚地说自己酒量不行,在烧烤摊坐了一会之后发现,室友还真的不是谦虚,旁边桌上的人实在是太能喝了,全都是踩箱喝,酒量不论瓶,论箱,看的我们几个外地人瑟瑟发抖,自愧不如,可能我们4个人加一块也斗不过对方一个人。
2,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认识的东北朋友也就多了,也开始懂得了一些东北的酒桌文化,作为一个不能喝的人,我感觉东北劝酒实在是太严重了,真是让人应接不暇,招架不住,迟到就自罚三杯,别人敬酒还不能不喝,要不然就容易产生误会,一旦对方说你别喝了,那他一定是生气了,我就遇到过这种情况。
东北人喝酒的时候话很多,总有让你喝酒的理由,动不动就我提一杯,动不动就透一瓶儿,动不动就打一圈儿,一点办法都没有,本来想让女朋友打电话过来催我回家,结果东北朋友一把就把手机抢走了:老妹儿啊,你放心,指定立整的给你送回家……
你说说,我能有啥办法?东北吃饭
1,第一次在东北吃饭,同样是室友做东,一行6个人,我们几个总在一起吃饭,轮流做东,在河南的时候我做东最多,每次都是6菜一汤,已经成为了我们的标配,不多不少,刚好能吃完,但这次点到4个菜的时候室友就不让点了,说再加一个汤就差不多了,我心想这小子平时不抠门啊?今天是怎么了?
菜上来之后我傻眼了,又被上了一课:菜码很大,一个盘子都没有,全都用小盆,像什么老村长乱炖、杀猪菜之类的菜全都是大盆,拆骨肉也是一个小盆,但里面的分量真的很大,堆起来一个小尖,铁锅炖公鸡也是一个大盆,真的是一整只公鸡,太大了,感觉3个人才能吃完一份菜,分量太足了。朋友说天气太冷,用小盘子盛很快就凉了,所以只能用盆,但我感觉这还是民风淳朴、为人厚道的表现。
当天6个人吃饱喝足之后,桌子上的菜竟没有太大的变化,每个盆里都剩下了很多,全部打包,晚上又能饱餐一顿了,不能浪费呀。
2,东北人吃饭喜欢围着火炉子吃,或者是围着大铁锅吃,这样比较暖和一点,所以现在也出现了铁锅炖,在很多地方都能吃到,但还是东北最正宗,一群人围着铁锅吃饭,这种感觉还真是不一样,铁锅炖大鹅,鱼锅饼子,豆角炖排骨等都很好吃。
3,东北的服务员很热情,特别是女生,整个人都透出一股爽朗,嗓门很大,从一进门就开始吆喝,讲话也比较直接,没有拐外抹角的地方,虽然不温柔,但让人充满了信任。
东北大澡堂子
河南也有很多澡堂子,也能搓澡,我不喜欢,但东北室友非常喜欢,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去一趟。
来到东北之后,我发现东北的洗浴中心是真的多,大澡堂子更是数不胜数,哪哪都有,关键生意还很多,东北人很愿意照顾生意,虽然家家户户都能洗澡,但东北人就是不喜欢在家洗澡,男女老少每个星期都要去外面大澡堂子去一趟,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我亲身体验了2次之后,才发现其中的奥秘。
没错,又是朋友请客,进去之后先是拿到一个手牌,一身衣服,找到自己的储物柜,把衣服鞋子换了,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洗澡泡澡,那是一个很大的大平层,中间是各种各样的澡堂子,四周设计了很多淋浴,随便冲洗之后就进入了澡堂子,朋友说大池子里面不能搓灰,泡一会请师傅搓,刚开始泡的时候很舒服,没一会就感觉不舒服,喘不上气来,恶心想吐,浑身冒汗,赶紧找一个凉快通风的地方才缓过来。
缓过来之后回去搓澡,什么红酒搓,牛奶搓,花里胡哨的,为了省钱,我选择硬搓,当时不懂,自己也没有买一个新的搓澡巾,用的就是师傅自己的毛巾,虽然效果很好,真的搓下来半斤灰,但我感觉他的毛巾本身就不干净,现在想想还觉得浑身难受。
搓澡完成之后就进入了桑拿房,这里面非常舒服,在里面闷了40分钟,出了一身汗,感觉浑身通透,非常舒服,冲洗之后来到休息区,一躺下就进入了睡眠状态,浑身的疲惫都被消磨殆尽,比在家躺一天可舒服太多了,难怪朋友休息的时候都需要到这里洗澡。东北见闻
1,天亮的太早,天黑的太早,下午4点天就黑了,这也影响到了东北人的作息时间,人家的夜市下午2点就开门了,我第一次去是下午6点,如果不是生意很好,感觉人家都要收摊了,晚上七八点的时候,除了烧烤摊之外,路上很少遇到行人,一方面是因为天气冷,一方面是睡觉时间到了,真的是早睡早起。
2,室外很冷,但屋里暖和地跟啥一样,环境再差的地方也一定有炕有暖气,进入就感觉一股热浪扑面而来,衣服根本就穿不住,很暖和,很幸福。
有一次去朋友家,他家是乡下的,有炕,那是我第一次睡炕,原本觉得自己能够度过一个温暖的夜晚,结果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虽然下面垫了2层被子,但感觉自己就像是睡在平底锅上一样,马上都要被烤熟了。
可能是因为室内温度太高了,所以东北冬天也卖冰棍,而且销量很高,关键是不需要冰箱,常温就行,大大节省了成本。
3,逛菜市场,我最多会买今天跟明天的菜,感觉老板都不愿意卖给我,因为旁边有太多大主顾了,人家一出手就是几百斤白菜,上百斤猪肉,再看看自己,一棵白菜一斤猪肉,难怪人家不搭理我。
超市不叫超市,叫仓买,在仓库里买东西,简称仓买,这也间接体现了东北人买东西的豪爽,就跟进货一个样。
4,这里有很多有趣的地名,最让我想不明白的一个地方就是大马路,有一次给朋友打电话,你在哪呢?我在大马路。哪条大马路?就是大马路。后来我才之后,那个地方就叫做大马路。
5,在东北有一种幸福叫"雪休",顾名思义,就是下大雪之后影响了交通,或者是影响了其他事情,所以公司就放假了,能够休息一天,记得上一次雪休,还是上幼儿园的时候,一晃20年过去了,没想到成年人还有雪休。
6,东北奶茶也有"全家桶",这是我给它起的一个外号,一般的奶茶都是500毫升,也就是一斤左右,但东北奶茶却有3000毫升装的,也就是6斤装,我真的很好奇,什么人能喝完这么一桶奶茶?东北人
1,东北人非常有意思,语言风趣幽默,感染力强,跟他们在一起生活要么就是吵架,要么就是看小品,我比较幸运,几乎每天都在看小品,他们自己不觉得好笑,但每次都能把我笑得肚子疼。
2,本以为东北人的形象接近宋小宝,黑黑的,瘦瘦的,但到了东北之后才发现根本不是这样,东北人普遍都很高,高大威猛,而且肤色也比较白,只能说宋小宝是一个特例。
3,不是所有的东北人都能喝酒,有些是滴酒不沾,有些是一杯倒,有些跟我差不多,还有一些是酒神。写在最后
可能是因为网络的关系,很多人对东北都存在一种偏差的理解,总觉得东北有很多街溜子,都是不安分的,一句"你瞅啥"就能干起来,其实这都是错误的认识,这里也都是安安生生过日子的人。
在东北生活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我真正感受到了东北人的实在与坦诚,他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喜欢放在明面上,直来直去,从来不拐弯抹角,遇到事情的时候也真的愿意帮助你,我为自己有几个东北好朋友而感到开心……
南方人在东北的感受。我在一次春节去了哈尔滨,感受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色,在兆林公园欣赏了美轮美焕的冰雕艺术。阳台上摆放着啤酒,冻梨,饺子和猪羊肉。坐在温暖如春的房间大杯喝酒,大口吃肉,洋溢东北人的豪气,真佩服他们的海量。有人说东北冷,零下二三十度,滴水成冰,这不假,但我却感到没南方冷。为什么?因为北方空气干燥,外出都捂的严实,进到室内有暖气可只穿衬衣,而南方空气湿润,被服潮乎乎,又没暖气,进到被窝冷的缩成一团。呆了十余天,处处感到东北人大方豪爽,热情洋溢。家里待客尽其所有,大盘上菜,大杯倒酒,连去饭店,也是份量十足,堆的冒尖,虽然比不上南方菜的精致,但那份量真让我瞠目结舌。东北虽然只去了一次,可在脑海里刻下深刻影响,魂牵梦萦,有机会再去东北,领略雪乡风光,也祝愿东北重振雄风,经济发展,人民幸福!
我是福建福州人,我嫁了一个吉林白山人,来东北定居一年半,并且我把福建的父母也接来东北住了半年有余。
我以前连福建省都没有出去过,要不是因为大学暑假在福州实习的时候碰到一个东北人——我老公。我可能这辈子都不太可能跑到这么遥远的地方——吉林白山(距离福建福州2700多公里)。
我第一次来东北的时候,大约是在9年前的一个冬天。下面来谈一谈我来东北后的认知与感受:东北的环卫工人冬天真辛苦 。
我在福州市区生活20多年,一年四季都不会下雪,就连霜冻都很少见。福州的环卫工人都是拿着大扫帚扫落叶的。我来东北才知道:原来东北的环卫工最辛苦的不是扫落叶,而是冬天拿着铁锹铲下水道口的冰。
原来东北下雪并不冷。
来东北我才第一次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天上缓缓飘下雪花有多美。我透过大玻璃窗向外看,雪花随风飞舞,有的碰到窗台,悄悄地就化了。我就这样静静地看了半个小时。我男朋友(现老公)还笑我:"雪花有什么好看的?一会儿带你出去堆雪人 。你别看它下雪,现在一点也不冷,雪化了才冷。"既然他这样形容,我立马打开窗户,大胆的探出手指接了一点雪花在指尖化开,感觉冰冰凉凉的,十分有趣。
不是所有的雪都能堆雪人 。
等我男友(现老公)忙完手里的活儿,就真的带我出去堆雪人了,可是那天的雪是沙沙的,怎么也捏不成团,后来他就拿了一个洒水壶出来,把雪浇化一些,才勉强团成了一个大球。我后来才知道,雪要有点化有点粘度,才比较好堆成大雪人。
东北的烤串特别好吃,点一顿份量还特别大。
以前在福州上学的时候,我就喜欢吃点烤串、铁板烧,我最喜欢的还是铁板鱿鱼和铁板田鸡,我都是一串一串点的。来东北发现,东北烤串店真的特别多。每当夜幕降临,烤串店就开始忙活起来了,人们都是5份10份的点,生意相当火爆。
今年我带着我爸也来品尝了一番,我老公就在旁边侯着,我每点一样,他就在后面加个数字,防止我点太少而尴尬。吃了这么多次,我觉着干豆腐卷香菜,烤羊肉,烤茧蛹,味道都相当好。我发现东北人都喜欢吃着烧烤,再配点啤酒,好朋友聚一起唠唠嗑。
东北人热心肠。
9年前,我老公还在自主创业,我来东北不久,他就把买菜的重任就交给了我。我个子小,南方人来东北,踩着冰雪走路不习惯,一不小心就容易滑一跤,走起路来,摊着两只手,小心的像一个小企鹅。有时候买菜买的比较多,就有热心阿姨帮忙我一个袋套一个袋,告诉这样就好提了。我还是个路痴,经常找不到方向,随便问个东北人都能帮我指路,我要再不会走,他就给我带过去。认识我的东北人经常说我实在,我觉着他们也挺实在。东北的黑土地,土是真的肥。
记得第一次来东北的时候,我突发奇想要在室内种菜,弄了个大盆,还上网买了营养土。我男友(现老公)就吐槽说:"你竟然上网买土?东北都是黑土,都是腐殖质土,就够肥的,一会儿我给你出去挖一盆。"当时真的不知道,东北的土真的是黑色的,松松软软,还锁水。再后来我们在家里又种了很多盆栽果树,都是去山上刨一点土回来,再不花那个冤枉钱了!
东北人说话自带幽默,认为自己说的普通话很标准。
以前没来东北之前,只能在小品中注意到东北人,东北人呈现出来的,让全国人都注意到,有那么一群人,说话自带幽默,吵架都能笑翻一堆人。
但是东北人说的东北话,有的南方地区的人,不一定听得懂。大部分东北人都觉着自己说的普通话是标准的普通话,但是我到东北,就经常没听懂,特别是老一辈人说话。我和我的东北老公研究过这个问题,南方人说话是有些音分不清,东北人说话是吃字。所以导致,南方人听不懂北方人说话,北方人也经常听不懂南方人说话。更别提各自说各自方言的时候了,简直鸡同鸭讲。
想起来一个笑话:一个南方同学去北方坐公交车,当时的公交车还有售票员,售票员问:"你去哪个站?"南方同学回答:"XX",售票员:"哪个站?"南方同学又回答:"XX",售票员急了,说道:"请说普通话!"南方同学也着急了,说道:"我就是说的普通话呀!"售票员:"……"
不过东北话真是自带魔性,还带传染性。我和东北老公在一起10年了,我一福建人说话都变东北味了,还改不过来!别人都怀疑我是东北人,假装福建人。[捂脸]
其实,来东北发现新奇不一样的还有很多。比如说:在南方,衣服晾外面太阳暴晒才能干,东北都是室内阳台,室内就能阴干。面包在南方没吃完放着会潮湿发霉,在北方会干透变硬。
虽然南北差异很大,但是整体来说,在东北生活还是特别舒适的,四季分明,生活节奏慢,让人感觉特别安逸,这也是我选择定居在这里的原因。
我在东北蹲过4年,说到我对东北的感受,首先是东北的冬天真冷啊 !有些时候觉得随身携带根小木棍并不是句玩笑话,冬天上街能把人冻抽抽了,东北的雪花可比我家乡兰州厚实多了 !其次是东北的老娘们是真虎啊 !东北老娘们打起架来毫不含糊,能动手决不瞎BB,都说东北爷们喜欢"你瞅啥 ?",其实在打架的气势上是不如东北老娘们敞亮的,东北爷们打架喜欢下阴手,就如同很多东北爷们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上喜欢背后下刀子一样 !还有就是在东北城市之间地域歧视非常严重,比如说辽宁的沈阳市和大连市就相互厌恶,大连人认为沈阳人坏,而沈阳人认为大连人奸诈,两个城市人之间经常有口舌之争 相互鄙视 !还有东北话真的是魔性极大,我在东北生活了4年不知不觉中说话就混杂了东北腔,以至于日后开口讲话,别人都认为我是东北那旮瘩的,可我真的是兰州人啊 !在东北经常看到许多老头老太太抹的花里胡哨穿的万紫千红在跳二人转和大秧歌,听不太懂他们在唱什么,围观的人群嘻嘻哈哈的起哄架秧子,问别人唱的是什么内容让众人这么嗨 ?回答唱的是荤口 !
节奏比较慢,认可体制内,大多数人很仗义,其实很多人也没那么直来直去(有包裹在直来直去下的弯弯绕绕),过年很热闹,大多数想法照比沿海城市更保守。
大多数都很好,每个地方总有不一样的,但是瑕不掩瑜,没有想象中那么多的不好,也不是全都是好的
很多东北人对子女辞去体制内工作而从事其他工作表示很不理解,而沿海城市对这种行为的认可度就更高一些,这可能就是东北人的保守。而且东北地区的人对不同的人都是很包容的,这点就不保守
工作原因经常出差,东三省的大连,朝阳,锦州,哈尔滨都常跑,别的城市没去过不乱讲,当地人实在的还是占多数的,见面熟,热心肠,胡乱散德行的也见过,当地人也反感他们,东北人的名声都是让这类人搞坏的。
最近在三亚玩,包括之前在祖国各地接触的东北人,我个人的感觉东北的东北人和长期在外的东北人就是感觉很不一样,也说不出来哪里不同。
离开东北的东北人分2种,1是自愿离开东北,寻求更好的发展。另外一种是在东北生活不下去,被迫离开东北出门赚钱。另外一种整体素质偏低,因为在本地都混不下去。
东北人确实特别能侃,当然说白了也是吹牛,容易把话说得太满,经商普遍重信誉,导致东北人说和做之间有差距,合作时容易出矛盾。
东北人说话直,但是也容易让人觉得以自我为中心,特别和南方人相处,东北人直肠子总是让人恼火,感觉到被冒犯和不尊重,比如总是要说我们东北如何如何,你们这个垃圾,不行,饺子,铁锅炖菜都是他们最好,他们最直爽。
自媒体时代的过度曝光,东北人太爱表现和出名了,从本山大叔开始东北人就活跃于媒体电视,当然好的坏的都有,那是河南人最容易被黑,但黑河南最多的估计也是东北,说话真的挺损的,后来快手,抖音,直播,感觉东北是全民搞,曝光度极高,确实因为太多负面新闻和内容的低俗让人恼火,我看过一些NBA直播,基本是东北人直播,全程都在骂,实在看不下去。
自媒体时代,东北人过度的曝光,全国各地的直播乱象,因为东北人的参与程度很深入这个行业,招人嫉妒也招人烦,被人黑几乎顺理成章了,其实和经济没有半毛钱关系。
我最近在北京,更加感受到了我们东北人的热情和自来熟。走个路,上个厕所,吃个饭都能碰到没事和你唠两句的。还有北京人,经常在大马路上碰到夸我女儿好看的。天津人,一开口我就想笑,每句话我怎么都觉得是在听相声。江苏,口音好好听,女生配上这个口音觉得好温柔,娇滴滴,为了听南京话,还特意重新看了一遍金陵十三钗。
我是南方人,在东北待了整整三年,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冬天室外真冷,屋里居然还穿短袖,吃冰棍,让你有冰火两重天的感觉。
17年,我在老家重庆发展不下去了,就跟着表哥去了东北,他在东北开的火锅店,生意做的有点大,就让我一起去,每月给6000块钱,我思考再三还是去了。
刚去东北的感受
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我清楚记得当时买的火车票,抢不到卧铺了,就买的硬座,要坐44个小时才到。
我坐在火车上,看着窗外的风景,边憧憬着东北是什么样?一路向北,就看到了皑皑白雪,说实话,这是我第二次看到雪,南方几乎不下雪,所以难得见,经过一路的颠簸,总算到了。
我到现在都记得,我穿着一条单薄的休闲裤,脚刚脚踏下火车,瞬间就有股赤冷的感觉,把我冻得直哆嗦,以前不知道东北的冷,还很向往这边能看到雪,当我真正来了,才总算体会到这个冷是多么厉害。
下了火车,已经是晚上10点了,表哥就开车来接我,把我接到他饭店去,喊了几个老乡,就随便吃了一点火锅,说第二天再带我出去吃好吃的。
吃完火锅,我人有点累了,简单洗漱下,表哥就把我安排在他家睡,我也没多想,倒在床上就睡了,半夜把我热的受不了,就醒了,才发现我睡的是一个炕,床上面还有温度,这还是我头回见这样的床。东北的饮食
1、东北人喜欢吃炖菜,不管做什么菜都会放酱和酱油。第二天早上起来,表哥就让后厨做了一些东北特色菜,说实话我还挺期待的,因为以前没吃过。等了一会儿,菜终于上来了,一钵土豆炖茄子,一个蘸酱菜,一个五花肉炖酸菜,还有一个血肠,我这人对饮食有点挑,刚开始吃几口真心不习惯,除了土豆茄子能吃,其他三样根本吃不下,但也没办法,不吃就要饿肚子,硬着头皮吃了点。
2、在东北流行这样一句话,大金链子小手表,一天三顿小烧烤,可见东北人对烧烤有多爱。东北的烧烤店,万物皆可烤,烤鸡胗、烤鸡头、烤蚕蛹、烤牛羊肉串、烤大虾等,而且还保留食物的原汁原味,没有过多的调料,吃着不辣,但很香,和南方的烧烤别具一格。
3、在东北,最具有特色的就是烤毛蛋,相信很多人都没听过,也没吃过,我也一样。到了夏天,东北的街上到处都有摆地摊,而毛蛋就是其中的一道风景线。
表哥第一次带我去的时候,是在一个地摊上,摊子不大,就卖一个菜,烤毛蛋,光看外表就比较让人反感,一层绒毛覆盖在鸡蛋上面,一般人还真下不了口,心里膈应。但在表哥的怂恿下,我还是闭着眼尝了一下,吃到嘴里居然很香,味道还能接受,最后就停不下来了,连吃三个。
4、东北杀猪菜,在东北基本每个饭店都有,我第一次吃,有点吃不惯里面的酸菜,有点臭,还有血肠,不过东北人特别爱吃。
到了过年,家家户户就会杀猪,杀猪的时候就会做一大锅杀猪菜,请亲戚朋友来一起吃。
5、在东北我最爱吃的就是铁锅炖,第一次吃的时候,就觉得挺稀奇的,每张桌子就有一个锅,下面有一个灶,里面烧着柴火,服务员会把你选好的鸡鹅伴上调料,就倒在锅里面,用柴火慢慢炖,大概要炖半个小时,就可以吃,开锅那瞬间,别提有多香,冬天的时候,一桌人围着吃,可热乎了。
6、东北炒菜店必有的几个菜就是锅包肉、地三鲜、尖椒干豆腐、溜肉段、木须炒肉。外地人刚去可能吃不惯,时间久了,就觉得还行。东北人爱喝酒
在东北,不管男人还是女人,都爱喝酒,而且喝起酒来特别厉害。
记得我刚到东北的时候,表哥请了几个生意场上的哥们,大家聚在一起喝酒,我算是喝酒厉害的,结果跟他们一比,就是小巫见大巫。我喝啤酒最高记录是10瓶,而东北人喝酒太豪迈了,直接把几瓶啤酒倒在盆子里,端着盆子就干了,不带停一下的。
你以为女人就好欺负了吗?那你就错了,女人喝酒同样厉害,没有十几瓶一般都喝不醉,反正我是怕了。
东北人还喜欢劝酒,边喝边磨叽,你不喝就好像是不给他面子,所以跟东北人喝酒,你越豪爽,他就越喜欢,觉得你耿直。东北的澡堂子
第一次去东北,最让我接受不了的就是澡堂子,因为在南方,家家户户都是在家里洗澡,根本不会在外面洗,街上也没有澡堂子。
记得我刚去的时候,表哥就说带我去泡澡,我还一脸好奇,以为跟南方那种SPA一样,结果到了以后,进了大厅,就有人给你拿拖鞋过来,然后给你一张毛巾,一身衣服,一个手环,我还纳闷这是干嘛的。
去了里面,表哥让我把衣服脱了,放在柜子里面,然后就进了澡堂,瞬间一股热气袭来,看到眼前白花花的一片,把我尴尬的掉头就跑了。表哥跟着跑出来,我说我不好意思,这么多人放不开,表哥哈哈大笑,说这有什么,你有的他们都有,别人不会看的,放心吧。
我实在没办法,还是硬着头皮进去洗了,简单洗了几分钟,我就准备出去。结果表哥又拉我一起去搓澡,说我从来没搓过,身上肯定脏,还说搓澡特别享受,我听了就尝试了一下,原来东北的搓澡还有这么多口味,有牛奶搓、黄瓜搓,红酒等,我看了下价格,就选择一个最便宜的,然后躺在上面,搓澡工手上带着一个搓澡巾,在你身上搓来搓去,疼的要命,感觉都快掉一层皮。
没过多久,就搓完了,身上到处都是那种泥条,看着就恶心,原来身上这么脏,以前还不知道,后面时间久了,我就爱上了搓澡。东北的天气
1、一提到东北,很多人的感受就是冷,而且常年下雪,其实东北的冷,是那种法术攻击,室外像个大冰柜,出一趟门得要全身武装,不然冻得你受不了。
回到屋里就特别暖和,屋里有暖气,这是家家户户必备的,所以进屋就会赶紧脱衣服,有些人还会穿短袖,吃冰棍,别提有多惬意。
2、记得有年冬天,我和朋友一起去哈尔滨看冰雕,我上高中时,最喜欢的城市就是哈尔滨,说不出来为什么,到了哈尔滨冰雕,已经是晚上6点了,那冰雕一眼望去,五颜六色的,别提有多美。我们几个在外面就已经很激动了,刚没走几步,就有个老太婆来推销手套和护膝,说不带手套和护膝,进去会受不了,我问多少钱,老太婆说手套15,护膝80,我一听,这么贵,就没买,还和朋友笑着说能有多冷。
结果当我们真正进了冰雪世界后,才发现里面比外面冷多了,起码零下40度左右,刚进去几分钟,还能撑住,还拍了几张照片,结果走了十几分钟,脚就冷的直哆嗦,开始后悔没听老太婆的,在里面待了半个小时左右,我们就受不了了,脚疼的要命,只好出去,白白浪费两百多块钱。
3、东北的夏天挺舒服的,不冷不热,我去三年,连空调都不用吹,一个电风扇就能满足,不过夏季时间比较短,只有三四个月,其他时间不是刮风就是下雪。去东北才知道的事
1、天亮的早,早上四点多,外面就亮了,到下午四点多,天基本都黑了,所以在东北那边,很多单位都是4点30下班,简直不要太幸福。
2、东北冬天的时候,饮料和啤酒不能要常温的,要冰箱里面的,饮料放车里第二天就会成这样的。
3、在东北,梨是冻着吃的,名叫冻梨,黑乎乎的,外地人吃不惯,还有冻草莓,冻柿子等。
4、冬天室外就是一个大冰柜,冰棍和冻豆腐直接放在路边卖,不需要冰箱,吃不完的饺子也可以放在室外储存。
5、东北人最喜欢说的口头禅就是嘎哈、嗯哪、哎呀妈呀、别吱声、你瞅啥、老妹儿。
6、东北人买菜叫囤菜,白菜一袋一袋的买,大葱直接一捆买回去,排骨买一扇,我刚去的菜市场的时候,说要半斤肉,老板都不卖,说懒得割,至少一斤起卖。
7、冬天的时候,千万不要用舌头去舔铁门,别问为什么,因为它是甜的,不信你就去试试,甜到你后悔去舔。
8、东北菜量都很足,去外面吃饭,两个人最多两个菜就足够了,不信你可以多点一些,撑到你走不动路。
9、东北人很热情,见人就自来熟,很好相处,说话也很幽默,听着像在说小品一样。
10、东北人并不是吃馒头长大的,而是大米,东北的大米和饺子很好吃,我一顿光吃大米,不要菜都行,吃着很香。
写在最后:东北有很多不一样的文化,没有一一列举,在东北的这三年时间里,从原来的不习惯,到现在的热爱,喜欢这里的风土人情,还有他们豪爽的性格,当然也有不好的地方,毕竟人无完人。
匆匆忙忙地去了趟黑吉辽,留下的印象不多,对人的感受就更少,只说说印象里最深的部分。
辽宁沈阳
到了辽宁省会沈阳,感受最深的就是这个城市有些挤,到处盖楼,似乎只要有点儿地方就要盖楼,很杂乱拥挤不堪的感觉。还有个发现,沈阳街道两边店铺门脸儿,与道路都有好几层台阶子隔着,明显感觉对上了年纪的老人不友好,只考虑年轻人。转了沈阳故宫,跟北京故宫没法比,顶多算是个皇家大宅院,很简陋。
吉林长春
到了吉林省会长春,就想找个停车的地儿,转了将近一个小时,也没找到一个可以停下来的地方,后来发现医院,直接开了进去,这才算有了驻脚的地方,可天色已经很晚了。医院前是广场,一大波儿年轻人在跳秧歌舞,站着看了半天。别的地方都是老年人才扭秧歌,没想到在吉林长春,年轻人这么早就过上老年生活。第二天一大早就匆匆离开了,对吉林几乎没有什么感受,好像没去一样。
黑龙江哈尔滨
哈尔滨,一个建筑物十分厚重的城市,好像都是花岗岩码起的楼房,街道宽阔。还去了太阳岛,也就是个森林公园。又去了绥芬河口岸,看了一眼国门。俄罗斯的国门很简朴,中国的国门倒是挺壮阔。还有黑龙江省的高速公路很长,车很少,限速多,老怕超速。
最深的印象就是黑龙江的森林。路两侧到处都是黑漆漆的森林树木,很幽深。
走了一大圈黑吉辽,回来后的感觉就是去过了东北。
一圈下来,没有碰上什么难缠的人。东北人不像传说中的那么厉害,很友善的。
我是西安人,18年到19年在辽宁工作了一年,跑遍了辽宁省的每个市,认识了许多朋友,相处的很愉快,喜欢辽宁,希望还有机会回到辽宁工作。
认识一对东北人夫妻,感觉真是毁三观啊,有一次去棋牌室找一个邻居,牌桌上正好有个东北女人,说是以后有事让我开车送她,于是就加了微信,没想到还没到家呢就收到她的信息,说是让我买一双800多块的耐克运动鞋送给她,感觉莫名其妙,回了她一句"我们什么关系?送你鞋?"她回答"没关系就不能送礼物了吗?"反问她"那么你怎么不送礼物给我呢?"后来才搞明白,她是在上海的"发廊"上班的,老是因为向客人多要 而发生矛盾,这时她老公就喊打喊杀的吓唬人,她干什么她老公都知道,真不明白她老公是怎么想的,可能绿帽子冬暖夏凉戴着挺舒服吧。她还老是说我们上海人"小气"可从没见她大方过,有人向她要一个20块 的红包,不但被她拒绝,还截频发在朋友圈里,分明就是在羞辱对方!上海市杨浦区的 ,有空调、网线、厕所、浴室,一个月1500的房租还嫌贵,我邻居看她一个女孩子不容易,就让她拖欠了一个月房租,最后被她拖成了三个月房租,然后不声不响的回东北了。在上海分期付款买了一只手表,刚回东北时看她老是在微信朋友圈秀恩爱,上面全都是对她老公"我爱你(ღ ‿ ღ)"可是当她老公没 给她付欠款的时候,马上就和她老公分手,和前面的"我爱你(ღ ‿ ღ)"还不到一个星期。
我是山东人,去过几次东北,曾经从沈阳租车自驾长白山,也曾经去过大连、长春和哈尔滨。虽然去的次数不算多,但也对东北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说一下我去东北之后才知道的一些事情。
一、去了东北才知道,东北的发展真的需要加油了。
东北三省的三个省会我都去过,都建设得挺好的。我也去过吉林白山、通化这些地级市,说实话,这些地级市的建设真的有点落后了。作为共和国的长子,东北的发展真的需要加油了。
二、去了东北才知道,东北的生态环境真好。
东北的生态环境是真的好,可以说是环境优美、生态良好。驾车沿着公路一路行驶,周边到处是都绿水青山,还有那么多成片成片的大森林;如果不是因为冬天太寒冷,真的是非常适合居住。
三、去了东北才知道,东北的野生动物是真的多。
东北的森林多,随之而来的就是野生动物也非常的多;驾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会经常看到很多小动物的尸体,应该是夜间躲避不及急速行驶的车辆,被压死的。
四、去了东北才知道,东北的高速公路限速挺厉害的。
不知道是因为东北的高速公路因为冬天容易结冰还是怎么着,东北的很多高速公路限速挺厉害的,有很多路段限速都是70,关键这是我夏天去的时候看到的限速,不知道冬天会不会速度更低。
五、去了东北才知道,东北的冬天才是真正的冬天。
记得小时候家里的雪会下得特别大,现在随着气候变暖,我们这里雪下得明显少多了,雪量也不大。到了东北,一下子找到了小时候的感觉,东北的冬天才是真正的冬天,下雪之后,到处都是银妆素裹,远处的山看上去和水墨画一样。
六 、去了东北才知道,东北的冬天其实很好过。
到了冬天,东北的室外非常冷,但室内温暖如春,有时甚至温暖如夏。东北室内的暖气都非常好,而且窗户玻璃也是双层玻璃,所以室内温暖一般都在20度以上,东北的冬天其实很好过。
七、去了东北才知道,东北不是家家都有炕。
山东很多地方也有炕,但提到炕,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东北。但其实东北不是家家都有炕的,城市里的人们家里是没有炕的,只有农村的人们家里才有炕。
八、去了东北才知道,冬天户外的铁舔上去是甜的,但千万不要舔。
东北的冬天非常寒冷,在低温状态下,经过铁的催化,唾液淀粉酶会把你舌头上的残留淀粉水解,变成葡萄糖,所以东北户外的铁舔上去是甜的;但由于铁的导热性太强,会把你舌头的温度立刻给带走,你的舌头就会被冰在铁上。所以,东北户外的铁千万不要舔。
九、去了东北才知道,朝鲜离我们原来是那么的近。
朝鲜和我国就隔着一条鸭绿江。我是从白山先到临江市,然后去的长白县;沿着临江公路走,可以清楚地看到对面朝鲜人的生活;如果用望远镜看,能看到朝鲜的很多住户家里窗户上好像都没有装玻璃似的。
十、去了东北才知道,鸭绿江原来就是一条小河。
鸭绿江挺长的,有接近800公里,但在白山那边真的不宽,看上去和一条小河似的,感觉很容易就能游到对岸。站在江边,能看到很多朝鲜人在对面淘金。
十一、去了东北才知道,东北的主食原来是大米。
我一直以为东北和山东一样,主食是面食;到了东北才知道,东北的主食原来是大米。东北其实盛产大米,东北三个省都种,而且东北大米挺有名的,非常好吃,其中最有名的肯定是五常大米了。
十二、去了东北才知道,东北人喝酒真的挺猛的。
因为东北天气寒冷,而喝酒可以御寒,所以东北人喝酒挺猛的。东北人喝酒非常豪爽,经常会一口干,所以喝酒的时候最好不要跟着东北人的节奏喝,除非你的酒量特别大,要不然有可能会醉得很惨。
十三、去了东北才知道,东北人真的是热情好客。
东北人非常热情好客,如果到东北人家里做客,东北人会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珍藏已久的好酒,然后做上满满的一桌子好菜,而且会一直陪着你喝酒,直到把你招待好为止。
十四、去了东北才知道,东北的饭店吃饭挺实惠的。
在东北的饭店吃饭挺实惠的,价格便宜,菜量还大。东北人做菜的特点是能用盆装的绝不用盘子、能用盘子装的绝不用碗。
十五、去了东北才知道,东北的地名起得太随意了。
东北的地名起得真的挺随意的,从白山到长白县的路上,我们经过了一道沟、二道沟、三道沟……,一直到十五道沟,十五道沟就是著名的望天鹅景区。不得不说,这些名字倒是有个好处 :好记。
十六、去了东北才知道,大连话和烟台话真的挺像的。
大连话和东北其他地方的口音不大一样,倒是和山东的烟台话非常非常像。大连和烟台隔海相望,不知道以前是不是就是一家人;但如果以后真的建成了海底隧道,那真的就成一家人了。
十七、去了东北才知道,二人转不是人人都会唱的。
东北二人转是东北的地方戏,由于二人转太有名了,给我们的错觉就是东北人都会唱二人转。其实东北二人转不是人人都会唱的,甚至可以说多数东北人都不会唱二人转。二人转和京剧等曲艺形式一样,也是需要长时间地训练才会唱的。
十八、去了东北才知道,东北的女同胞挺彪悍的。
东北的女同胞发起火来挺猛的。在东北吃饭的时候,旁边有两桌因为事情吵起来了,其中一桌是两个男的,另外一桌是一男一女;那两个男的上去动手打那个男的,那个女的在旁边一直拉架,让那两个男的不要打了,但没有用;后来那个女的急了,拿起一个空啤酒瓶往地上一砸,然后拿着手里的碎啤酒瓶对着两个男的说你们再打一下试试,两个男的一看这架势,灰溜溜地走了。不得不说东北女同胞真霸气,佩服。
十九、去了东北才知道,东北的老爷们在家里是二把手。
在长白县住宿的时候,由于是旅游旺季,宾馆很难找。我们住宿的宾馆住的也挺满的,但有一些预留的房间;有个东北的游客没找到住宿的地方,就去和宾馆的男老板称兄道弟地攀谈了一会,然后男老板去和女老板说把预留的房间给那个游客一间吧,然后女老板把男老板那一顿骂啊,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关键是男老板的母亲也跟着女老板一起骂。
二十、去了东北才知道,东北、山东真的是一家。
还是在长白县,吃晚饭之后我们去街上买东西,和那些卖东西的闲聊,大多数人祖籍都是山东的。看来东北人真的很多祖籍都是山东的,都是当年闯关东过去的,东北、山东真的是一家。
以上是我个人对东北的一些了解,如有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轻拍砖。
林语堂循着季节去生活,人生确像一首诗诗样的人生(节选)我以为从生物学的观点看起来,人生几乎是像一首诗。它有韵律和拍子,也有生长和腐蚀的内在循环。它开始是天真朴实的童年时期,嗣后便是粗拙的青春时期,企图去适应成熟的社会
开航啦!快来体验春日暖阳下北京游船吧春来也无信春去也无踪想要抓住北京飞马似溜过的春光千万别错过波光荡漾北京各大水面迎来开航季来北海荡起双桨到大运河水上观光去亮马河赏二十四桥十八景这个春天北京游船安排起来吧来北海看湖光
花开中国春意盎然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春暖花开的时节,神州大地鲜花绽放生机勃勃,人们亲近自然,尽享春日美景。百花盛开,春意浓浓。在海南儋州,缤纷的花海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紫色的醉蝶花金黄
星河之中,如梦如幻!北京夜游新选择来了来源央视财经春意盎然,大家纷纷走到户外。北京市东三环附近的亮马河,是北京市朝阳区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在昨天(18日),亮马河游船全新启航。航线有什么特点,又会给沿岸带来哪些变
探寻大国创新源动力丨洪涛怀柔做好北京双中心的载体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编者按近两年来,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西安陆续获批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科学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平台,是国家科技竞争的重要力量而科技创新
1959年,沈阳到北京12次列车突然消失,再找到时车上多出300多人1959年,一辆特快列车,在暴风雨夜突然神秘消失,车上600多名乘客下落不明。再次出现时,不仅所有人安然无恙,竟还又多出300多人来。在列车消失的这段时间里,究竟经历了什么?多出来
春日出游,别让不文明煞了美景京司观澜草长莺飞春意盎然为寻春踏青游客们纷纷走进公园景区感受春的气息欣赏春的色彩观澜君提醒您春日出游与文明相伴别让这些不文明行为煞了美景国家植物园内,山桃花溪烂漫时肆意攀爬毁损文物
以马克思劳动理论为始基,探寻数字劳动的劳动根基是什么?在新的科学技术和新的运行方式不断运行的局势下,劳动的某些方面已成为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来源。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不断加持下,数字劳动呈现出时代特色被西方自由资本主义学者不断放大。在
台媒日月潭蓄水率创新低,九蛙叠像九蛙全露出来了中时新闻网等台媒消息称,台湾南投县日月潭因近期配合下游农业灌溉用水,水位直落,大降超过7米,蓄水率仅为54。6创今年新低。受此影响,日月潭知名景点被游客视为潭区水情指标的九蛙叠像,
走进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博物馆了解黄河文化央广网郑州3月19日消息(记者彭华)说到黄河,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华夏文化的发源地。位于郑州西北的郑州黄河文化公园,以壮美的大河风光,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这里是黄河地上悬河的起点,
南京长江花朝节开幕,快来幕燕滨江樱花带赏樱吧扬子晚报网3月19日讯(记者徐昇)三月的南京,百花盛放,正值樱花最佳观赏期。3月19日,第二届长江花朝节在南京幕燕滨江风貌区举行。幕燕滨江樱花带还获得了世界规模最大的滨江樱花观赏带
大连一对年逾古稀的老夫妻,住在农村,没有儿子,咋养老?现在很多农村都有养老院,没人养老只有去养老院了。如果有女儿,就是女儿养老要是无儿也无女,那就找所在地政府,申请办理五保户,政府给他们养老!他们俩是否有女儿,如果连女儿也没有,那就在
企业未开发票的收入该如何做账和报税?企业存在未开票收入,这种情况客观存在。常见需要确认未开票收入的企业有餐饮行业,零售行业(超市)等等,这些行业,税务局会要求开具一定金额的未开票收入,有些餐饮行业属于小规模纳税人,申
退休老人应该对退休金的福利抱着什么样的态度呢?我是20O0年退休的老人,退休时工资才800元,退休之后的20余年,我没上过一节课,月月都发退休金,退休金,不断涨,如今己经涨二圳4500多,甚至还有多多少少的补贴,我觉着活在我们
我国有近七百万失信人,不过是负债人群的冰山一角,你负债了吗?这是最新的数据根据执行信息公开网数据,截止到2022年4月28日,公布中的失信被执行人共7338186个。733万,这个数据已相当恐怖。不过,失信被执行人数量并不等于负债人数量。失
江西各县城的房价还会上涨吗?全省10个县级市,70个县。1,房子会不会跌,买回来会不会贬值?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关心,小编想说,这个问题若是刚需房子,可以忽略了。大家回想5年前,二三线城市的房子涨了几年都没涨起来
哈尔滨发展的巅峰时期有多辉煌?哈尔滨辉煌之时,地位犹如今日的武汉成都。哈尔滨曾是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GDP曾跻身十强。经济总量在整个80年代都高于南京苏州杭州等如今的经济强市。哈尔滨当年无论企业还是高校
一代暗杀王斧头帮主王亚樵,,为何死在兄弟老婆手上?王亚樵,最大的特点是行侠仗义,惩恶扬善。毛主席对王亚樵的评价是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节欠检点,大事不糊涂。1889年,王亚樵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磨店乡。今天家乡人民(包括我)都
江西人有什么优点?本人之前在广东呆过约十年,广东的江西人很多,因而认识了一些江西的朋友,今天来说说对他们的印象。古代有江西填湖广之说,是说江西人口向湖北湖南迁徙的移民运动。因而,江西人和邻居湖北湖南
5月份养老金提前发放,没收到的退休人员,怎么办?我们贵州5月份退休金4月份就提前发放了,但发放時清楚的写了5月份。收到后我奇怪以为是社保局发错了,结果打电话给社保局,社保局答复,由于5月份社保工资要全面升级,所以4月份提前发了5
单位组织的体检改成中医把脉调理怎么样?单位组织体检,是单位给员工包括干部职工的福利,要不要体检和体检频次由员工个人决定,体检项目根据具体年龄层次和工作性质提前和体检医院拟定。但都用把脉体检,有点奇葩,却很容易实现你糊弄
售楼处卖房子的常见套路有哪些?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个人从事房地产销售工作多年,对于售楼处的套路来说,我应该是比较有发言权的了。首先我申明一点,对于套路这个词,我个人不是很喜欢,因为大家是从购房者的角度出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