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网坛传奇"李娜在这一年的法网比赛中首轮即淘汰。 赛后,有记者问她是否要对中国球迷说些什么。 李娜怒怼:"我需要对他们说什么吗?要三叩九拜吗……" 众所周知,李娜球技很高,脾气却火爆、任性。 她曾在赛场上大骂教练,还因为一个男人,在事业巅峰时选择退役。 如今,42岁的她再次出现在大众面前,却像换了一个人。 这些年她经历了什么?退役后的她选择了怎样的生活呢? 李娜这个名字,太普通了。 但这个普通的名字却曾享誉世界网坛,成为一代网球传奇。 15年网球生涯,李娜参加了上千场比赛,拿到的奖牌连她自己都数不过来。 这个亚洲首个网球大满贯冠军,可不是一夜成名。 6岁时,当同龄的小朋友还在幼儿园和泥玩沙,李娜已经开始在训练馆里奔跑。 她出生在武汉的一个体育世家,爷爷、爸爸都是体育工作者。 李娜的爸爸曾经是羽毛球运动员,或许是遗传,她的体育天赋早早就展露出来。 在爸爸的亲自指导下,李娜从小就开始学习打羽毛球。 为了让她更系统地学习,虽然爸爸不舍得,但还是把她送进了业余体校,接受专业的训练。 没过多久,教练就发现李娜的臂力惊人,那个时候,网球刚刚传进国内,就推荐李娜去学习网球。 体育运动本就是一件辛苦的事,更何况还是这样小的孩子。 李娜继承了爸爸的韧劲,再加上对体育的热爱,9岁时,李娜靠着过硬的专业水平,被选入湖北省网球队。 从此,李娜的体育生涯一路开挂、势不可挡。 在省队的专业训练下,李娜的网球水平突飞猛进,驰骋于各大赛场的她,屡屡斩获奖牌。 虽然初有成绩,但这个时候的李娜,还未决定是否要在网球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是一场家庭变故,让她下定了决心。 1996年,14岁的李娜参加完一场比赛后,回到了家乡武汉。 在火车站,本想第一时间和爸爸分享比赛的喜悦,却是叔叔来接她。 一路上叔叔面色沉重,一句话都不说。 来到家门口,那一排排祭奠的花圈,让李娜呆住了,手中的行李缓缓滑落,她却没有任何知觉。 在看到挽联上父亲的名字时,李娜嚎啕大哭。 比赛出发时,已经病重的父亲,怕李娜分心,硬撑着把她送上了火车。 没想到这一别,竟成了父女俩人生中的最后一面。 父亲去世后,李娜的母亲伤心欲绝、卧床不起。 小小的李娜,第一次感到身上有了家的担子,她要帮爸爸撑起这个家,好好照顾妈妈。 为了给爸爸治病,家里借了不少外债,让本就不富裕的家更是雪上加霜。 "我要赚钱还债!" 为了还债,李娜比以前更忙了,她不是在训练场,就是在各大比赛现场。 她要夺冠,拿到奖金给家里还债。 如果说,之前的网球训练,是爸爸培养李娜的一种特长。 如今的状况,李娜更愿意把网球变成养活自己和妈妈的一种技能。 训练场上,她更加刻苦卖力,就连教练都会说:"李娜不要那么拼命,要一点一点来。" 李娜说,这是她唯一可以告慰父亲的方式。 在训练中她愈发拼命,球技愈发精进,成为职业网球运动员,成了李娜心中追逐的目标。 1997年,李娜收拾好心情,在队里的安排下前往美国接受更加严格的训练。 这次训练,为李娜进入国家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年后,李娜凭借在各大赛事取得的优异成绩,进入国家队,成为一名职业网球选手。 在这里,离她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就在她进入国家队的这一年,她出征世界级网球联赛,屡屡折冠,开始崭露头角。 直到2002年,这个年青有为的中国网球选手,在几十场国际比赛排名中,一直名列前茅。 刚刚20岁的李娜,已经在世界网坛享有盛誉。 有体育专家预测,按照这样的发展势头,李娜进入全球排名第一,指日可待。 谁也没有想到,前途无量的李娜,竟然在这年,毫无征兆地选择了退役。 退役的原因竟是因为一个男人。 在李娜追求梦想的道路上,除了父亲,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男人。 他是李娜昔日的队友,如今的爱人,姜山。 两人在省队时,情窦初开的李娜就喜欢上了有安全感的姜山。 泼辣的性格,让李娜主动发起"进攻",经常去男队找姜山一起训练、逛街、吃饭。 姜山也慢慢喜欢上这个外表坚硬、内心柔软的武汉姑娘。 李娜失去父亲的那段时间,姜山一直陪着她、安慰她,两人的感悟急剧升温,很快发展成恋 人。 工作上,姜山也无条件地支持她,在得知李娜没有合适混打搭档时,他主动向队里要求和李 娜一起参加比赛。 就这样,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上,姜山都成了李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一次比赛中,为了保证比赛结果,队里思考再三,拆散了这对"神仙"组合,给他们各自安排了不同的搭档。 这样的安排,瞬间点燃了李娜的爆脾气,她直接选择了退赛,表达自己的不满,完全不考虑后果。 没有了爱人的陪伴,接下来的日子,李娜的情绪出现很大波动。 她看不到打进世界前10的希望,厌倦了无休无止的比赛,渐渐对网球失去了兴趣。 她甚至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精神状况急剧下降,根本无法进行训练,一听到比赛就会有激烈的应激反应。 爱人姜山和李娜的妈妈得知情况后,心疼不已,大家商量再三后,姜山和李娜决定一同退役。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两人一起走进大学校园,开始文化知识的学习。 这里没有训练上的辛苦奔波,更没有了赛场上的紧张厮杀,在爱人的陪伴下,李娜的状况一天天好起来。 就在两人以为,这样幸福的日子会一直延续下去时,一个人的到来,打破了姜山和李娜安静的生活。 大三这年,有一个人专程找到两人。 这个人叫孙晋芳,是当时中国网球管理部门的领导。 改革中的中国网球事业,急需一批优秀的选手,推动中国网球在世界占领一席一地,孙晋芳找到了李娜。 三个小时的长谈后,李娜决定重新返回赛场,为国争光。 三年的时间,国际网坛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李娜已经没有了世界排名,更不知谁现在是网球界最厉害的选手。 经过短暂的急训,李娜又一次站上国际联赛的舞台。 李娜紧张到手中冒汗,心中一点底都没有,陪她一起在现场的姜山轻声安慰她: "别紧张,不要管结果,全力以赴就好。" 这次比赛下来,李娜越打越稳定,竟然进入了前4强。 这次赛事,给李娜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在日后的比赛中,屡屡获胜,世界排名大幅度提升。 从2004年复出,到2011年成为亚洲第一个拿到大满贯的网球运动员,李娜整整花了8年时间。 三年后,当她夺得第二个大满贯时,李娜的排名已经是全球第2,运动生涯中,她各项奖金加起来已超1亿。 李娜的名字也被更多的人知道,在国际网坛上的名气越来越大。 这时,网上却掀起一股对李娜的讨伐。 李娜曾在比赛中,厉声呵斥现场的观众们,还对兼任教练的丈夫破口大骂。 这些事情在网上发酵,有人甚至扒出了,她和姜山结婚十几年,从来没有去过婆婆家,依然称呼姜山父母为伯父、伯母的事情。 说她难相处、脾气大、不知感恩,一时间,李娜的形象口碑直线下降。 又是一段难熬的日子,幸好姜山理解她的所作所为,始终站在她身后支持着她。 2014年,思虑再三,李娜将自己的网球生涯按下暂停键。 退役发布会上,她感谢所有爱着她的教练、亲人和朋友,在镜头前无法控制得泪流满面。 告别总是残忍的,但告别后的重新启航,依然会是一番美丽的风景。 离场赛场的李娜,并没有停下热爱网球的脚步。 她担任各大网球赛事的形象大使,依然活跃在推动全球网球事业的舞台上。 在丈夫的支持下,她创办了一家网球学校,为许多有网球梦想的孩子们建起一座殿堂。 退役后,她利用自己的个人价值,频频出席各大商业活动,赚得盆满钵满。 如今的李娜,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在丈夫和孩子的陪伴下,多了温柔和可亲。 最近,李娜出现在某杂志的封面。 瘦了50斤的她,加上微卷的头发、时尚的装扮、白嫩的皮肤,真是美极了。 换了战场的她像是换了一个人,洋溢在脸上的那份自信却依然如初。 中国运动员就是有这样的魔力,上场,拼命;下场,稳定。 每一个中国运动员成功的背后,都有着万千常人无法想象的艰难。 支撑他们一直前行的,除了自己的梦想,更多的是为国争光的信念。 我们也会永远记得,他们曾经在赛场上创造的奇迹,带给世人的骄傲。 他们像一座座丰碑,树立在中国体育向前的路上,指引后辈前进的方向。 -END- 作者:苏墨香 编辑:青草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2011年安徽农民因撞脸普京走红,拒绝俄罗斯女富豪求爱,至今未婚 他的事迹被编入朝鲜课本,金日成亲自打听下落,邓小平:一定要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