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按钮,即可收听全文 9月份后,养老金还会上涨吗?部分退休人员将迎来养老金补发? 2005年以来,我国职工养老金已经连续实现了18年连涨,截止今年七月底,今年的养老金调整也已经落下帷幕,退休人员已经领到了上涨补发的养老金,并从八月份开始,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按照上涨后的标准发放,此次调整惠及1.3亿多退休人员,每月到手的养老金增多了。时间来到9月份,最近,有不少关于9月份后,退休人员养老金补发的消息引起退休人员的关注,那么,9月份后,养老金还会上涨吗? 事实上,9月份后,确实有部分退休人员将迎来养老金补发,不过,并非是因为养老金调整而补发,而是养老金计发基数增长后,对今年一月份以来办理退休,养老金按照上一年计发基数计算的退休人员,进行重新核算补发。职工养老金调整每年只有一次,今年已经完成调整工作,下一次调整需要等到明年7月份左右。我们具体来看离我们最近的补发养老金,是怎么回事?哪些退休人员能参与其中,能补发多少养老金?第一,为何9月份后,部分退休人员将迎来养老金补发?哪些退休人员能参与? 9月份后,部分退休人员将迎来养老金重新核算补发的主要是养老金计发基数变动引起的,众所周知,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由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构成,工龄较长且被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的退休人员还有过渡性养老金,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基础养老金=所在地区养老金计发基数(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过渡性养老金=养老金计发基数x社保平均缴费指数x账户前工龄(视同缴费年限)x过渡性养老金计发系数。 计算公式里,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都涉及计发基数,计发基数和地区经济发展、工资和物价水平密切相关,因地而异,因时而异,因此,各地计发基数不同,随着经济的发展,计发基数也会有所变动。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计算是用最新的计发基数,也就是2022年退休的退休人员是用2022年的计发基数,但是每年计发基数公布的时间往往是在下半年9月份左右,所以计发基数公布前,一月份以来办理退休的人员,养老金是按照2021年的计发基数计算的,等到当地2022年的计发基数公布后,就将迎来重新核算,并补发退休月份到计发基数公布时的养老金。 综上所述,重新核算补发的对象主要包括今年一月份以来办理退休,养老金按照前一年计发基数计算的退休人员。 第二,能补发多少养老金? 能补发多少养老金,是因人而异的,主要和三个因素有关,一是退休时间,也就是具体的退休月份,影响着补发的月数,若今年3月退休,11月补发,那么就补发9个月的差额,所以同样条件下,补发月数越多,补发的养老金也相应更多一些;二是计发基数的多少以及涨了多少,计发基数越高、上涨越多,补发也越多;三是个人的工龄、缴费情况等。 我们以2022年计发基数已经公布的黑龙江举例计算,假如黑龙江的一位退休人员,今年一月份退休,工龄为30年,养老保险缴费指数为1,没有过渡性养老金。其基础养老金按照去年的计发基数计算结果为:5120×(1+1)/2×30×1%=1536元,按照今年的计发基数计算结果为:5865×(1+1)/2×30×1%=1759.5元,每月少发了223.5元。如果黑龙江是在10月份重新核算补发,那么该退休人员就会补发223.5×10=2235元。如果有过渡性养老金,补发数额会更多。 第三,补发进程如何?何时补发到账? 由于各地的计发基数标准不同,所以重新核算补发由各地相关部门自行组织实施,各地进程不一。截止目前,据相关地区数据显示,已经有10个以上的地区公布了2022年的计发基数,包括上海、山东、天津、北京、山西、河南、贵州、黑龙江、西藏、新疆等地,计发基数公布后,各地也将根据工作安排着手启动重新核算补发工作,通常每年12月份前会补发到账,有的地区也可能推迟到次年的第一季度。 综上所述,养老金统一调整每年只有一次,9月份后,部分退休人员将迎来养老金补发,主要是因为2022年养老金计发基数公布后,各地将对一月份以来办理退休,且养老金按2021年计发基数计算的退休人员,重新核算补发养老金差额,预计今年年底补发到账,也有部分地区推迟到次年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