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为何不登黄山?张治中在杭州顿悟我不该说不坐滑杆不行啊
五岳之中,黄山胜景颇为瑰丽,无数名人为其流连,可惜却独独少了一代伟人毛主席的踏足,令这美景有了一丝缺憾。
而造成这缺憾的,正是因为张治中将军的一句话,他也因为这句话,后悔不已。
那么,张治中到底说了什么?毛主席为什么不登黄山呢?
一、一根竹杖,一份珍宝
主席酷爱名山大川,"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登高临海,似乎才能匹配的上他挥斥方遒的气魄。
知道主席酷爱登山的张治中将军,便极力向主席推荐他家乡安徽的五岳之一——黄山。
在听过张治中将军的介绍后,主席却问了张将军一个问题:"靠我这双腿,能上去吗?"
张治中将军摇摇头:"黄山陡峭,想要欣赏山顶的胜景,单单用两条腿恐怕行不通。"
主席皱着眉头,又问:"那靠我手里这根手杖呢?"
张治中看了看主席手中的那根简单竹杖,又摇摇头:"恐怕还是不行。"
张治中将军不知道的是,这根在他眼里简单到极致的手杖,却是主席最珍爱的一根。
这根竹杖难道取材自什么名贵的竹子,经过名家匠人巧夺天工的技艺,制作出来的精品吗?
当然不是,这根竹杖是60年代的时候,警卫员在丁家山的老乡家旁找的一根竹子,劈了劈枝杈做成的,当时交到毛主席手上的时候,还是翠绿带着清香哩!
主席一生热爱山水,73岁时还畅游长江,但凡去的地方有名山大川,他都不愿意轻易放过。
主席生前先后40多次到杭州西湖,最爱做的事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就是去爬西湖周围的山。
有一次,他去爬丁家山,但随行人员谁都没有带拐杖,于是警卫员就去附近的农家里,砍了一棵竹子,简单处理了一下,给主席做拐杖。
行至半途,主席还郑重地问道:"这根竹子你们有没有付钱?"
警卫员回答道:"付了,老乡不愿意收钱,但我们还是坚持付了。"
主席听后十分开心,赞扬了警卫员做得十分正确。上山之后,因为这根拐杖用起来十分顺手,毛主席喜爱有加,欣赏风景之余,不忘叮嘱警卫员,这根拐杖不要扔了,他要带回北京去。
后来无论是在中南海散步,还是到全国各地视察,这根竹杖就一直陪伴着他。
这期间,不是没有人送来更精美更贵重的拐杖,但他从来没有留用过,只是带着这根竹杖,遍阅祖国风光。
而这根竹杖,也因为毛主席长年累月的使用,被盘出了包浆,透露着光泽。
1965年,越南总理胡志明访华,此时毛主席正在湖南长沙视察。
胡志明就飞到长沙拜见毛主席,二人相谈甚欢之际,胡志明突然说:"主席这根拐杖看起来简单,但是却透着灵气,不知道我能不能用我手中的拐杖换主席的那根?"
胡志明手里的拐杖,自然不是简单的拐杖,单单从外观上看,胡志明手里的拐杖就比毛主席手中的竹杖精致贵重得多。
主席看了看胡志明手中的拐杖,笑着说:"不换,你的太漂亮了,还是用我的讨饭棍好。"
一番话,不单单化解了一个可能会出现的矛盾,也把毛主席自身以人民为重的品质凸显出来。
用一根竹杖换一根精致的拐杖,尽管是两国领导人的兴致使然,但难免其他人会有些不和谐的声音。
而坚决不换,是毛主席坚持朴素,将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的最真实的体现。
毕竟这根竹杖不单单是一根拐杖,还因为它来自人民,是自己的警卫员从人民群众手里用钱买来的,是旧制度和新革命最大的不同。 二、艰苦朴素贯穿始终
既然西湖旁边那座名不见经传的丁家山主席都登过了,还得了一根爱不释手的竹杖,那黄山应该更加吸引主席才对,可主席却似乎有着百般的顾虑。
张治中将军不解,只当是自己的语言描述不够形象,没有向主席介绍出真正的黄山胜景。
在他的脑海中,那黄山的奇松怪石、温泉云海瑰丽壮美,单单是想一想,他就有些心驰神往,可是自己只是讲有奇松怪石、温泉云海,那奇松奇在哪里,怪石怪在何处,他一时间还真的描述不出来。
一定就是因为如此,才没有真正吸引主席的兴趣。这次的时间不充足,主席是登不了黄山了,等到下次一定要让主席去黄山顶上一览五岳之奇。
回去之后的张治中将军,在工作之余还仔细游览了黄山,好好地思考了如何介绍,才能让主席知道黄山的景色有多美,让主席也提起登山的兴趣来。
机会很快又来了,主席到安徽视察,正路过黄山脚下,张治中将军知道,什么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他又抓住机会,向主席介绍起黄山的美景来。
黄山素以险峻著称,整片峰林有着大大小小七十二座峰,素有"三十六座大峰,三十六座小峰"之称。
黄山景色瑰丽奇幻,奇松怪石、温泉云海、加上冬雪并称黄山"五绝"。
宋代的释言隐曾有诗云:"一天星澹猿啼晓,万壑云生虎啸风。药臼丹垆经世远,轩皇曾此架飞虹。"
莫说主席这样一个热爱名山大川的人,任谁听说如此黄山胜景,能不心驰神往呢?
很显然,主席也心动了。
只是心动之余,主席仍旧问道:"你总是说黄山美景多么引人入胜,要我去登黄山,可黄山那么陡峭,我问你能不能用两条腿,你说不行,我问你能不能用手杖,你也说不行,那你要我怎么上去哟?"
张治中想了许多毛主席迟疑的原因,却没想到是因为担心自己腿脚不便,没有办法登上黄山山顶。
于是他便理所应当地说道:"黄山上有轿夫,我们可以坐滑杆上去。"
滑杆是西南地区的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如同轿子一般,是要人力抬着的。滑杆和轿子的区别就如同现在的敞篷车与轿车的区别,一个露天,一个有顶。
电视剧《一双绣花鞋》开头的场景,那个女士坐的就是滑杆。
听到张治中将军的话,毛主席眉头皱了起来:"不坐滑杆不行吗?"
张治中将军说道:"不坐滑杆恐怕不行,那黄山的山路太难走了。"
主席听罢摇了摇头:"那我不登黄山了。"
这下皱眉的不单单是主席了,张治中将军也纳闷地皱起眉头来,明明方才已经见到主席心动了,怎么这三言两语之后,就决定不登黄山了呢?
可是主席已经做了决定,张治中将军也不好强求,只得作罢。但是嘴上不说,张治中将军心里还是有些遗憾。
据他所知,主席已经去过杭州很多次了,每次去杭州,除了游览西湖,最爱的就是在西湖周围登山。
西湖周边但凡有名字的山,主席几乎都登山去过,怎么眼下到了更有名的黄山,主席就说什么都不去了呢?
张治中将军隐隐猜到是因为坐滑杆的原因,可是那黄山胜景虽美,想要欣赏美景,登山的路实在是陡峭异常,大家登山基本都坐滑杆,为什么主席却不愿意呢?
眼下已经是新中国了,不再有之前那种人对人的压迫,即使是坐滑杆,那也是轿夫出力,坐轿的人出钱,你情我愿的买卖,主席又有什么不愿意的呢?
张治中将军实在不解,但主席为了打消他劝自己登黄山的念头,还特地说:"那黄山太陡峭了,我上了年纪腿脚不是很方便,他们都怕我出什么意外。"
三、绝对不能骑在人民头上
张治中将军不知道的是,主席这一生,都不愿意有什么特殊优待,即使是坐轿这种你情我愿的事情。
中国共产党,是从农村革命根据地里走出来的党,毛主席也是对劳动人民最亲近的人,早在红军时期,他就针对红军的军队性质,提出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对军队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
这些在我们看来似乎很是平常的规定,在当年其实有着实际的意义和需求。
比如上井冈山时,因为条件艰苦,有的战士十分饥饿,偷吃了农民的红薯,于是就有了"不拿群众一个红薯"。
这个纪律,后来发展成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诸如此类,都是在实际的革命运动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
就是这些规定,让我们的军队与封建时期以及军阀们的军队区别开来,成为一只真正新型的,革命的,以人民群众为基础的,为人民而战的军队。
丁家山的一根小小的竹杖,就是这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提现,而不愿意坐轿,也是主席在革命工作中,一以贯之地坚持,这份坚持来自于他特殊的经历。
我们知道,主席一生坚强,还很要强,即使生病受伤,最多就是找匹马代步,不愿意躺在担架上让人抬着他,更不愿意坐在轿子里。
1925年,年轻的主席刚刚投身革命不久,在湖南老家组织农民群众向地主团做斗争,被湖南军阀赵恒惕下令抓捕。
情况危急之际,是乡亲们抬着轿子,躲过了军阀的抓捕,将他送出了虎口。
坐在轿子中的每一刻,都让他备受煎熬,这次之后,毛主席终其一生都再也没有坐过一次轿子。
人力担轿,在主席眼里,就是封建社会留下来的顽劣,是骑在了劳动人民头上,这与他终生为人民的理念,背道而驰。
晚清的时候,汽车传入我国,慈禧太后因为开车的司机坐在自己的前面,感觉触犯了皇家的威严,竟然要求司机跪着开车。
这就是人对人的压迫,和坐轿子一样,是阶级制度压在广大人民身上的大山,以毛主席为首的革命人的任务是要搬掉它的,又怎么愿意再去坐它?
自1952年开始,一连四次,主席路过停留在泰山脚下的泰安,都没有再登过一次泰山,而他上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登泰山,还是在二十岁出头的时候。
为什么主席这么这么热衷于名山大川,却不愿意再登一次泰山?
坊间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因为主席年轻时的那次登山,丢了一只鞋子,找了许久都没有找到,而解放战争,蒋败退台湾,台湾的形状就像是那只鞋子。
还有一种说法,是泰山是中国历代君王封禅之地,登山封禅意味着江山一统,而彼时台湾还没有收复,并不能算做中国统一。
以上两种说法都未免带些传说色彩和封建时期的思想,剩下一种说法,则比较可靠。
那就是泰山封禅,代表着古代帝王权势的巅峰,而主席一生为了革命事业奋斗,就是为了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与旧势力划清界限,又怎么愿意去以国家领导人的身份,登上象征着旧势力皇权集中的代表呢?
况且,彼时主席年龄也大了,泰山到山顶的路途不好走,需要有挑山夫担着人才能到山顶,主席一生不愿意骑在人民的头上,更不愿意为了一时的美景,而让人担着他上山。
泰山如此,黄山也是如此。
我们不知道身为安徽人的张治中将军是怎么向毛主席介绍黄山的,但当主席听说不坐轿子就无法登上山顶时,再心动的美景主席也断然拒绝了。
黄山,终究没能迎来这位深爱着人民的主席,这不得不说是黄山的遗憾。
后来张治中将军曾被主席邀请在杭州登山,在登山前,主席拍拍自己的腿,又晃了晃手中的竹杖,笑着对张治中说:"这就是我登山的滑杆,比别人抬的要好用的多。"
接着主席还兴致勃勃地向他介绍起西湖周边这些山的名字、美景、风土人情,这一座座小山就如同主席自己的家一般熟悉,而在主席的口中,这些山上的风景,每一个都不比黄山的差上分毫。
张治中将军这才恍然大悟,随之而来的是无比的后悔和遗憾:"是因为我的一句话,让黄山永远有了一大遗憾,我实在不该说不坐滑杆不行啊。"
结语
胡志明先生换不走的竹杖,代表着主席始终坚持艰苦朴素的价值观;张治中将军劝不上去的黄山,是因为主席始终把劳动人民摆在自己之上。
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共产党人只有把人民放在第一位,人民才会拥护自己。
几百年前,一代明君李世民曾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尽管这位受制于时代的太宗皇帝,为的是巩固自己的统治,但是他也清晰地点名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所有统治阶级仗的都是人民的威风,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
就像主席一直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回湖南老家去,做个教书先生。"这个愿望什么时候能够实现呢?到我们实现共产主义的时候,到我们所有人都不再有阶级的时候。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正是因为有像毛主席这样一批又一批,艰苦朴素,以人民的工作为己任的革命人,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像这样一直把人民放在心里的领袖,人民也会永远把他们放在心里。
注意澳洲房市正面临一场危机!自从澳洲央行连续加息后,市场上的大部分目光都集中在房价上。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于房价的下跌预测也是一调再调。事实上,澳洲的房市危机,远不止房价下跌那么简单,整个市场正在面临一场暴风雨!
微博大V易伟被证监会罚没9988万元因操纵三夫户外股票从事证券投资咨询等非法行为,证监会给易伟开出9988万元的罚单文财经记者黄慧玲实习生韦叶编辑杨秀红2023年2月,证监会官网公布了对易伟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易伟操纵
存5万启动隐性存款产品,江西裕民银行频试异地高息揽储红线在监管三令五申严禁异地高息揽储的情况下,这家民营银行仍通过多种隐性方式在红线边缘反复试探。继通过点对点发放积分券变相推高存款利率后,近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江西裕民银行揽储再出
券商人均年薪是全国平均工资的2至10倍VCG中纪委发声破除金融精英论唯金钱论,券商降薪传闻再次四起关于券商降薪的传闻再次四起。有消息称,根据不同级别,券商降薪比例在30到50之间。对此,广州部分券商表示不知情或不便回复
天津出台十三条措施!促进招商引资扩大社会投资!咨询指南公布为巩固拓展全市高质量发展态势,加快实现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能级,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补齐社会投资短板,持续提高经济质量效
30岁硕士存100万辞职养老上热搜,要存多少钱实现养老自由?3月2日,30岁硕士辞职存100万到云南养老登上百度热搜,也再度引起了人们对于养老自由的热议。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成为一个共同关注的话题,人们在关注品质养老的同时,也希望能够
沈阳将有这些大变化来源沈阳日报沈阳网制博会中街商圈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000家高速铁路建设里程达到327公里5G基站累计建成5万个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5000亿元,力争形成3个百亿级
河南长葛市连办三场盛会向春而行冲刺首季开门红早春的长葛,一派生机盎然。2023年2月,春节过后,河南长葛市接连迎来三场盛会顶墙装饰材料博览会对德经贸合作交流会超硬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向全省全国乃至世界展现了独特的活力引
风电设备行业分析风电轴承滚子有望迎来高景气度(报告出品方作者财信证券,袁玮志)1风电23年装机大年,上游零部件交付兑现高增长业绩风电的脉冲式发展结束,开启稳量增长新周期。过去风电开发的一个典型脉冲式周期如下补贴电价阶梯式下降
美国竟然敢批准卖武器给台湾?他们到底想干什么美国竟然敢批准卖武器给台湾看了相关报道让人感到很气愤。美帝国主义到底想干什么?真的像搅屎棍一,想把世界搞乱?图片来源于网络截图美国从历史上看就是靠打代理人战争,靠卖给第三方武器发家
美国没钱了!债务违约或导致破产美国发生灾难性债务违约的概率是年初的3倍之多,概率也提升至11。3。根据查询,自从进入2023年,美国发生债务违约的概率已经增加了两倍之多,并且在这其中隐含的违约概率已经上升至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