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李玲寒,这是我抄书学习第三天,所学内容为《心理学与生活》的第三章前半部分。这一部分主要讲的是关于遗传影响人类心理的方面、脑的结构和功能等。 在抄书过程中,今天让我最感兴趣的,其实是书中一段关于遗传影响幸福感的介绍。 按照实验(对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关于幸福感的观察),每个人可能都有自身关于"幸福感的基线",虽然它也会受后天环境影响,但在我们出生后,这个基线水平基本上是存在的。 我想,这或许可以解释一些关于"满足"的内容。虽然我们常说知足常乐,但总是会有一些人可以更容易地做到这一点(甚至这与家境、能力等并不太相关),而总是有人会更容易收到外界声音、价值的影响。 那么有些时候当我们就是感到痛苦,而他人经历类似的情况却无事时,我们或许可以这样安慰自己:这是我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我对这方面的感知确实比他人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