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主要包括含钙结石和非含钙结石。含钙结石是泌尿结石中最常见的类型,主要包括草酸钙结石、磷酸钙结石、以及混合性结石。在我国,主要以含钙结石为主,尤其草酸钙结石最为高发。含钙结石的形成除了受环境、饮食和基因等因素的影响,还受尿钙、尿草酸、尿枸橼酸等多种因素的调控。大量研究表明,高钙尿症在含钙结石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今天,我们对高钙尿症做一重点介绍。 高钙尿症的发病情况 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约5%-10%存在高钙尿症。而在结石患者中,高达1/3存在高钙尿症。在复发结石患者中,高达40%的高钙尿症患者的一级、二级亲属也会出现高钙尿症。对于没有结石病史但有骨质疏松的绝经后女性,高达20%存在高钙尿症[1]。 什么是高钙尿症? 通常,高钙尿症是指24小时成年男性的尿钙超过300毫克、女性超过250毫克,或者每千克体重尿钙超过4毫克[2,3]。因为尿钙受年龄、性别、激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于高钙尿症的标准设定,尚存在一定的争议[1]。 高钙尿症的分类 高钙尿症分为由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结节病、糖皮质激素过量、Milk-Alkali综合征、维生素D过多症、Paget病、Addison病、以及恶性肿瘤等疾病引起的高钙尿症和特发性高钙尿症(Idiopathic hypercalciuria)。特发性高钙尿症的特点是血钙正常,且无导致尿钙升高的相关疾病[1,3]。 高钙尿症如何治疗? 1、饮食调节 首先,全面检测血钙、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尿钙等相关指标,排除非特发性高钙尿症。在确定为特发性高钙尿症后,先从饮食调节开始,注意评估尿钙的变化。通常,饮食调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高尿钙症患者平时要改变饮食方式 第一,不能限制钙的摄入,低钙饮食使多余的草酸进入血液会增加肾结石发生率。食用富含钙的食物,肾结石发生率反而降低。 第二,减少草酸、动物蛋白和盐的摄入,少吃甜菜、菠菜、茶叶。 第三,多饮水,每天饮水量在1.9L-2.8L左右,有助于冲刷泌尿系统,净化尿液,减少结石形成的风险。 高尿钙症不要忽视,建议到骨质疏松科就医,找出背后的"始作俑者",做好对症治疗,以免耽误了病情。 需要注意的是, 低钠饮食必须首先保证人体钠在正常范围 ,一旦身体缺钠的时候,需要及时调整钠的摄入,因此要定期检查钠的水平。 对于严重的高尿钙症患者,在生活方式改善不能控制情况下,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考虑使用药物治疗手段,并定期随访尿钙。 补钙可能是大多数结石患者比较关心的问题。的确,低钙饮食确实能够降低尿钙的排泄,但是 钙摄入低于800mg就会引起人体负氮平衡,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和尿草酸排泄增加 。通常,正常的补钙、限制的动物蛋白摄入以及限制的钠盐摄入更有助于预防结石复发。 需要注意的是,过高的钙摄入会增加尿钙排泄,而适当的钙摄入对于预防结石是有帮助的。一般情况下,成人钙每天的摄入应为1-1.2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