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志愿军战士公然暴露位置,彭老总不怒反喜连升3级,当连长
自古以来,在军队里想要获得晋升,就必须打胜仗、立战功,但这位志愿军战士却有点不一样。他在战斗中犯了"错误",非但没有被批评,反而受到了彭老总嘉奖,职务连升三级,一下子成了全军模范,战斗英雄,他就是关崇贵。
关崇贵是吉林人,1924年出生,1947年参加解放军,历经辽沈、平津两次大战的锤炼,很快便蜕变为一名出色的战士。1950年,关崇贵所在的45军受命奔赴异国他乡,支援朝鲜人民军抗击美国领衔的联合国军。
经过一年的奋战,联合国军被打回到汉城以南地区,完全处于被动局面。美国不甘心落败,迫切想要扭转战局,于是更换李奇微为联合国军新统帅,并授意他发动一次大的战役,重新夺回战略主动权,转守势为攻势。
1951年2月,李奇微在经过周密的部署后,策动近十万大军,在飞机的掩护下,向驻守汉江一线的志愿军发动了猛烈攻击。此时的志愿军刚刚结束第三次战役,官兵疲惫不堪,急需休整,无法正面接战。于是彭老总便下令抽调一些连级精干部队,驻守在险要关隘,阻击敌人,待其锐气耗尽,主力部队也刚好恢复作战状态,届时便可发动全面反攻,一口气将联合国军击溃。
关崇贵所在的连被因为作战勇猛,第三次战役时损耗较小,因此被遴选出来承担这项艰巨的任务,上级给他们的指示是守住龙头里一天一夜。连长在仔细查看了龙头里的地形之后,将连队分散开来,驻守在几座高地上,相互掩护、配合,构建一个立体的防御系统,敌人要是来"啃",就崩它两颗"老牙"下来。
连长命令关崇贵带领5名战士驻守在614高地,他们趁着夜色悄悄摸到指定位置,马不停蹄地挖掘掩体工事。黎明时分,太阳缓缓升起,关崇贵等人扔下锄头、镐头,围聚在一起,吃炒面和雪补充体力,静静等候敌人的到来。
上午9时,4架轰炸机呼啸而至,在614高地上投下了一些炸弹,但并没有伤到关崇贵等人。半个小时后,约40名敌人摸了上来,关崇贵立即抓起机枪,瞄准了人群最密集的地方,打了两个长点射,7、8名敌人登时翻倒在地,其余人被吓了一大跳,慌忙逃走。
其他战士见状,纷纷爆发出欢呼声,直言"美国鬼子"不堪一击。但关崇贵却神情严肃,他知道,敌人撤退之后,必然会呼叫支援,这也就意味着,下一次战斗将会更加艰难、惨烈。果然,半个小时后,敌人的援兵赶到了,是四架战斗机,它们结伴在614高地上空盘旋,不断采取低空飞行姿态,用机炮扫射关崇贵等人。
这分明就是挑衅!欺负志愿军没有防控手段。关崇贵的火气"蹭"得一下就冒上来了,他端起机枪,跃出战壕向敌机开火。按照当时的规定,志愿军战士在面对敌机时候,应当立即隐蔽,一旦暴露队伍的位置,很可能会遭到集火攻击,白白牺牲。
一旁的战士也拽着关崇贵,要把他拉回战壕里。但关崇贵管不了那么多了,他今天非要用" 烧火棍捅飞机"。很快,一匣子弹打完了,关崇贵扔下机枪,又抓起一杆步枪,正准备继续射击,敌机突然冒出一阵阵黑烟,继而发生爆炸,在空中解体,飞行员跳伞逃生。其他3架敌机见状,吓得魂飞魄散,马上调转机头返航。
战后,关崇贵知道自己违反了纪律,打算写一份检讨交上去,主动承认错误,争取从宽处理。可彭老总在得知他的事迹后,不仅没有怪罪他,还对他大加赞扬,称他是战斗英雄,特地为他颁发了荣誉勋章,并将他连升3级,直接提拔为连长。与此同时,其他部队也圆满完成了防御作战,为志愿军主力部队整备反攻争取到了足够多的时间。最终,联合国军北进的阴谋被挫败,志愿军获得了一次艰难的胜利。
这次防御战对于志愿军来说是一次巨大的考验,战士们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与联合国军打阵地战,但他们并未因此畏惧,抱着必死的决心,像一颗钉子一样,牢牢钉在阵地上,即便战至最后一人,也绝不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