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确是鲁迅所说?专家坦言鲁迅说得很对
随着《觉醒年代》火爆出圈,当代青年人跨越百年时空回到了那个追求真理、燃烧理想、救国救民的峥嵘岁月。
那时的中国已如垂暮老人,新文化运动是对复古逆流的釜底抽薪,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实行文学革命。
为了完成约占世界五分之一的四亿中国人的启蒙工作,白话文推广与汉字改革工作迫在眉睫。
百余年来,一批又一批的文人志士投入到这项有益于千秋万代的工作。
文坛大家鲁迅先生甚至有"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言论,在圈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是危言耸听还是字字珠玑,一切还要从这句话诞生的年代说起。
文坛地震——汉字不灭,中国必亡
1936年5月30日出版的《救亡情报》上,发表的《前进思想家——鲁迅访问记》中,刊登了这样一句话"汉字不灭,中国必亡"。
这不是某个觊觎中华文化瑰宝的小人所言,而是来自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之一的鲁迅先生。
那时刚刚爆发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不久,国家正值危急存亡之秋。
在呼吁全民族抗战的同时,作为新文化先锋的鲁迅先生着眼于文学在革命浪潮中担当的角色。
他提出"以新文字来替代这种阻碍大众进步的汉字"。俗话说:"读书可以明智,读史可以鉴今"。
然而晦涩的繁体字难读难写,对于文盲或者半文盲出身的底层百姓来说,通过当时的汉字来开智是不现实的。
他在《关于新文字》中说:"方块汉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不但劳苦大众没有学会的可能,就是有权有势的特权阶级,费时一二十年,终于学不会的也多得很。"
如果说将"薑"和"鸞"这两个字不偏不倚地写到方格里就要花费小一年的功夫,那么危弱累卵的中国还能等到四万万人民思想觉醒,救亡图存的那一天吗?
落后就要挨打,身为中国文化届的先知人物,鲁迅先生看到了思想启蒙的重要性。
他急呀,他写《狂人日记》、写《孔乙己》……他想敲响每一个沉睡的中国人。
然而这些作品哪怕是白话文,依旧有那么多的老百姓看不懂,艰深的汉字将大多数中国人和文化隔离开来。
"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观点便是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的,一经提出便在在文坛产生了巨大的震动。
反对派认为汉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可动摇。支持者如陈独秀、钱玄同等都相继提出过废除晦涩难懂的汉字,采用易懂、易推行的字母的相似观点。
非常之时采用非常之法,国家惨遭侵略,山河日下,启蒙国民以积蓄全民族的力量抵抗外族侵略是可行之策。
然而繁体字却大大阻碍了新文化的传播,先进的思想传达不下去,"废除汉字"是剑走偏锋,也是无奈之举。
对于任何观点的评判都不应该脱离时代背景,换句话说"废除汉字"在20世纪30年代代表的绝不是对中国文字的全盘否定,而是对一些不利于传播学习的复杂文字的改革。
当代人们拥有更为开阔的眼光,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用更为智慧的方式来解决汉字问题,但不应该忘却在特殊年代里先驱们的奋斗。今之视昔,不可苛求。
文字改革——化繁为简,拼音加成
汉字并不是千秋万代永久不变的。
从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开始,汉字经过千百年的锤炼与精进,已经在逐步走下高不可攀的舞台,变得更加贴近生活了。
鲁迅先生所言则是指明了汉字继续前进的道路——化繁为简,这是顺应时代潮流应运而生的结果。
早在封建腐朽的清王朝末期,维新派就提出了汉字改革的命题。
卢戆章先生提出切音法,以此使汉字更易于习认,将省费十余载之光阴,用来专攻于算学、格致、化学以及种种实学。
国家通过此法培养更多掌握科学技术的有识之士,富国强民。可惜的是这一次的文字改革随着维新派的下台而宣告流产。
与比较温和的维新派对汉字改良方案相比,新文化运动中不少学者对于汉字的看法更为激进。
其中钱玄同曾高声呼吁:"汉字不革命,则教育绝不能普及,国语绝不能统一。"为了更好地传播新思想,废除汉字的呼声甚嚣尘上。
鲁迅先生的惊人言论是在日本全民侵华的野心暴露之后,需要唤醒整个国家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其中不识字的工人、农民阶级是动员的主力军。
文化战线上针对汉字问题的争论、实验屡见不鲜。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汉字改革的问题依旧是新中国文化建设事业的一个重要内容。
无论是汉字简化还是引入拼音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更多人受教育,实现了扫盲任务。
汉字简化减少了异体字的数量,精简了常用字的笔画,使人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使用更加方便。
引入拉丁文为汉字注音,辅助学习汉字更是加大了教育的普及率。
随着大众文化水平的提高,汉字的学习似乎也变得容易了很多。对于那些曾经被搁置的晦涩文字,人民已经有了更高的学习能力去钻研和欣赏。
百余年汉字改革任重而道远,其中掺杂着浓重的政治色彩和深刻的社会背景。它绝不是某一个人凭空提出来的想法,而是结合实际情况所作出的选择。
困于时代的局限性,有些言论可能矫枉过正,但其中的进步意义不可磨灭。
结束语
大多数专家认同鲁迅先生"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言论,这不是单纯地认同这句话,而是赞赏这句话背后蕴藏的大智慧——用更为简单文字使更多国人获取知识。
这是属于一个时代的选择,战火纷飞,国民尚处于混沌之中,唯有教育能使国民由愚变智,使国家转贫为富、转弱为强。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的载体,凝聚了先人的高度智慧,是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见证者和书写者。
它在每一个困难的时刻都给予人们最大的支持,国家危难之时汉字作为工具担负着重要的启蒙任务。
如今,国家蒸蒸日上,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心大大增强,可以用更加全面、开阔的眼光看待汉字。
朋友圈伤感伤心的句子一以前喜欢你这件好事,我巴不得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现在我喜欢你这件丑事,我巴不得知道这件事的人都死去。二人都有栽跟头的时候,这就是生活。三到了这个年纪如果还有什么能让你大哭一场的,
这几道家常菜是我喜欢的春夏秋冬皆有自己的专属时令味道。同样,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菜系和口味。我们老家吃甜北方味重,山东人好一口大蒜湖南四川等地偏好吃辣。总体来说,江浙地区口味偏淡,做法比较精致但是,论精
老话说秋败茄子似毒药,有道理吗?入秋后茄子还能吃吗?说到茄子,应该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一样蔬菜了,适合的吃法也非常多,像红烧茄子鱼香茄子烤茄子等,可以说是数不胜数。茄子不光好吃,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兼具美味和营养于一身。不过,民间有
拉皮手术别心急,术前这几件事不了解,那是要吃大亏的拉皮手术从来不是你想做,医生轻描淡写地帮你拉一刀这么简单,过程往往比你想象的更复杂。尤其是术前不能马虎,一定要将手术的风险术后问题提前告知。想做拉皮手术别心急,要知道术前这几件事不
酒鬼酒上半年营收净利再创历史新高业绩增速继续领跑行业8月29日晚间,酒鬼酒(000799)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37亿元,同比增长48。04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18亿元,同比增长40。68
蟹黄锅巴鸡配方第一配方鸡腿肉一斤,1号料16克,2号料15克,清水75克,玉米淀粉90克。1号料,腌制剂三袋每袋二斤,盐4。5斤,味精7。5斤,白胡椒6斤,糖6斤,搅拌均匀。2号料,蒜粉1800
鸡哈豆腐你吃过吗?麻辣鲜香开胃下饭,出锅前记得多蒸点米饭哦鸡哈豆腐你吃过吗?四川话鸡哈的意思是鸡抓过,形容豆腐碎的形态好像被鸡抓过一样。如果说下饭菜麻婆豆腐你能下三碗米饭,那鸡哈豆腐肯定是五碗。食材老豆腐猪前腿肉调料菜籽油小葱蒜姜小米辣郫
签了!2年520万美元!他终于不用进监狱了北京时间9月7日,据ESPN报道,自由球员哈雷尔2年520万美元加盟费城,第二年球员选项。年薪260万美元,底薪合同的价格,28岁的哈雷尔接受了!据悉,哈登在招募哈雷尔的过程中起到
神舟飞船在1米高处精准反推着陆,怎么做到的?为何美国不用?神州飞船的返回舱在即将接触地面的时候,会朝着地面放一个屁,然后安稳落地。这个屁叫做精准反推着陆,是为了减速以减轻返回舱与地面的冲击力,保护内部的宇航员。被烧得漆黑的返回舱这种减速装
当量子力学与玄学相遇,所有诡异现象竟然都有迹有循你听说过薛定谔的猫吗?这估计是物理界最诡异的实验了。将一只猫放进一个封闭的空间里,这个空间里安装着一个原子核和一个毒气设施。原子核有50的概率发生衰变,一旦发生衰变,就会发射出一个
一代明君崇祯帝,为何还是逃不过亡国的命运?纵观二百七十六年的明朝统治史,共诞生了16位性格迥异的皇帝,各有各的奇葩之处。他们之中有在篡权夺位之后励精图治继往开来的明成祖朱棣。也有十岁登基,在张居的辅佐之下铸就万历中兴局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