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 昆铁路复线 即将全线贯通之际,笔者准备分2-3篇文章,说说 南丝绸之路 ,关于 "蜀-身毒道" 的历史。 文偏冷,不感兴趣的读者可略过。 本文可作为上文的前传,或作为上文的副本。 上文说的是张骞, 本文说司马相如 。 提到司马相如,首先想到的是他在 汉赋上的成就 。其成就之高, 用两个人的行为就足以说明 : 一是惜字如金的司马迁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全文收纳了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等八篇作品,连篇累牍,不厌其繁,文字之多,远超太史公对司马相如传记的记述。 二是好大喜功的汉武帝 ,在得知司马相如病重后,汉武帝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派太医,而是派人火速前去其茂陵住处,命令把司马相如的书稿全部取回来,担心被别人提前抢走了。 其实,司马相如还有一个功绩,就是 开拓南丝绸之路的灵关道 ,俗称 牦牛道 。 看图: 灵关道(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这条线路是不是跟成昆铁路的线路很相似?只不过,两千年前,在这条路线上穿梭的,是驮满物资的牦牛商队。 这条路线的开发,固然是大汉王朝经略西南的战略驱使。但也 不容忽视的一点是 ,其中有 司马相如的妻子卓文君家族的暗使 。 怎么讲? 司马相如,成都人,原叫司马长卿。因为仰慕赵国上卿蔺相如,更名相如。当时司马相如还不知道, 他的命运将与赵人紧密相连,与卓文君埋下了深深隐线 。 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被后世所津津乐道。一首《凤求凰》,琴挑卓文君。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卓文君以寡妇之身(笔者注:结婚前守寡),连夜私奔司马相如,面对家徒四壁,卓文君当垆卖酒,相如则甘作酒保。施耐庵特别喜欢这段,在其《水浒传》至少有6处写到此典故,如十字坡酒馆,如独木桥边酒馆。 回到正题。 卓文君的父亲、司马相如的老丈人的家族,可不一般,仅家僮就有八百名。卓父给卓文君的嫁妆,就有一百名家僮,两百万钱。 问题来了, 卓氏家族靠什么发的财? 冶铁。 在哪? 邛崃。 就是上图灵关道中的邛崃,现属四川省辖县级市,由成都市代管,是川滇、川藏公路要地,距成都市区约75公里。 卓氏的祖先是赵国人,在邯郸冶铁致富 。秦国灭赵之后,将卓氏迁至邛崃,继续干冶铁的本业。同时迁过来的,还有太行山以东的 程郑家族,也是做冶铁的 。 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秦破赵,迁卓氏……致之临邛,大喜,即铁山鼓铸,运筹策,倾滇蜀之民,富至僮千人。 程郑,山东迁虏也,亦冶铸,贾椎髻之民,富埒卓氏,俱居临邛。 【摘自《史记-货殖列传》】 这样,在邛崃就形成了西南地区的冶铁基地。要知道,在当时, 铁器可是硬通货 。有此硬通货,自然少不了贸易通道。 贸易通道指向何方? "西南夷"。 所谓的"西南夷" ,包括今天的四川西南、青海南部、西藏东部、贵州、云南等地,为众多的少数民族部落聚居区。 看图: 西汉时期"西南夷"分布图(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在此之前, 公元前135年, 在岭南带兵打仗的番阳令唐蒙,吃到了南越招待给他的一个 蜀地特产,叫杞酱 。唐蒙问,四川的特产是怎么来到广东的?回答说, 是从夜郎国转运过来的 。夜郎国在今天的川南黔北一带。 于是,唐蒙上书汉武帝,说要 从巴蜀两郡,打通前往夜郎的通道 ,并在那里设置郡县。汉武帝同意,任命唐蒙为郎中将,经略西南。 唐蒙出兵夜郎、僰中,征发巴、蜀二郡的官吏士卒上千人,同时又征调水陆民工上万人,开辟夜郎道与僰道运输物资。 唐蒙杀伐果断,一些列操作引发了巴蜀民众的惊恐和不满。 唐蒙会使略通夜郎西僰中,发巴蜀吏卒千人,郡又多为发转漕万馀人,用兴法诛其渠帅,巴蜀民大惊恐。【摘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汉武帝觉得唐蒙此人过于刚猛,遂 任命司马相如为特使 ,去西南协助唐蒙安抚人心。 司马相如来了一篇 《谕巴蜀檄》,恩威并重,收到奇效 。 司马相如回京复命,说唐蒙已经开通了夜郎道,现正在进一步开通西南夷道。结果两年以后,又出事了,唐蒙花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仅没有修通通道,还引发了民怨,就连朝廷都有不同声音,认为开辟西南耗费巨大,弊大于利。 汉武帝好大喜功,他需要一个支持者。 问司马相如,西南这个事,你怎么看? 司马相如说, 邛、笮、冉、駹这些地方,与蜀地都很近,秦朝时就已设置郡县,我认为当恢复秦制 。笔者认为,司马相如的该主张,一定与卓氏家族为代表的蜀地冶铁利益集团有关联。 汉武帝听到了想要听到的话。遂 任命司马相如为郎中将 ,持节出使。 司马相如再次不负所望,又发出一篇 《难蜀父老》 ,同样收到奇效,平定了"西南夷",邛、笮、冉、駹、斯榆的君长都成为大汉的臣子。 称臣之后,原有的关隘拆除,开通了灵关道。 唐蒙已略通夜郎,因通西南夷道,发巴、蜀、广汉卒,作者数万人。治道二岁,道不成,士卒多物故,费以巨万计。蜀民及汉用事者多言其不便。是时邛笮之君长闻南夷与汉通,得赏赐多,多欲愿为内臣妾,请吏,比南夷。天子问相如,相如曰:"邛、笮、冉、駹者近蜀,道亦易通,秦时尝通为郡县,至汉兴而罢。今诚复通,为置郡县,愈于南夷。"天子以为然,乃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司马长卿便略定西夷,邛、笮、冉、駹、斯榆之君皆请为内臣。除边关,关益斥,西至沬、若水,南至牂柯为徼,通零关道,桥孙水以通邛都。 司马相如用这两篇政治檄文 ,安定了当地人心(实际是当地利益集团),也回应了朝中持不同意见者,不仅在政治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对汉赋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南丝绸之路及灵关道(头条号:物流启示录,制图) 在汉武帝开疆拓土决意下,有了 司马相如、唐蒙,两个人一文一武,张弛有度 ,收纳夜郎国,置犍为郡(今宜宾),使邛都(今西昌)、榨(今汉源)、冉琥(今茂县)诸部内附,是 大汉王朝经略西南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后,有人上书告司马相如受贿,免职。一年后被召入京,复聘为郎,不再参与蜀地和西南事宜。 因为此时,张骞回来了。 张骞带来的,不仅仅局限于西南一隅,而是一个超地域的大通道格局了。 (详见笔者上篇文章:南丝绸之路"蜀-身毒道"是怎么提出来的? ) 张骞 之后,后来者有 郭昌、卫广 ,再之后有斩杀夜郎末代国王的 陈立 ,至此,南丝绸之路才由大汉王朝 官方接管 。再以后,还有蜀汉七擒孟获平定 南中之道 ,元代忽必烈率军沿横断山南下强取 云贵之道 ,乃至中国远征军出滇入缅进印的 抗战之道 。 南丝绸之路,在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从未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