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的父母, 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 ,他们的孩子是爸爸妈妈的宝贝,更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心肝,孩子更喜欢谁,也成了老人们竞争激烈的事情了。 小雅6岁了,幼儿园大班毕业了,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从她出生以后,奶奶就来照顾她,这一待就是6年,孩子要上一年级了,爸爸妈妈的工作也比较稳定,姥姥姥爷也在城里住,奶奶就要回去农村老家了。 奶奶很舍不得孩子,妈妈准备全家人一起吃个饭,也算是给奶奶送行了。姥姥和姥爷也来了,给小雅带来了礼物,新书包、新衣服,庆祝孩子长大了。 姥姥对奶奶说:"大姐,你就放心回家,享享清福吧,这孩子长大了,有什么事,我们也能帮把手"。 奶奶连忙点头:"有你们在,我当然是都放心,你看我们小雅多幸福,有这么多人疼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喜欢。 小雅,你最喜欢谁? 是奶奶还是姥姥?" 小雅高兴地吃着美食,没思考就随口说:" 我最喜欢姥姥 ,我 姥姥有钱啊 ,经常给我买玩具,还买好吃的,奶奶我也喜欢,但是 奶奶你太穷了 , 你家啥都没有 ,是不是?" 饭桌上的气氛,一下子就 变得尴尬 了,奶奶低下了头,姥姥的脸也红了, 爸爸生气地瞪大眼睛 ,看着不知所措的妈妈。只有这个还不太懂事的孩子,依然是小嘴喋喋不休地一边吃着,一边说着。 都说孩子是谁抱大的,就和谁最亲,但是,当很多亲戚朋友问孩子:"你和谁最亲?"有时候 孩子给出的答案也是会出乎我们意料 的。一不小心养出一个"白眼狼",这让很多大人觉得心里不是滋味。 但是,我们作为大人,不要太在意孩子说的话,小孩子说和谁亲,是因为他们有一点点自己的小心思,并不代表长大以后的想法。 谁现在给孩子一点甜头,孩子就和谁亲。 小孩子对好吃的、好玩的是没有抵抗力的,也许孩子从小跟着姥姥长大,跟奶奶并不亲近,但是,当奶奶带着大包零食出现,孩子立刻就会觉得,奶奶是这个世界上对自己最好的人了。孩子的 思想和想法都是很现实和短暂 的,就算是这会儿说和你最亲,也不一定是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所以,如果大人较真儿了,就错了,我们还真的是只能当是一句玩笑话听听,不能和孩子一般见识。 孩子对婴幼儿时期的记忆比较模糊。 小孩子是"白眼狼",有时候真的是大人冤枉咱们的孩子了。不要说孩子的婴儿时期了,就说孩子上幼儿园以后吧,在幼儿园三年,和老师同吃同住,孩子和老师之间也会建立深厚的感情。但是,孩子幼儿园毕业以后,大部分的孩子再遇见自己幼儿园的老师,是不认识的。不是孩子"白眼狼",而是 他们的记忆力已经没有你的存在 了。 孩子小的时候,不管是奶奶带,还是姥姥带,如果你离开了他们,他们真的是会忘记的,儿时你对孩子的那些好,在他的脑海里已经变得模糊了,孩子不和你亲,也不是存心的。 爸爸妈妈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有的孩子天天在奶奶的怀抱里成长,却长大了对奶奶很不友好,一点儿都不和老人亲近,这不是孩子的本性,而是和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有着很大的关系。 比如, 有的妈妈对奶奶有意见 ,整天当着孩子的面,就数落老人的不是,孩子听进耳朵里,就会形成"奶奶不好"的观念,这样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是很不利的,是错误的教育方式。 父母的引导,对孩子价值观建立很关键。 现在的小家庭都是双方父母一起帮忙,奶奶出钱,姥姥出力,奶奶帮忙带孩子,姥姥偶尔来接替。在老人们的帮助下,年轻的爸爸妈妈和孩子都是非常幸福的。我们不应该计较,哪一方的父母付出更多一点,更 不能当着孩子的面,抱怨老人的不是 ,让孩子也形成错误的思想观念。 奶奶和姥姥谁更亲—— 父母请告诉孩子一样亲 ,他们都是最疼爱你的人。孩子和谁更亲近,其实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父母要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不管是爷爷奶奶还是姥姥姥爷帮忙带孩子,他们都是出于对孩子的爱,才会心甘情愿受苦受累的,所以,我们教育孩子应该做懂得感恩的人。 孩子一点点长大,老人一点点变老,时间的长河里,唯有浓浓的亲情,留在我们的记忆力,是最甜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