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的晴天,气温有些回升,部分积雪融化,屋檐下一排排整齐的冰凌,生长地越来越大,一个个尖尖对着地面,如一排排蓄势待发的弓箭一般。 文四心想"作为指挥打仗的将军,肯定都知道速胜的重要意义,可是能不能速胜,却是双方共同决定的,除非是实力悬殊,一方拥有压倒另一方的绝对优势,或是一方毫无准备被突然袭击。看来实力相当,突然袭击就很重要了。"那不是群五吗?远远看见群五握着一根冰凌走了过来。 "群五,你这根冰凌怎么分叉的?"文四问道。 "我在看一串串冰凌,好壮观,一根一根又一根一根,突然就出现了一根分叉,所以就掰下来玩了。"群五答道。 文四想:"千篇一律不一定让人记住,突然异样往往让人印象深刻。看来大自然也会搞个突然袭击,就叫它天有不测风云吧。那庙算的再好也会有偶然的东西存在,这就需要战将随即的应变力了。" "哎,文四,昨天武三讲了速胜的意义及用兵的利弊,今天讲远征的问题,我在想,知道利弊固然重要,可作为战将能做到趋利避害才真正利害,很明显武三正是这样的战将,王一越来越离不开他了。"群五说。 "对,王一也说了嘛,武三是掌握密码的人啊。"文四答道:"让我们来听听武三讲讲远征吧。" 客厅之上,武三端着一碗饭,"在这里吃一碗饭,可这样一碗饭远征打仗时,可就相当于吃二十碗饭的消耗,长途运输全靠人力、畜力,而运粮草的人畜同样也在消耗,往往就是耗费二十碗饭的代价供给军队一碗饭。所以优秀的指挥员都懂得以战养战的道理。" "吃敌人的,喝敌人的,用敌人的!"王一接着道。 客二:"武三你说到王一心里去了,看王一多兴奋!" 武三接着说:"所以说善用兵的人,能够善于保存自己,不会过快的消耗部队造成反复征兵,也不用多次运输粮草,武器装备从敌国补充,吃敌人的,避免国家长途运粮草。" 停顿了下,武三接着说:"很多发动战争的国家,因为打仗变得贫困、虚弱,就是因为粮草的长途运输,这些后勤力量不参与国内生产,本身又是消耗粮食的大户,自然国内的人民就会走向生活困难,部队的大量驻扎,附近的物资就会变得稀缺,物价飞速上涨,人民手里的钱越来越不值钱了,国家的税收也就没有保证,国家的财力就会枯竭,只能着急着增加赋税。这样力量衰竭,财力枯竭,国力虚弱。最直观的就是人民资产消耗七分,国家实力消耗六分,主要是战车、马匹消耗,铠甲、武器、辎重车的消耗。所以时间越久,消耗越大,只有以战养战,取用敌方。" 王一接着说:"所以,刚才先生说的这碗饭,吃敌人的一碗,相当于自我保障二十碗,就是很直接的道理了。" 武三道:"是的,粮草也是同样的,吃敌人一相当于我二十,大家看是多么鲜明的对比。所以用兵的人一定要想方设法吃敌人用敌人的,以战养战。" 文四也端起了饭碗,心想:这一碗饭在打仗还有这么多的道理,随着运输工具进步,可以空投,可以货船,但如果跑到地球的另一端,从本土进行保障的是不行的,只能是据点多,随时随地能补给才行。 文四同群五在武三说课完后,就离开了大厅。 群五说:"你要吃敌人的,敌人给你吃才行啊?我想,敌人巴不得要吃你的。你说是吧?" 文四答道:"不错,要么打败敌人,要么敌方有人叛变了,所以,这就要看用兵人的本事了。" 群五道:"所以说武三讲得道理,都是非常明了和有针对性的,但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能否户活学活用就看自己的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