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则知识改变命运的感人故事!民国一军阀的小妾私下被给予了30万巨款,但她却转手悉数给了原配儿子,只向他求了一事:让她去学校读书! 这样的情节我们貌似只在电视剧里才能见到——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新旧制度的交替并没有改善诸多女子的命运。中国古代的一夫多妻制直到近代才真正有所改变,变为一夫一妻制。 乱世中的女人们并没有获得想要的自由,在绝对的权势面前只能选择接受。所以在民国时期依然有很多男人会纳小妾,尤其是那些有钱有势的。 王仪贞就是这样一位不幸的女子,只是她起初还是甘愿当小妾的,但一直想读书,不愿做没文化的小女人。 她从小家境贫寒,没有选择。家里穷到差点被父母卖掉了,好在后面并没有弟弟出生。 虽然她家贫如洗,但是女大十八变,她容貌气质却非常出众,尤其思想比一般人较前卫。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刚到谈婚论嫁的年纪,来提亲的就差不多踏破门槛。父母也巴不得把她嫁出去,以减轻家庭经济压力。但王仪贞一个也没看上,附近的人她不想嫁,都是贫困交加的人家。她本就不甘心自己贫穷落后的现状,总想通过读书改变自个的命运。 平时连饭都吃不饱,家里哪有钱供一个女孩子上学读书?再说迟早要嫁出去,是别人家的人。 有一天湖北地方的军阀王德庆,出行到她所在的街上,街上行人都远远躲开,而满怀心事的王仪贞不知是有意还是无心,碰巧就让王总督看见、还看中了王仪贞。他对穿着朴素,气质秀美的年轻女孩念念不忘,一心就想娶她做自己的姨太太(小妾)。 为了找到这个让他心动不已的小姑娘,王德庆动用了身边所有的力量。一个月后,终于打听到了王仪贞的下落。 尽管王仪 贞只是个穷人家的孩子,但王德庆并没有以权势欺压、强娶豪夺,而是带着礼物上门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情,诚恳地向她的父母求亲。 王仪贞的父母开始很不乐意这件事,因为他们的女儿才15岁,正是含苞待放的年纪,而当时的王德庆不但年事已高,且早就已家室。他的大儿子都和王仪贞年纪一样大。这是典型的老夫少妻,老牛吃嫩草! 但是王德庆死缠烂打,不但给了王家很多聘礼,更表达了自己的决心。所以王仪贞的父母最终还是同意了这门亲事,关键是王仪贞自己很愿意。也是穷怕了,一方面他们贫穷的日子过得久了,当然很想通过军阀的关系过上好一点的日子;另一方面他们畏惧权势,不敢得罪那样的人。 就这样,貌美如花的小王仪贞最终成为了王德庆的小姨太太。那一年王仪贞只有15岁,要让她非常浪漫地喜欢上一个中老年油腻大叔是不太现实的,但她也不是很讨厌这个对她好的人。 嫁过去后,她受尽了王德庆的万般宠爱。其实也得益于她本人的温柔可爱,待人得体,非常本分,肯吃亏。她对正房太太一向都十分尊重,所以原配夫人和其他人对她都不错。正房太太从来也没有过多地针对她,更不存在恶毒之说,总之是一点儿没把她当外人,更没让她受半点委屈,一家人其乐融融! 当然,她也尽自己所能,全力照顾着王德庆,尽一个妻子的本分,吃苦耐劳,善良肯干,极尽温柔与贤惠。每每王德庆有给自己的礼物或钱财等,她都会分给夫人或其他下人,更不会像其他小妾一样和正房明争暗斗、想着法争宠。 就这样,王仪贞在王府里过上了700多天无忧无虑的好日子,而且一直受到全家老少的照顾与欢迎。 可是在那个打打杀杀的年代,这样安稳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王德庆作为当地的军方势力,不得不响应号召去上战场。只是王德庆毕竟年事已高,高强度的行军打仗生活让其身心疲惫,也难以承受,好在身边一直有王仪贞悉心照料。但不久他仍染上了重病,不治而亡。丧事也是这位年轻的小妾忙前忙后在操办。 王德庆在知道自己的大限将至前,看着一直陪伴在自己身边的王仪贞还那么年轻,日后还有大好的年华。他担心自己死后心爱的女子没有人照顾,于是在自己弥留之际暗中给了王仪贞30万的巨额遗产,以确保她的后半生衣食无忧。 据说这是王的全部遗款,他竟然没给正妻与儿子半分,全给了小妾。在别人看来,这是标准的重色轻友。 然而令大家都没想到的是,王仪贞心里并不爱钱财,她最大的念想也并不于此,她一直就想通过学习更多的知识来提升自己:她仍然想去学校读书!这么多年来,她的想法一直没变。只是在陪伴王德庆期间,她的这个想法暂时没那么强烈,但从来就没放弃过。 于是她做出一个惊人的举动,她毫不犹豫地将这笔巨款全部交给了原配夫人的儿子,只对他提了一个小要求:自己才17岁,本来就一直想去上学,学文化。王德庆的儿子对她的想法很惊讶也非常佩服,最后也真心地帮助她顺利进入了衡阳女子学校读书。 一个穷人家出来的女孩,不为眼前利益所困,能有这么进步的想法真的是很难得。作为回报,小王也回赠一些钱给王仪贞,她得到了30万家产中的10万,日后上学的学费、生活费等都基本无忧了。 随后小王还将王仪贞托付给了自己学校里的好友谢炳文,嘱托他好好关照这个小妈。这个善意的举动也让王仪贞后来遇到了真爱,获得了自己后半生的幸福,直至走上了人生巅峰。 在读书的期间,王仪贞学习非常刻苦,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文化知识,不仅充实了自己,还受到新思想的熏陶,懂得如何为自己争取幸福,对于很多事情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追求。 在得知了王仪贞的事迹后,谢炳文觉得这个女孩有情有义,还不慕权贵,真是难能可贵,于是就邀请她到自己家中居住,并认她做义女,如此则既可以照顾她也可以给她当个靠山。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层身份的保护,她在衡阳读书的时候,从来没有人敢打她的主意。 所以,读书期间的王仪贞一直都住在谢炳文家中,她也由此认识了谢炳文的好友何健。两个人一见如故,互生情愫。这个何健呢,也因为妻子早早离世,一直未娶,正好年轻漂亮、温柔可人的王仪贞也是寡居,没有牵挂。何健很看好王仪贞,一点也不嫌弃她做过小妾。于是郎情妾意的两人,加上有谢炳文的有意撮合,最终结为夫妻。 举行婚礼的现场,谢文炳则以娘家人的身份主持婚礼,丝毫没有看轻她。婚后两人也是很恩爱,儿女双全。 再后来,随着何健的升职,王仪贞华丽丽大转身,成了省长夫人。 王仪贞的一生看似传奇,其实并不容易。如果自己没有远大的抱负,也不去努力抗争,她充其量只是个普通人的妻子(甚至仍然贫穷)。 她生在那样的混乱时代,迫于形式成为一个军阀的小妾,最后却勇于追求自己的新生活,这是值得我们为她点赞的。她也是一个敢于追求新思想的人,最终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幸福,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而这一切都是要靠自己的努力争取得来。 王仪贞从15岁起人生就发生了改变,她不得不接受自己的命运,年纪轻轻嫁给一个年纪不小的军阀。不过她并没有怨天尤人,反而积极地面对生活,努力改变命运。 人生沉浮,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如意的时候,但是我们都应该努力过得更好。 王仪贞从一个贫家少女到军阀小妾,再到最后的省长夫人,出现如此巨大的身份转换,和她当时那么不离不弃用心照顾病重的王德义有关,和她不依恋那30万遗产更有着巨大的关联。 如果她只是一个市侩势利小女人,满脑子想着金钱,在那样的乱世里守着30万现金,非常有可能早早就已经被人骗财骗色,被卖身窑子或命丧黄泉。那时很多这样的小妾,最后的结局往往都非常悲惨,失宠之后被送人,被发卖的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