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香港回归已经25年了。在25年的时间里,香港的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在两岸人民的共同推动下发展的越来越壮大。 香港回归 其实,如今香港的繁荣,除了强大祖国不懈努力外,还和中国的一些企业家不计后果的"砸钱"支持密不可分的。比如说,香港亿万富翁庄世平。 1911年,在广东省普宁县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中,一个男婴诞生。他的家人给他取名庄世平。长大以后的庄世平十分酷爱读书,家人都感到很欣慰,认为儿子长大以后,一定会成为一位大学者或者说是大商人。 12岁时庄世平离开家乡到汕头石英中学学习,后来又到上海浦东中学学习。18岁到古都北平,在孙中山创办的中国大学学习经济学,当时日本正侵略东北三省。当听到东北三省沦陷时,忧国忧民的庄世平曾说过:"我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国耻之痛!我永远不会忘记!" 从那以后,为了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他白天组织学生做募捐演讲,支持爱国军人抗日。晚上伏案写作,他想通过"以文唤醒"沉睡的国人。 1934年,庄世平从中文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去了泰国,先后担任新民派副校长、《中原日报》主编、泰国华侨抗日联合会负责人。此时的中国正在遭受日本鬼子的侵略。他们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老百姓每天过着苦不堪言的日子! 庄世平看着国人受苦,心里很不好受。他本想着拿起枪来,在战场上和敌人拼个你死我活。但是他突然想到另一种救国的路线,国家打仗需要资金,他就想着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赚更多的钱来帮助国家抗战。 于是,在泰国的那些年,庄世平也没闲着,他一边积极参与各种抗日爱国运动,另一边则把自己赚来的钱,全部用于支援抗日,让前线的抗日将士无后顾之忧!因此,抗日战争的胜利,庄世平也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但这只是他传奇人生的开始,更精彩的还在后面! 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国家加大了对中国的封锁。作为三驾马车之一,"外汇"成为一大难题。经济学出身的庄世平在香港设立商业银行,开辟国内外汇渠道,贡献最为显著。 对于开银行,庄世平堪称"临危受命"。接到任务后,庄世平拿了1万美元,到香港走马上任。 依靠东南亚华人的汇款业务,庄世平在当时英国银行几乎垄断香港金融市场的背景下杀出一条血路,创造了奇迹。1949年12月14日,南洋商业银行在香港德辅道中167号正式开业。开业当天,香港第一面五星红旗插在银行顶楼上。后来庄世平又在澳门开办了第二家南通银行,彻底打破了国际银行对中国外汇业务的垄断。 到了70年代,庄世平已经是香港著名的银行家,名下资产不少,在香港商界影响力很大。但庄世平始终认为:"资本的力量很强大,但没有国家和民族,有钱也就是个买办。" 1980年3月,中国政府正式批准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在邓小平"只能提供政策,不能提供资金支持"的情况下,主管经济特区建设的广东省委书记吴南生一片茫然。为了经济特区的建设,吴南生找到了庄世平。 庄世平当即给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钱在脚下,可以引进外资收税。"不仅如此,庄世平还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建议降低特区税率。他说:"不这么做,外资就不会高税率投资。"由于庄世平的努力,特区的税率定为15%,低于香港的16.5%。吴南生听了庄世平的建议,果然较低的税率吸引了大量外资和侨商,经济特区的经济开始迅速发展。 对于取得的巨大成效,吴南生说:"庄世平教会了我如何经营特区。他是我的老师。" 晚年的庄世平已经拥有两家市值巨大、发展潜力巨大的银行。对此,他非常淡定,退休后毫无保留地交给了国家。就像他创办银行时说的,不讲条件,不占股份,全心全意为国家服务。了解庄世平的人,知道他是一个千亿富豪。但是在他的身上根本看不到亿万富翁的影子。 他自己从来没有买过车,上班不是走路就是坐电车。自己没买过套房,住处是银行分配的不到100平米的宿舍;衣服穿到破了,还在穿。一家之主是这样的,他的家庭成员也是如此。 庄世平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他反复教导孩子们要自食其力,热爱祖国。他从不给予他们特殊照顾,反而禁止他们从事金融相关行业。他的儿子庄荣叙 是一名普通的大巴司机,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就是香港社会最底层的人"。 庄世平的妻子林影平 晚年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因为经济能力有限,他不想给身边的朋友和国家造成困扰。庄世平就将妻子转移到更便宜的医院治疗,死后就地掩埋。即使和李嘉诚是多年的朋友,他从来没有说过这些事情。 有数据显示,在庄世平的一生中,一共为国捐款了2000多亿。这也是为什么晚年的庄世平经济能力有限的原因。因为他把所赚到的钱全部捐给了国家。 2007年7月6日,香港商界传来噩耗,庄世平因病不幸去世,享年97岁。7月8日,庄世平葬礼在香港殡仪馆举行。为纪念庄世平的革命献身精神,国家授予庄世平国葬荣誉。葬礼上,为了表彰庄老对国家的贡献,他的灵柩上覆盖了一面国旗。 周恩来总理曾评价说:"在中国革命史上,潮汕诞生了两位经济人才。一个就是把理论付诸实践的庄世平。"能得到周总理的认可,由此可见,庄世平的贡献之高。 在国家发展需要帮助的时候,庄世平非常慷慨,几乎是倾其所有。他为祖国兴亡而奔走的精神,是当今社会应该延续的企业家理念,也是千千万万中国人必须牢记的一点。只有祖国强了,人民的底气才最硬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