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9月,全国人大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该法律明确规定,我国不承认双重国籍;获得中国国籍的人,不得再保留外国国籍。然而凡事都有例外,有一位开国上将他就具有双重国籍,他是唯一拥有中国和菲律宾双重国籍的开国上将。 对于这位将军,就连周恩来总理都说:他不只是中国的将军,也是菲律宾的儿子。这位开国上将就是叶飞。 周恩来总理为什么会说,叶飞不只是中国将军,也是菲律宾的儿子呢?我国法律明明是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的,为什么叶飞上将可以拥有双重国籍,他为什么如此特殊? 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叶飞是在菲律宾出生的,按照当年菲律宾的法律规定:凡是在菲律宾出生的孩子,一出生就自动拥有菲律宾国籍。这就是叶飞菲律宾国籍的由来。 其次,叶飞祖籍是中国福建南安,自幼就归国求学,在中国生活战斗多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叶飞自然而然就获得中国国籍。 再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是1980年出台的,那时,叶飞老将军尚在人世,按理来说,叶飞将军应该自动取消菲律宾国籍。但周恩来总理早就有言在先:叶飞将军既是中国将军,也是菲律宾的儿子,就凭这句话,我国也不会强制取消叶飞将军的菲律宾国籍。 最后,叶飞将军拥有双重国籍,是基于现实的需要。便于中菲双方进一步交流,有助于缓解菲律宾对中国的偏见。另外,叶飞在与菲律宾华侨、华裔交流时,拥有菲律宾国籍,能够更好地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 值得一提的是,叶飞将军因为自己双重国籍的特殊身份,对家人要求非常严格,对家人特地提出了三点要求:其一,孩子都要留在国内上学,不一定非要去海外读书;其二,孩子不许打着"叶飞"旗号去经商;第三,不许因为个人私利与华侨交往,硬拉关系。 叶飞之所以对子女提出这些严格要求,他不希望孩子过分崇拜国外的教育,要立足国内;自己要想取得成就必须靠自己努力去打拼,而不是依靠父辈的名声;那时候,华侨大多都是有钱的企业家,与华侨之间的交往要以身作则,洁身自好,堵住悠悠众口。不能因为叶飞拥有双重国籍的先例,鼓励那些华侨、华裔归国。 那时候,有不少华侨看到祖国强大了,都想回到祖国的怀抱,对此,我们是表示欢迎的,但那些华侨又舍不得放弃其他国家的国籍所带来的好处。如果我们开了这个口,其他国家便以为中国强大了,开始拿双重国籍为先例,鼓励那些华侨、华裔归国。 对此,美国也有这方面的担忧:万一华侨、华裔都加入中国国籍,对中国来说,简直就是如虎添翼。于是,他们便开始在国际上造谣中国,惹出是非。 对于国籍问题,无奈之下,中央决定让全国人大负责起草《国籍法》。1980年的《国籍法》对归国华侨有着明确的规定:欢迎华侨、华裔归国,但中国不接受双重国籍,要想加入中国国籍,必须舍弃原有的国籍。 此举就是为了堵住欧美国家的嘴,省着他们整天以恶毒之心,来揣测攻击中国。 具有双重国籍的叶飞,一生中有许多绰号,其中最特别的就是"打不死的铁将军"。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呢?叶飞曾遭受过枪伤,头部和腹部都被敌人打中,然而他从阎王爷手中"讨价还价",最终死而复生。 本篇文章我们来了解一下,叶飞那次"死而复生"的特殊经历。 1933年一天,一名穿着一身老百姓衣服的男子,头戴一顶草帽,慢悠悠地来到一家客栈门前。男子一进门就喊"老板!给我来个二楼的客房!等会儿,我朋友就要来了。" 客栈掌柜听到喊声后,立刻拿了把钥匙,恭恭敬敬地将男子引上二楼,帮男子把客房的门推开。 "客官请坐,不知客官要吃点什么?"男子随意摆了摆手:等我朋友到了,我再点菜。现在没什么事,你先下去。等我叫你,你再上来。 客栈掌柜连连答应,退出客房后,还将房门关上。男子瞬间卸下防备,将头上的草帽摘下,放在桌面上,开始思考事情。 这里是闽东福安县的狮子头客栈,位于狮子头渡口附近,距离县城有60里,是闽东福安县地下党接头的常用地。 这名男子就是叶飞,他这次到客栈来就是为了和城里的同志接头,了解城里情况,为游击队拿药品,并商量下一步工作计划。 然而,叶飞不知道的是,负责领导暴动的他,早已被敌人盯上了,成为敌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敌人欲除之而后快。在叶飞到来之前,敌人早就在福安县狮子头渡口附近,布置了十几个便衣警察,日夜盯着形迹可疑之人。 叶飞靠在桌子上,一边思考目前的局面,一边等待接头同志的到来。 "噔噔蹬蹬"一阵上楼的脚步声传来,叶飞没有在意,他和接头同志约定见面的时间是中午十二点,现在还没到时间,应该是其他客房的人。 没承想,房门突然被打开,三个陌生男子闯了进来,一脸凶相,恶狠狠地向他扑来。 怎么回事?你们是来找我的吗?叶飞立即感到事情不对劲,想起身离开,奈何此时已经来不及了。 三人如同饿狼扑食一般,开始跟叶飞过招,几人大打出手。虽然叶飞身手不错,但双拳难敌四手,势单力薄的叶飞被三人狠狠地压制在桌面上,难以动弹。 叶飞不肯认输,一直在拼命挣扎,手被压住了,就用脚到处乱踢;脚被捆住了,就用嘴咬,见什么咬什么。 一个特务的手腕被叶飞狠狠地咬了一口,鲜血直流。恼羞成怒的特务,抽出双手从腰间拔出手枪,顶在叶飞的脑门上,恶狠狠地说"让你咬我!今天就让你看看我的厉害!"说着就扣动了扳机,照着叶飞的脑袋来了一枪。 中枪后的叶飞昏死过去,另外两个特务见状,立刻松开了钳制叶飞的手,任由"尸体"慢慢滑落至地上。 一个特务踢了"尸体"一脚,叶飞躺在地上,没有任何反应。特务还以为中枪者已经死了,同伙的特务埋怨道:你怎么回事?怎么把人打死了?现在还不知道他是不是游击队的,你就动手了,上面可没说要把人打死。 另一个特务表示:算了,趁时间还来得及,先撤回去,报告上级。看看上级怎么说。别管这具尸体了,等我们上报上级后,再回来处理。 另外两人都同意了,便简单收拾了一下现场,下楼了。 叶飞虽然被击中了头部,只是暂时昏迷了一下,并没死。他听到特务下楼的脚步声,便想悄悄抬头确认一下,这一抬头,就糟了! 有一个特务走在最后,边走边盯着房间里的叶飞。可巧,就碰上了叶飞抬头的瞬间。特务大喊"这个人还没死!"说着,又举起了手枪,射出了三发子弹。一发子弹又打在了叶飞的头部,一发子弹打在了叶飞的左胸,最后一发子弹打中了叶飞的胳膊。 这下叶飞彻底失去了知觉。正当特务想重新回来,检查叶飞尸体时,客栈外传来了哨声,最先下楼的两人顿感不妙,立刻招呼举枪射击的特务:快点下楼!别再耽误了! 特务心想:都打了四枪了,两枪打中脑袋,肯定死得透透了。于是,放心地转身离开了。 三名特务将消息上报之后,引起了上级的重视。敌人重新派出了几十人的队伍,前往狮子头客栈,打算砍下叶飞的头颅,挂在福安县的城门口,以儆效尤。 等他们匆匆赶到狮子头客栈,却发现客栈里,早已人去楼空,就连那原本应该躺在二楼客房地板上的尸体却离奇失踪——叶飞也不见了。 领头的大怒,质问三个负责指路的特务:人呢?三个负责指路的特务见状,大惊失色,连忙跪地磕头求饶,表示:他们真的把人打死了,就离开了一会儿,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尸体会离奇失踪了。 领头的冷静下来,仔细一想:肯定是有人把叶飞带走了。就这么一点时间,想必人不会跑远。于是立刻下令:把方圆几十里的路口都给我把守住了!决不能让这个游击队员跑了! 领头的猜得没错。当时,三个特务离开没多久,闽东地下党支部和农会的同志就赶到了狮子头客栈。他们一听到枪声,就知道狮子头客栈出事了。不因为别的,就因为那是地下党经常进行接头的地方。 同志们闻讯赶来,看到了倒在血泊中的叶飞,探了探呼吸,还有气。连忙把他抬回村里,托人秘密去镇上请医生回来。 医生匆匆赶到,好不容易才把叶飞身上的衣服剪开,用酒精进行了简单消毒,简单包扎了伤口,医生为难地表示:这些地方,我是不敢动,还是尽快找专业的医生来处理伤口吧。 众人商量了一下,决定将叶飞送回根据地,去请医生来做手术更可靠。但路上到处都是关卡,大家想出了个办法:把叶飞装成女的,坐在婚轿里,蒙上口鼻,对外只说是新娘子得了风寒。 "军爷,这里面是我家娘子,她前两天刚感染了风寒。医生说见不得风,您多担待一下" 说着,同志悄悄就塞了两块大洋到特务手中。特务满意地点了点头,挥手放这几人离开了。 之后,大家就是用这种办法,闯过了一个又一个关卡,最终成功抵达根据地。根据地的同志还特地请了一名外科大夫上山,为叶飞进行手术。手术险之又险,医生发现:叶飞头颅中的子弹,但凡再偏一点点,便会击穿脑部导致死亡,可见叶飞的运气是有多好。 经过几个小时的手术,医生终于取出了叶飞颅脑中的子弹,但由于叶飞的身体太虚弱了,不适合进行第二次手术,因此,他胸部的那颗子弹就一直留了下来。 不得不说,叶飞的身体恢复能力是真强,一个月的时间,身上的伤就好了七七八八,又重新投入了战斗中来。 这次叶飞被特务连开四枪,三枪击中要害,却大难不死,从此"打不死的铁人"外号在军中传开了。 1938年1月,叶飞遵照党组织的指示,离开闽东,只身前往福建,打算劝说国民党福建省的主席陈仪,一起共同抗日。 陈仪正在办公室整理资料,有人通知他:主席,叶飞到了。陈仪立刻表示,快些将人请进来!叶飞到了,陈仪一抬头看见一个书生走进来,皱起眉头,试探性地问 "你就是叶飞?" 来人回答道"没错,我就是叶飞。" 陈仪上下打量了叶飞一番,表示:原来不过是一介书生。我知道,那个和我军打了三年游击战,还能多次打败我军的围剿的叶飞,如此厉害,八成会是个彪形大汉,想不到竟是一介书生。 那时候,叶飞长得比较清秀,带着一股子文人气息,而鼻梁上的眼镜给他增添了几缕书香气。也难怪,国民党福建省的主席陈仪会在第一次见面时,认为叶飞是个文弱的书生。 陈仪又说:看来那些人,就喜欢夸大事实。 叶飞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急着当场辩驳。此时,陈仪的副官走进来,向陈仪报告:主席,今天的晚会已经安排好了。 陈仪应了一声,转念一想,便向叶飞提出了邀请:叶飞将领远道而来,不妨稍作休整后,便来参加我们的晚会如何。 叶飞知道,现在向陈仪提出"携手抗日"的主张,根本没有任何用处。他根本没把自己看在眼里,又怎么会把自己提的建议放在眼里。 叶飞决心,要在今天的晚会上,让这些国民党人见识一下自己的厉害。这样,他们才会放下架子和傲气,真心实意同意党组织的主张,携手抗日。 很快,晚会的时间到了,众人纷纷入座,个个都在翘首以盼,就连陈仪也在等着叶飞的"亮相"。 就在这时,叶飞出场了,他身穿一件绿色的军大衣,闪亮登场了。叶飞刚入座,就有人开口嘲笑他:听说叶将军是从闽东来的,这穿着在你们那儿是正常的,但在我们福建,可是难登大雅之堂啊! 众人一阵嘲笑,这话明摆着就是说叶飞是从乡下来的,穿着很土。 叶飞镇定自若地回答 "众位兄台有所不知,我原本也不想带这件衣服来的。领导说,上次打仗,轻轻松松就打跑了国民党的军队,这大衣啊,不过就是顺便从国民党保安旅旅长身上‘刮’下来的。" 众人一听,叶飞身上这件军大衣,居然是从国民党保安旅旅长身上"刮"下来的,还是缴获来的。这不是公然嘲笑我们国民党战斗力差吗?众人顿时觉得脸上挂不住。场面一时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陈仪见状,只能岔开话题。叶飞见状,也提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 这只是叶飞将军诸多英雄事迹中微小的一个。像什么郭村保卫战、黄桥决战、宿北战役、莱芜战役、鲁南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豫东战役、淮海战役……都不用说。 但要说,令叶飞将军印象最深刻的,一定是金门战役。金门战役是叶飞主导的指挥体系,但因后援不继,导致没有成功拿下金门,还损失了8000名士兵。叶飞是敢于承担责任的人,他曾一度上书中央,希望给自己严厉处分。 但毛主席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并没有怪罪叶飞,还非常信任叶飞,1958年,毛主席还把炮击金门的指挥权交给了叶飞,这再次充分表示毛主席对叶飞的信任。 叶飞也没有辜负党和国家的信任,联合其他首长和参谋,制定了炮轰计划,主要针对国民党军的指挥所、观测所、交通中心、军事要点和炮兵阵地,开展了猛烈炮击,共发射炮弹57000余发。 多日的炮击有力地回应了美军的挑衅,也表明了中方的态度: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部问题,不需要美国来插手,也不容许美国来插手。 叶飞将军身中四枪,击中要害部位,头部两枪、胸部一枪,他劫后余生后,毫不气馁,继续为革命做贡献,建国后成为唯一拥有双重国籍的开国上将。将军对国家的贡献有目共睹,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开国上将。后来叶飞就任交通部部长,还为侨务工作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创建了"华侨城"。 1999年,叶飞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借此文章,向叶飞将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