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这个暑假 叶飞成为很多竹山人口中 "别人家的孩子" 父亲瘫痪,母亲务农 叶飞凭借自身努力 以658分考上北京大学 ↑叶飞收到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 18岁的叶飞出生在竹山县双台乡界岭村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10多年前意外受伤导致下肢瘫痪,母亲靠种地和在打零工艰难维持一家四口的生活。生活的困境并没有打倒这个自强不息的少年,今年高考,他以物理方向658分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 家庭贫寒 姐弟俩4岁开始住校 双台乡界岭村距离竹山县城约50公里。近日,县融媒体中心记者一行乘车从县城出发,沿着242国道进入村庄。几经辗转,到达一处扶贫搬迁安置点,一排整齐的二层小楼映入眼帘。 房前溪水潺潺,屋后绿树成荫,屋内简朴整洁,墙上悬挂的一沓奖状是最醒目的"装饰"。这里,就是叶飞的家。 ↑叶飞一家四口 见到记者,叶飞的母亲李永珍热情地上前打招呼。这个小学都没念完的农村妇女,平时靠务农和在工地打零工养家,皮肤黝黑粗糙,虽才40岁出头,但脸上已写满沧桑。当记者为叶飞考上北京大学向她表示祝贺时,她一脸微笑,没有表现出过多的兴奋,"嗯,考得还可以。"坐在一旁轮椅上的叶飞的父亲叶才龙,则把儿子的成绩归功于社会各界的好心人:"得亏一些好心人的帮助,得亏党和政府的关心,不然娃子没有今天啊!" ↑一家人合照 今年50岁的叶才龙,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踏实勤奋肯吃苦,早年一直在外务工。妻子李永珍贤惠能干,在家务农、带孩子,一家人幸福温馨。然而,一场意外让平静的生活戛然而止。2007年的一天,正在河南一煤矿干活的叶才龙突然摔倒,脊椎受损导致下肢截瘫,不仅丧失了劳动能力,连生活自理都成问题。当时女儿叶小熳6岁,儿子叶飞才3岁。至此,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压到了李永珍一人身上。李永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和高血压,由于经济来源有限,她一直咬牙坚持,没做心脏手术。照顾丈夫、看护孩子、洗衣做饭、喂猪种地……李永珍每天起早贪黑,除了要料理好家里,还要想尽办法挣钱,担当起全家的顶梁柱。"多亏党的政策好,让我们从土房子搬进了安置房,还享受到低保和残疾补助,保障了基本生活。"李永珍说。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叶小熳、叶飞各自4岁时就被送到了学校住宿,只有周末才能回家,穿的衣服除了校服就是好心人送的。 每次放假回家,姐弟俩都会主动替母亲分担家务,而李永珍也总会趁着丈夫有人照顾时,赶紧去附近的工地找点活儿干。李永珍回忆说,孩子们一直都很懂事,叶飞唯一一次挨打还是他3岁多的时候。"当时我在苞谷地里拔草,又饿又累,他跑过来踩倒了几颗苞谷苗,我气得把他抓过来狠狠打了几巴掌。打完了我又心疼,就坐在地里哭,觉得生活太难了!"说起两个孩子的成长经历,李永珍内心充满了亏欠和疼惜。 自立自强 渴望靠读书改变命运 自小目睹母亲辛劳、体验到家庭困苦的姐弟俩,在同龄孩子还在父母怀里撒娇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学会了养鸡、喂猪、干农活、照顾瘫痪父亲,学习上更是从小都不让父母操心。 ↑叶飞在家干农活 "每次看到妈妈劳作回来,累得饭都吃不下的时候,我都特别心疼。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找个好工作,让我们一家人过得好一点。"叶飞说。 叶小熳、叶飞姐弟俩从小勤奋刻苦,学习成绩在村里也是出了名的好。叶小熳中考时顺利考上了竹山一中,叶飞后来的中考成绩更好,十堰市三所重点高中都有意录取。但当时考虑到市区生活费可能更高,加上路程太远不方便回家,叶飞选择了就读竹山一中。 在李永珍的眼里,叶飞在学习方面非常自觉,甚至不知疲倦。"他除了帮我做事,就是在看书做题,有时让他歇会儿再学,他总说没事儿、不累。" 尽管日常生活非常拮据,可李永珍夫妻俩在孩子们的学习上从不吝啬。学习用具、复习资料、喜欢的书籍,他们都支持孩子买。 "从小我都告诉娃儿,生在这样一个家庭已成事实,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出人头地,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我们哪怕砸锅卖铁也要供他们读书。"叶才龙朴实的话语中透露着坚定。 ↑叶飞帮妈妈分担家务 有父母的全力支持和加油鼓劲,本就懂事的叶飞更加勤奋努力,高中三年成绩一直比较优秀。2021年高考,叶飞取得了物理方向611分的好成绩,足以上一所好的重本大学。 但这与梦想中的浙江大学尚有距离,叶飞果断决意复读。选择复读,对于这个本就贫寒的家庭来说,无疑又增添一层负担,母亲李永珍一时难以理解,"又不是没考上好大学,多读一年又要花不少钱,家里哪有钱啊!" 决心复读的叶飞找到学校老师表明决心,在得知叶飞的情况后,竹山一中也给予这个优秀而勤奋的学生格外关照,为他免去一切费用,全力支持他复读。 "在学校里,叶飞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一个,但绝对是学习最认真的一个。"复读时的班主任童长斌介绍,学习对于叶飞而言是一件很享受的事,家庭的贫困也没有给他带来自卑和阴影,他很乐观坚强。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高考,叶飞取得了物理方向658分的高分,位居十堰市第11名、湖北省第472位,成为高考成绩首次迈进全省500强的竹山学子。 "高考成绩出来那天,娃子还在十堰餐馆里端盘子,半夜3点多打电话回来说考了658分,我们三个在屋里高兴得一夜没睡着,这多年终于熬到头了,不容易啊!"李永珍满脸笑容,自豪和怜惜之情溢于言表。 分享心得 "静"和"恒"是关键词 山村孩子考上北大,这在很多人看来,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而叶飞认为,这次考试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和自己的坚持是分不开的。 高中期间,叶飞的成绩并不总是名列前茅,有时也会考得不好,但他认为,平时成绩的好坏并不是最重要的,在每一次考试中吸取经验才是关键。叶飞说,恒能生静、静能生慧,做任何事情要想取得好结果,都要做到"静"和"恒"。 ↑叶飞时常和姐姐谈心,交流学习心得 平日的学习里,叶飞总是不急不躁,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之外,每天他都会抽出时间认真翻看错题本,举一反三、弥补短板。针对自己相对薄弱的英语学科,他坚持每天背诵单词、阅读英语文章,持之以恒地积累词汇量,培养语感。繁重的学习之余,叶飞喜欢通过阅读诗词排解压力。"‘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诗,也是我一直用来警醒、激励自己的话。" 在叶飞的心里,自己能考上北大离不开学校和老师的支持和付出。"学校为我免除后顾之忧,让我能够安心学习。班主任和各科老师对我也是特别关心,经常找我谈心,帮我答疑解惑,这都给了我莫大的安慰和帮助。" "父母也是我坚强的后盾。" 叶飞说,虽然家里条件不好,但父母会尽他们所能支持自己读书,他们虽然没有给予自己丰裕的物质条件,但给予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 竹山县融媒体中心记者余明明捐赠1000元助学金 在填报志愿时,叶飞选择了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他说,这个专业很有意义,也很有趣,可以让自己更好地认识自己,也能更好地理解别人,还能为他人排忧解难。 对于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叶飞十分期待。他告诉记者,上大学后将继续好好学习,争取能够保研取得更好的成绩,也希望将来能用自己所学回报社会,回报所有好心人。 祝贺你,叶飞! 愿你不负韶华、勇敢追梦 奔向更好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