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国家早已禁止通过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的方式增加缴费年限!而为什么国家要禁止,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老李从30岁开始缴纳养老保险,并且一直都是以灵活就业人员的方式缴纳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是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6000元的100%,按照规定缴费比例为20%,也就是每个月要交1200元。 而这1200元里,有720元进入社会统筹账户,也就是缴费基数的12%;只有480元进入个人账户中,也就是缴费基数的8%。 假设老李59岁的时候不幸去世了,意味着他的养老金一分钱都还没有领到。 虽然按照《社会保险法》第十四条,"个人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那么老李的家属可以得到个人账户中的那一部分钱,但是进入社会统筹账户中的那一大笔钱就相当于为社会做贡献了,一分钱都取不出来。 所以如果国家允许对养老保险进行一次性补缴,那么大家为了规避像老李这种情况,肯定会选择在到达退休年龄前一天再去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 而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有单位的职工必须按月缴纳养老保险,他们没有其他的选择。 从社会公平性的角度来说,允许一次性补缴对于按月缴费的人员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 而这对于养老保险基金来说,可能将是一场灾难。 因为缴费人数的减少,短期内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肯定会减少一大块。而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体系,根本上是用在职人员缴纳的养老保险来支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 养老保险的收入大幅减少,意味着养老保险基金可能在短期内就会承担不起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那么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将直接崩盘。 即便社会保障体系没有崩盘,允许一次性缴费也会很大程度上降低国家对于养老保险基金的掌控力。 按照目前的缴费模式,按月缴纳养老保险的人员正常都不会断保,因此国家能够比较准确地预估出每年的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有多少,每年能够办理退休的人员有多少。那么自然可以更有计划地使用养老保险基金,在调整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时候也可以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控制调整水平。 而如果允许一次性缴费,那么每年的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情况可能会出现比较明显的波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不会有什么问题,而一旦经济形势不好,很多人根本没办法一次性拿出那么多钱缴费,养老保险基金的压力就会很大。 特别是万一出现像2020年新冠疫情这种特殊情况,可能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都发不出来了,那么整个社会就乱套了。 同时,从社会保障的发展角度来看,这种做法也是存在问题的。 退休人员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是: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 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是和退休年龄相关的,55周岁退休是170个月,60周岁退休是139个月。 也就是说,在发放计发月数时长的养老金后,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中应该是没有余额的了,但是之后国家依然会按照原先的标准继续按月发放养老金。 那这部分钱从哪里来呢? 当然是由社会统筹账户进行支出,这就是那些未能将养老保险"领回本"的人员做出的贡献。 在养老保险这件事情上,总会有些人吃亏,也有些人会得利,这也是一种平衡。 因此,人社部在2016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管理的通知》,明确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不得补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 一些地方因为当地的情况比较特殊,所以落实这项政策的时间会更迟一些。 比如天津市直到2020年初才印发了《关于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参保人员不得补缴以前年度灵活就业期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结果那段时间天津市各个社保中心的门口都排起了长龙,都是赶在政策关停前要进行补缴的人员。 目前,也许还存在部分地方允许一次性补缴,但是未来肯定也是会停止的。 政策目前只允许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进行一次性补缴,而这是因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本来就是一种偏福利性质的保险,它的缴费标准比较低,并且城乡居民养老金中有很大一部分的支出都是来源于国家财政。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用简单的回答让您了解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 欢迎关注我,如果有不同意见,请下方评论留言探讨! 为什么养老保险不给补?对于养老保险的补缴问题,这是很多参保人心头的一根刺,绞得心里一阵阵的痛。在2016年之前,只要已经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养老保险不足15年的人员,很多地方都是可以补缴的,这样就可以保障这部分参保人能够按时办理退休。 但时过境迁,以前各地一次性补缴的政策,导致社保基金支付的压力不断增大。很多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社保基金面临入不敷出的困境,每年需要依靠中央调剂基金才能满足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足额支付。自从社保法颁布实施之后,逐年缴费成了我国参保的主要方式,通过逐年参保,可以保障社保基金的逐年增长,确保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特别是人口老龄化的加快,面临全国平均三个在岗职工负担一个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压力。 但由于很多参保人,在年轻时没有什么缴费的意识,导致参保时年龄已经超过了50岁,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龄,养老保险缴费不足15年,因为无法一次性补缴余下的缴费年限,因此不得不承担自己延迟退休的后果。按照社保法的规定,对于已经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养老保险不足15年的人员,允许继续缴费至满15年。但是这种继续缴费,并不是一次性补缴余下的缴费年限,只能是通过逐年缴费的方式来实现。如果不愿意逐年缴费的,可以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通过一次性补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以后,按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规定来享受养老金待遇,但由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待遇比较低,很多人又不愿意这样来操作。 为了规范社保基金收支管理,体现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2016年国家人社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人社发(2016)132号文件,明确规定灵活就业人员,不能通过一次性补缴的方式来增加缴费年限,各地根据人社部的规定精神制定了实施细则,从此灵活就业人员要想通过一次性补缴的方式来增加缴费年限就变得不可能。按照社保法实施细则的规定,自2011年7月社保法实施之前参加工作的人员,如果已经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但养老保险缴费不满15年的人员,在继续缴费5年以后仍然不足15年,余下的缴费年限可以一次性补缴,但这个规定的时间界限是在2011年7月1日之前,而且涉及到的人数也不多。 那么对于现在已经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养老保险不足15年的人,由于政策性的不能一次性补缴该怎么办呢?我个人建议如果属于女性,可以通过逐年缴费的方式,因为女性灵活就业人员的退休年龄是55岁,即使到了60岁以后办理退休,这也不算很晚,而且越往后办理退休,养老金就会更高一些,毕竟以后的职工月平均工资更高;对于男性如果所差的缴费年限在5年之内的,可以考虑延迟办理退休,如果所差的缴费年限超过5年的,最好转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通过一次性补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所差的缴费年限以后按时领取基本养老金。 综上所述,现在对于大龄参保人员,已经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养老保险缴费不足15年的,按照人社发(2016)132号文件精神的规定,只能逐年缴费,是不能一次性补缴的。我们在决定参保之前,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年龄结构,提前计算好时间,年龄过大的人员,还是建议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更为合适。 现在养老保险买不得了,就拿我来说,2011年买的,现在每月交800多,还没加医保,但是,社保还在涨,15年还要交多少,还是未知数,不交呢,已经陷阱去那么多钱了,交呢?还不知多少?真是奇虎难下, 不给补,影响缴费积极性,现在社会上有些人,多是个体户或有些农民工,政府允许这些人买养老保险时,他们大多50多岁,现在60岁还没买够15年,这种情况应允许他们一次补够15年,按现在法定年龄退休,法律就要讲公平。这对大家都有好处,特别是调动一大部分人的缴费积极性,实现良性循环。 好象是2014年我们这里允许倒保8.5年,一时间很多人前往社保处办理,尤其40~50岁年龄段最多,一般都是自己儿女出钱缴纳倒补款1万多保费,然后每年一次再正常缴费,直至缴费满15年以上,岁数符合规定年龄,即可办理退休手续,领取养老金。 谢谢"飘摇的炊烟V″先生邀请。关于"为什么养老保险不给补"的问题? 法律只是对从未缴纳过社会养老保险的人养老保险不给补。 对于曾经或巳经缴纳过社会养老保险(含视同缴费人员)是规定了法定条件,允许补缴的。先生巳经是《悟空问答》加Ⅴ的"大咖″了,很高兴为您回答此问题。 一是关于养老保险补缴的问题国家已经启动了三次并做了三次结论。 第一次是1997年国务院颁发了国发(1997)26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对于缴纳养老保险加上视同缴费达到15年并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的一律退休; 第二次是2005年12月3日国务院颁发了国发(2005)38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该文件对于缴纳养老保险达到15年并到达退休年龄的每增加一年缴费增发1%的养老保险金; 对于到达退休年龄累计缴费不满15年的,不发给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第三次是2011年7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实施之前。凡是缴纳过社会养老保险的,到达法定退休年龄不滿15年的可以补缴5年至15年,补缴5年仍不满15年的,可以补缴至滿15,办理退休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对于职工养老保险、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补缴时间限制在2011年7月1日之前,也就是2005年12月3日之后。 其它任何人沒有资格补缴城镇职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 二是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中有两个法定补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时间。 首先是在城镇职工(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会养老保险到达法定退休年龄,补缴5年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仍然不滿15年转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的,可以继续缴纳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到达满15年时,分段计算养老保险金,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其次是2014年2月21日国务院颁发了国发(2014)8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 该文件规定在发文当月满60岁的城乡居民不用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直接享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 对于未滿60岁的,可以补缴(最长十年)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到达60岁时,享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 对于超过60岁的,可以即缴即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缴足15年不再缴。 三是除了上述法定条件允许补缴社会养老保险之外,任何人都不允许补缴养老保险。 对于城镇职工或灵活就业人员,实际上只有在2011年7月1日之前缴纳过社会养老保险的人,可以补缴。其它人一律不给补缴。 管见了。 关键是把下岗职工列为灵活就业人员,下岗职工为了生活四处打工,上有老下有小,没有钱缴纳社保,到了退休年龄才东挪西借想交齐又不符合规定,就应该把下岗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区分开来,这才是公平。 养老保险,保险不保险? 我们国家的养老制度改革,从退休工资到退休养老金,这是养老社会化的一种措施,在这次改革中社会灵活就业人员也纳入养老保险体系,开始时,是允许补交养老金的。 当然,这主要是指社会灵活就业人员,在职人员不存在这个问题,社会灵活就业人员,交了一段时间的社保,又中断交纳,到临退休时,交纳条件不够,就一次性补交缺口,达到发放退休养老金的条件,从而保证退休后有养老金可领!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如果逐月交社保,这社保里有60%要计入社会统筹账户,也就是进入大锅,只有40%计入个人账户,如果自然人在退休之前,比如59岁去世,按政策个人账户的余额,可以有相关人继承,但进入社会统筹账户的余额,只能用来发放其他人的养老金! 所以,如果断交人员在59岁时去世,这就少交许多钱,大家都这样做,社会统筹账户就要减少,可能就有入不敷出的现象,对养老政策带来不利!由此,现在已经不允许一次性补交养老保险了! 这种做法,就是为了保证充足的养老保险收入,确保退休养老金支出有保障! 从2018年之后想补缴以前的养老保险,其实是越来越难了,基本上全国所有省市都已经停止了补缴养老保险。除非有特殊情况,不是社保缴纳人自己的过错而导致的社保断缴,那才有可能进行补缴。 过去不少民众认为,自己现在现金流比较紧张,社保就不暂时不缴了,等到有钱的时候再去进行补缴,反正社保部门也支持补缴,社保部门需要将养老社保基金补充增大。但是在2018年之后,随着我国社保保障基金的不断发展壮大,国家制定了全面的扶持社保,保障资金规模扩大的各项措施,其实我们社保保障基金已经实现了正向的循环。所以此时社保部门也停止了补缴政策的继续实施。 确实,如果从全年来看,我国当年的社保养老金收入确实是低于社保养老金的支出,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着缺口的。但是我们要知道,从2018年开始,国家也制定了长期补充社保保障基金的各项政策。例如每年财政进行巨额的补贴,针对当年的养老金支出缺口予以补贴解决。又例如我国将不少央企的股权无偿划拨到养老保障基金,这些股权产生的收入分红以及资产处置收入,都是归养老保障基金的。又例如我国将养老保障基金的每年投资收益大幅提升,让养老保障基金可以以超出理财收益的速度在增长。这个三管齐下的措施,长效的解决了养老保障基金的循环问题。 其实停止养老保险的常规性补缴,也是有着重大积极意义的。这对于坚持缴纳养老保险的那一大批人是公平的。因为我们知道有着通胀的影响,其实现在的钱是不如以前的钱值钱的,那么补缴的人如果按照以前的计算金额进行补缴,其实也是在变相的损害了那些守规矩的社保人利益。如果要求补缴时金额提升,那么补缴人可能又觉得不公平,而且很难测算出来,应该提升多少呢?这里面其实是无法精准的计算出一个提升幅度的。 其实停止社保补缴也是有政策可依的。在2016年,国家人社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人社发(2016)132号文件,明确规定灵活就业人员,不能通过一次性补缴的方式来增加缴费年限,各地根据人社部的规定精神制定了实施细则,基本上在2018年全部执行到位。 那么针对抵达法定退休年龄时,社保缴纳年限不够15年的如何处置,其实国家也是有着政策的。人社部2016年32号文件,容许可以继续缴纳5年,如果5年后还没有达到15年,才容许一次性补缴。 大家现在明白了吧,如果觉得好请给予点赞评论和转发。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您好,为什么养老保险不给补?出现养老保险不让补缴的情形,多半是来源于自己到达正常的法定退休年龄之前,因为累计缴费年限没有达到15周年,所以说是不允许来进行补缴的。那么如果说在退休之前累计缴费年限不足15周年,那么很有可能面临的结果就是需要延迟退休,只有在延迟退休以后逐年交费,累计缴费年限达到15周年,才能够正常的办理退休享受养老金的待遇。 所以养老保险在退休之前不允许一次性补缴,也是对一些正常参保人员的公平对待。因为绝大多数正常参保人员,他只有在正常参保以后才可以享受到,按照正常的法定退休年龄办理退休享受基本养老金的待遇,如果说你没有按照正常的缴费逐年交费的话,那么在退休之前一次性补缴,那么对于这些正常参保的人群是极为的不公平的。 所以这也是不允许在退休之前一次性补缴的一个原因,不过如果说你是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个人,那么到目前为止还是允许一次性补缴的,因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从2009年推出,到现在也还没有15年的时间,所以说目前来讲参加居民养老保险的个人,那么是可以享受到退休之前一次性补缴15年的待遇。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