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焦作博爱县明德幼儿园里,有个很独特的班级,班里有一位二十多岁的超龄女学生,关键是这位学生的肤色和所有学生都不相同。 这位坐在班级里格外惹眼的女学生,是一名来自非洲安哥拉的黑人女子,名叫明嘎,她和自己的儿子一起在幼儿园里学习中文。 明嘎的丈夫是位比她大三十岁,家境普普通通的中国农民。一位非洲姑娘怎么会不远万里嫁到中国呢?这一切还要从一个叫程小建的河南农民说起。 明嘎在幼儿园农民程小建 程小建,1970年出生在河南省焦作博爱县西金城村,祖祖辈辈以务农为生。因为家里穷,程小建初中毕业就走向社会,每年春天跟着村里的打工队伍进城务工,春节前回家和父母团聚。 二十多岁的时候,家里终于给程小建操办了一门亲事,结婚没两年老婆还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当了父亲的程小建感到身上的责任和重担,不得不离开妻儿去更远的地方打工赚钱。 没几年,程小建的老婆忍受不了这种聚少离多的婚姻生活,跟他离了婚,带着儿子改嫁给了他人。 独自一人生活的程小建也发愤图强过,他也想有朝一日能够出人头地,把家里的房子修成三层楼高,娶个老婆生个娃,让父母享受天伦之乐,安度晚年。 只可惜程小建既无学历,又无技能,更无经商的头脑,只能凭借一身力气赚些辛苦钱,一年到头除了吃喝拉撒,根本攒不了多少钱。 就这样一晃而过,到了不惑之年的程小建依旧孤身一人,四处漂泊着讨生活。去非洲打工 就在此时,当地兴起了去非洲的"打工热",去过的人都说在非洲打工工资高,几年下来可以在农村盖栋楼。程小建听后也想去,可苦于没有门路,后来经一位熟人介绍,他找到了一家往非洲输出劳力的中介公司,程小建掏了中介费,办好护照,踏上了去异国他乡的打工之路。 2013年,已经43岁的程小建告别家乡,来到非洲安哥拉当了一名伐木工人,每月工资7000人民币,程小建很满意,他掰指头算着,多久可以带着钱回家建房。 但现实并不如愿,第一个月老板就开始克扣工资,不仅如此,伙食也是越来越差,原本就有些水土不服的程小建,几个月下来人瘦了一圈。 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刚到非洲几个月,程小建就患上了疟疾,这种疾病在非洲很普遍,特别是农村地区,患病率达到40%左右。 原因是当地居民用水完全依赖地上水,洗衣做饭,沐浴洗漱,牲畜饮用都在同一条河里。而且当地人没有将水煮沸再喝的习惯,所以饮用水不清洁是造成疟疾多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程小建得了疟疾虽然被治好了,但身体却越来越虚弱,走路都费劲,更别说工作了。而此时的老板竟然撇下他们几个工人不管了,连工资都不给结算。 身处异国他乡,人生地不熟,程小建连维权的地方都找不到,回家身上又没钱买机票,此时的他真是悔不当初!结识非洲朋友 就在程小建举步维艰之际,在非洲的中国同胞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不仅帮他通过中国大使馆讨回了部分工资,还帮他找到了一份工作。 程小建的新工作依旧是伐木,工资7000人民币。这次的老板人不错,每月按时发工资,在生活上也照顾得挺周到。 伐木其实是个挺危险的工作,除了操作时的危险,另一个危险反而是来自当地人,经常有伐木工人和当地人发生冲突,出现身体受伤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双方因为语言不通,沟通起来十分费劲,容易造成误解。为此,程小建特意花了300元人民币雇了一名叫老瓜(化名)的当地人,既当翻译又当保镖。 老瓜的家住在安哥拉莫西科省卢奥市嘎风谷,别看他和程小建岁数差不多大,却已经有了12个孩子,因为孩子多,生活异常贫困,12个孩子没有上过一天学,有时候连饭都吃不饱。 程小建每月花300元雇老瓜,这在"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的安哥拉,已经算当地的高工资了。所以老瓜非常感激程小建,他经常邀请程小建到家里喝自酿的玉米酒。 明嘎的父母 一来二去两个人成了朋友,这也是程小建在非洲结识的第一个当地朋友,虽然语言不通,但彼此之间通过手势,也能明白对方想表达的意思。这期间,程小建还和老瓜学了不少当地的日常用语。在非洲娶媳妇 2017年秋季的一天,在老瓜家吃饭的程小建对老瓜说:"你有12个孩子,让我领走一个行不行?"说着他把眼光落在了正在搅木薯粉——老瓜的二女儿明嘎身上。老瓜明白了程小建的意思,原来程小建看上了自己还未满十八岁的女儿明嘎。 明嘎的家人 明嘎虽然未满十八岁,但这个年龄的女孩在非洲有些已经结婚生子了。对于程小建的提亲,老瓜没有反对,他很看好眼前这位中国男人,虽然岁数大了些,但为人实在,心地善良,老瓜觉得女儿嫁给他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老瓜点头同意了程小建的提亲,但他的妻子却不同意,原因是程小建是外国人,当地出现过女孩嫁给外国人生下孩子之后被抛弃的事情,所以老瓜的妻子说什么都不同意把女儿嫁给程小建。 老瓜妻子的态度并没有让程小建放弃追求明嘎,相反,他往老瓜家跑得更勤了,每次登门,他都会送去礼物,他给老瓜家的12个孩子买鞋、买衣服、买零食。 明嘎和程小建的结婚照 工作闲暇之际,程小建还会带上蔬菜、水果和面粉,亲自下厨给老瓜的孩子们做一顿中国餐。不仅如此,为了改善老瓜家的居住条件,程小建出钱又出力,他和老瓜一家人,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盖起了三间土坯彩钢顶房,这可是全村最好的住宅了。 程小建的付出和举动,最终感动了明嘎的母亲,她终于同意了程小建和女儿的婚事。而此时的明嘎也渐渐明白,这位中国大叔原来最喜欢自己,慢慢地明嘎对程小建产生了好感,两个人开始恋爱了。 爱情这个东西很神奇,它不分年龄、国界、种族和肤色,全凭内心的一种感觉。程小建给明嘎的感觉就是:这个中国男人会给我一个幸福的家! 明嘎 2018年3月,程小建和明嘎在安哥拉的嘎风谷,按照当地的习俗,举办了一场简单的婚礼。一年后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此时的程小建因为常年在非洲,他开始想念故乡的亲人,他想让年迈的母亲见到孙子。非洲媳妇在中国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程小建就开始计划回国行程,在中国使馆和热心同胞的帮助之下,程小建带上明嘎和儿子,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岳父岳母一家人,回到了中国。 程小建从非洲取回一个洋媳妇,成为当时西金城村最热的话题,程小建的母亲更是逢人便说:"这个外国媳妇除了皮肤黑,五官长得跟明星一样,美得很哟!" 明嘎和儿子 来到中国的明嘎,一开始并不习惯这里的生活,虽然生活条件比她在非洲时优越太多,但一下子改变,并不能马上接受。明嘎在非洲时,主要的食物是玉米,木薯和小米,而河南的主食主要以小麦面粉为主,口感上有很大区别。 程小建的母亲担心明嘎思乡心切,更害怕她受到委屈,所以每天变着花样给明嘎做饭吃。明嘎也能明白中国婆婆的良苦用心,两人语言上虽不能沟通,但心意相通,彼此之间相处得十分融洽。 明嘎的程小建 生活一段时间后,聪明的明嘎开始向婆婆学习蒸馍、烙饼、擀面条,几个月下来,竟然把河南传统的家常饭菜做得有模有样,婆婆更是逢人就夸外国儿媳妇心灵手巧。 为了让明嘎学会说中国话,焦作博爱县明德幼儿园园长,免费邀请明嘎和她的儿子一起到幼儿园上学,明嘎成了幼儿园最年长的学生。 2020年5月,程小建和明嘎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了,坐了一个月子的明嘎又长胖了。在中国的这几年里,明嘎比从非洲来时体重增加了30斤,连身高都增长了好几厘米。 幸福满满的明嘎 如今的明嘎已经完全适应了中国生活,成了地地道道的河南媳妇。有记者采访明嘎,问她在中国生活得怎么样?明嘎说:以前在自己的家乡吃不饱饭,现在在中国生活得很好,虽然家庭不算富裕,但她很知足,她也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 明嘎还告诉记者,她会一直留在中国,因为她觉得丈夫一家人对她特别好,村民也都很友善,她在中国很享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