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重疾险,应该是保险产品中,大家最为常见和熟知的一类产品。很多平台和个人,会以推销价格极度便宜的产品,来吸引客户。 我们对此类行径的对与错不做讨论,但站在客户角度,我还是想规劝一下:价格便宜,确实值得考虑,但此类产品的保障责任你是否真的清楚?以及这类产品是否是你想要的? 很多时候,一味地追逐价格优势,就像贪图便宜而买回来的一些东西,日后其实并不实用,反而是一种更大的浪费! 正文: 回归到题目本身,我以往的公众号文章里,对定期重疾和终身重疾也有过相关介绍、并有配置的建议,但为什么还是想再说一下这个话题,因为我前几天在知乎收到了下图中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如果是不了解保险的人,或者是那些一直对保险有偏见的人,可能觉得这个现象很正常,但作为一个保险从业者而言,我觉得是有些不太正常的。 除非是:A.没有购买附带身故责任的产品;要么是B.身故时已不在保险期间内;或者比较糟糕的是C。身故的原因属于免责部分。除此之外,身故的话,要么按照合同约定的保额进行赔付,要么退还已交保费。 如果是C项原因(两款产品的合同免责条款)导致的,那只能说明是违背了法律或道德,不仅保险没办法赔偿,甚至还要追究相关的法律或刑事责任。本文对此不做详细讨论,因为多数购买保险的人不会出现这类现象。 我们主要看下,如果是A或B项原因,哪些产品有这样的特征? 一、如果是A,没有购买附带身故责任的产品 纯粹就是没有身故责任的保险产品,那就是医疗险。但医疗险,如果是在身故前,进行了就医治疗,虽然不会返还保费,但是会对就诊的花费进行报销,而且报销的部分,通常可以超过已交的保费。如果只是单纯地购买的医疗险,那其实也无需追究是否拿回保费的问题。 另外一类产品,就是对身故责任可选的重疾险。就是说,这类重疾险,我可以选择附带身故责任,也可以选择不附带身故责任。如果选择了不附带身故责任,而又刚好不满足疾病赔付的条件,那身故就是拿不到赔付的,但可以退保取现价价值。 对于现金价值能拿多少,如果是终身重疾,那么持有时间越久,现价会相对越高,至于多久能拿回保费本金,则跟我们最开始选择的缴费年限有关。如果选择的是定期重疾,现价则可以忽略不计,现价是不可能和本金持平的,而且后期会慢慢降低至0。 二、如果是B,身故时已不在保险期间内 这类就是定期类的产品,主要就是定期寿险和定期重疾。只要是风险发生时,已过了约定的保障期限,即保险合同已到期、已终止,那不管发生任何风险,都不会进行赔付。 而且作为定期产品,都属于消费型,保费是消耗掉的,所以如果保险期间内没出险,保险期后再发生风险,那就是什么都没有(不赔付、不返保费、无现金价值)。 通过前面<一>和<二>的说明,细心的伙伴,应该会发现,有一类产品,可以同时具备A和B的特征。但这里的"兼具"不是褒义,如果我们购买了这类产品,可能就会发生很多我们不愿意接受的状况。 三、"兼具"A和B特征的产品,就是不带身故责任的定期重疾险 这也正是写本文的来由!那我们来具体看下,不带身故责任的定期重疾,我们要自己承担什么样的风险! 1. 重疾险中没有身故责任,有些疾病是没办法理赔的。比如最常见的脑中风后遗症(下图,理赔条款),情况严重的,很可能等不到疾病确诊后的180天,就很容易理赔不到。另外,因为该项重疾条款是保险行业协会统一规定的28种重疾之一,所以各家保险公司的保险合同对其理赔约定的定义一致。 不附加身故责任,主要会导致那些需要达到约定的疾病状态、但又容易短期内发生身故风险的重疾,无法获得赔偿。保险行业协会统一规定的前28种中符合该情况的还有6种,分别是:终末期肾病、脑炎后遗症或脑膜炎后遗症、深度昏迷、瘫痪、严重脑损伤、语言能力丧失。 所以我们个人承担的风险还是很大的。也有人会说,那再买个寿险(针对身故进行赔付)补充上这部分责任,不就好了......那我要问一句,是买定期寿险,还是终身寿险呢? 如果是定期寿险,那依旧会涉及风险的发生是否在保险期间的问题;如果是终身寿险,那无身故责任的重疾险+终身寿险,其实整体保费,并没有比带身故责任的终身重疾便宜多少,一波操作下来,更像是徒劳无功。 2. 定期产品,顾名思义,都是有一个固定的时间期限的,对于重疾险,可以设置保至60/70/80周岁,基本选择保至60岁的人要少一些,毕竟都会觉得人到60岁后生病几率大;多数人会选择保至70岁;而对于保至80岁的保费,其实跟选择保终身,基本没便宜多少,所以选择的人则更少一些。 对于定期重疾,我们要承担的就是风险发生时间的不确定性;另外,定期重疾,通常是重疾单次赔付,如果期间发生风险,想再买保障,就买不到了;如果保险期间未发生风险,保费不返还,无现金价值。 所以,对于无身故责任的定期重疾险,总结一下,可能面临的问题有:(1)人没了(身故),不赔(现价可忽略);(2)人活着,生病未达到理赔标准,不赔;(3)过了保障期间,保费不退;(4)单次赔付,后期面临无保障。 既然这么多风险要自己承担,为什么还有很多人愿意买呢?"因为价格便宜?"对此,我总结了很多重疾产品的价格情况,目前市面上的几类重疾险产品价格,大体有以下规律: ①30年缴费(只针对35周岁以内),价格是20年产品的80-90%; ②选不带身故责任的重疾险,大概是有身故责任产品的70-80%; ③选定期产品,比如保到70岁,大概是终身产品价格的60-70%; ④选定期且无身故责任的产品,价格大概是50%的样子。 所以,50%的价格优势,就是吸引力的来源,但保费是绝对消费掉的。通过前面一系列的说明,如果在了解了产品的优缺点后,依旧愿意选择,那自然无可厚非,因为选择权在大家。 当然,之所以说这么多,不是说这类产品一定不能买,而是说,不建议作为保障的首选。 如果是首次配置保险的基础保障,再次建议选择保障齐全的产品,含身故、保终身、重疾多次赔付。如果确实是资金不宽裕,那可以是保障责任全的终身重疾和定期重疾,分别进行部分配置,这样,无论发生什么风险,都至少有个托底。 每每提到保险产品的价格问题,脑袋里总能飘过一句话:便宜总有便宜的理由,而贵的也不一定就是好的。 好了,文章就到这里了 如果觉得有收获 点赞、关注 后再走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