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亿麻袋财富暴雷,背后站着中信证券
中信证券现出真身
最近几日,自麻袋财富暴雷以来,一万多名麻袋用户已成惊弓之鸟。
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1年1月,麻袋财富的借贷余额48.05亿元,逾期金额36.54亿元。据媒体报道,麻袋财富在此次清退前仍剩余借贷余额超过30亿元,涉及用户超过1万人。
据麻袋财富官网披露,麻袋平台的运转流程是这样的:借款人向中腾信金融信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简称"中腾信") 提交借款申请,然后中腾信向麻袋财富推荐借款人;麻袋财富在平台上发布借款标,投资人进行账户充值,完成投资;还款时,借款人依据借贷协议约定每月还本付息直至全部偿还完毕。
麻袋财富的真实运营方是一家叫上海凯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凯岸信息 )的公司。由此,两家关键的公司浮出水面: 凯岸信息和中腾信。
然而,令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麻袋财富暴雷背后,或者说在凯岸信息和中腾信的背后, 居然赫然站立着大名鼎鼎的中国券业一哥 —— 中信证券。
且看,企查查显示:凯岸信息的大股东和实控人为西藏山南信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西藏山南 ),2016年9月,西藏山南以 3456.2万元资金,持有凯岸信息 31.42% 的股份,位列第一大股东。
西藏山南又是何许人也? 这是一家由中信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2012年12月投资500元成立的投资管理公司,中信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他唯一股东,持股100%。
再看中信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股东方,其最大股东正是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2月, 中信证券投资6.3亿元,持股35% ,为中信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最大股东。
再看中腾信金融信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其最大股东正是上述凯岸信息的大股东 —— 西藏山南信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由西藏山南于2017年3月投资5750万元,持股 31.4208% 。
至此,隐藏在背后的 "大鱼 " 终于现出真身:原来麻袋财富暴雷涉及的两家关键公司凯岸信息和中腾信,穿透后背后的大股东都是中信证券。
也难怪,前些年麻袋财富一直打着中信产业基金的旗号,为自己披了一身金衣护身符。
只是,在暴雷事件发生后,麻袋财富的官网上已经把中信产业基金的名字全部抹去," 护主 "之心,不多说想必大家也懂。
据麻袋财富出借人介绍:从2017年开始,其家人便开始陆续购买麻袋财富产品, "因为麻袋财富把自己包装成‘优定存’的理财产品,而且他们打的标语又是中信证券旗下的,老人比较信这些大机构。" 而且还有中信证券员工的介绍和内推。
但更为恶劣的还在后头。有麻袋财富的出借人向《财经天下》周刊怒斥 :
这次事件的核心是麻袋财富的控股股东中信证券将旗下中腾信已经逾期三年多的坏账死账打包给麻袋财富,作为优定存产品的标的资产,并在出借人购买之前恶意隐瞒,买了后才能看到都是坏账资产,"这相当于出借人的钱被中信证券左手倒右手承接了中信证券其他公司的坏账,中间还有期限错配,形成资金池,然后就无法兑付了。"
天津四方君汇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在金融、商事诉讼及刑事辩护领域经验丰富的肖敏律师对老枪财经表示: 如果出借人反映的上述情况属实,该行为涉嫌诈骗,可能构成集资诈骗罪 。
布局互联网金融出师不利
自2006年以来,中信证券就一直蝉联券商业绩冠军的宝座。 这两天最新出炉的券商业绩榜单显示: 截至2021年底,中信证券总资产规模已接近万亿元,稳坐"头把交椅", 净利润达231亿元, 排名行业第一,且远超其他券商。
中信证券董事长 张佑君
但中信证券的领先优势正在受到日益明显的挑战。尤其是这些年,前有以东方财富为代表互联网券商快速崛起,后有以国泰君安为代表的传统券商的发力赶超,令" 券业一哥 " 中信证券倍感压力。
在国内众多券商低佣金竞争、同质化竞争的巨大压力下,中信证券很早就开始谋求转型,投入巨资布局互联网金融,向财富管理转型。然而,对中信证券而言,这个转型过程并不顺利,甚至还很痛苦。
有分析人士表示:目前中信证券转型财富管理和互联网金融已进入瓶颈期,主要表现在产品体系简单,具有可复制性,相对于其他券商没有进入门槛,容易失去竞争力。尤其是理财平台的良莠不齐,比如此次麻袋财富的暴雷,如果处理不慎,将对中信证券的信誉和转型产生不利影响。
而除了麻袋财富,中信证券间接控股的消费金融平台 —— 中腾信,自2014年1月问世之后,也屡次陷入" 暴力催收 "、" 砍头息 "、" 高利贷 " 的投诉风波,业务收缩,坏账率上升明显。
据媒体报道,在高峰时期,中腾信已经开业的线下门店一度达到140多家,覆盖全国主要一二三线城市,甚至在新疆伊犁、甘肃武威等偏远县市均有线下门店分布, 到2016年11月,上线仅仅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中腾信即宣称已经使众多客户获得100亿的融资,跻身消费信贷服务百亿平台。2017年11月,中腾信宣布累计放款已经突破200亿。
然而好景不长。从2019年开始,中腾信开启大力裁员,并停止主营信贷业务,有自媒体透露,到2019年1月底,中腾信的门店仅剩40家。
更令中信证券蒙羞的是,中腾信还多次陷入" 暴力催收 "、" 砍头息 "、" 高利贷 " 等诸多投诉风波:
本人17年从该平台借款4万元,实际到账38000元,为期12个月,实际还款金额高达58000多元,年华(化)100%以上......
更不幸者,一名欠款5万余元的借款人, 被中腾信外包催收人员采用长时间跟随、到办公室催讨、甚至睡觉亦贴身跟随的软暴力催收手段, 不堪承受精神压迫和对人身自由的侵扰,绝望跳桥自杀。而这名借款人仅仅拖欠中腾信本息5.4万元......
今天,万亿规模的 "券业一哥" 中信证券, 该如何在风险丛生的互联网金融领域突围重生?又该如何扛起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 ? 在备受关注的麻袋财富暴雷风波中,又该承担什么责任 ? 欢迎大家给老枪财经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