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自从去年底,楼市有传出"限跌令"以后,全国上下都知道,楼市冷了。 不过,纵观过去楼市的发展史,很多人都觉得,那一波冷,不过只是阶段性的冷,或许第二年开春,楼市就回暖了。 可令大家没想到的是,今年开春,楼市的冰雪竟然没有化,不仅依然保留了原来的寒意,甚至冷的更加严重了。 上半年,咱们各地"大小老板"对楼市的调控多达近300次,不管是"好招""奇招",可最终楼市的回暖情况都不尽如人意。 在普通人看来,300多次的发力以后,房价没涨上来、销量还在继续找底,整个向下的趋势仍不见好转。 可是 在专业人士看来:上半年的救市,已达预期。 为啥? 绝大多数人对这一次大老板救市的理解是:房价得大涨 可是很显然,大老板们的目的不是让楼市价格立即拐头,而是想让地产实现软着陆,不让泡沫破灭。 在过去300多个"救市招式"中,降首付、降利息、给补贴、公积金贷款福利…这些招式在过去房价上涨的20多年周期里、是想都不敢想的。 别说其他,就光降利息这一"大招",就足以让市场泡沫暂时停止崩溃。 从年初到现在,央妈已经三出手降低与房贷相关的五年期LPR利率,如今5年期LPR已经降到了4.3%,这与去年高点的6.37%相比,差的不是零星半点。 咱们举个例子 同样贷款100万、分期30年的房子,如果以去年利率6.3%"上车",每月需要支付的房贷差不多得6200块,总利息高达122.8万 可是如果以今年央妈三救市后的4.3%利率"上车",同样的贷款金额、同样的周期,每月月供是4900多块,比去年就足足减少了近1200块。而总利息,更是省下了40多万。 不得不说,央妈的这一"大招",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刺激一拨人"上车",而这波人的抢进,也正好让泡沫恢复了一点点弹性。 但是,能不能让楼市回暖,还不能就此下结论。 毕竟影响整个市场购买力的,不是利率的高低,也不是首付比例的多少,更不是有没有补贴。 行内人士认为,还得从2大因素中寻求答案: 其一,供需 任何市场都逃不开供需关系,决定一个市场好坏的,就是供需,地产领域也不例外。 逻辑很简单,狼多肉少、供不应求,价格就会暴涨 狼少肉多、供过于求,价格就会暴跌 这话放在楼市,只要房子还处于过剩阶段,存款消化不良,就没有支撑力可以让房价向上拐头 其二,人口 过去20年的楼市发展,人口迁移功不可没。所以,咱过去总说"得人口者、得发展",因为人口是楼市最大的支撑。 如果住房过剩、人口不足、出生率又大幅下降,那么这种情况下,再好的招,也不足以改变大环境。 说白了,解决不了造血功能,只是单纯地靠一时输血来维持,长久的本质问题,很难有改观。 end 既然看到这,就顺便点个赞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