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买房,5年后还能大赚一笔吗?4大现象给你答案
现在买房,5年后还能赚钱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给大家先看两组最新的数据:
一个是2022年前8个月的百强房企拿地数据,今年1-8月百强房企拿地总额是8816亿,同比大跌53%,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其中央国企占比近6成,如华润、保利、中海等,民企拿地意愿低迷。现在这行情,全国各地都是一样的,拿地的大多是城投或者央企国企来拖地,给个脸面,民营房企基本上销声匿迹。
并且拿地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大湾区、长三角、成渝、京津4大楼市热点片区;尤其是一二线核心城市,拿地占比高达82%以上;看的出来,开发商也开始收缩拿地区域,主要集中在一二线核心城市,三四线城市逐渐房企,因为其已经失去投资价值,这个也是大家后期买房的一个重要标准。
另外一个数据是多个城市库存消化周期上涨。数据显示8月大连新房库存消化周期38.9个月,超过3年,供应充足,楼市下行压力大;而厦门库存消化周期在29.6个月。
纵观8月30城新房库存消化周期,我们会发现其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比如上海、合肥、杭州等城市消化周期不足7个月,而像大连、重庆、福州等城市受疫情原因,成交量呈下降趋势。
其实,这个数据也进一步说明我们买房的时候,应该如何选择城市。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我们今年买房,5年后还能"大赚一笔"吗?结合上面这两个数据,其实还有另外4大现象已经告诉我们答案。
现象一:房住不炒已经常态化,数据已经告诉我们,上半年的救市政策反响平平,购房者已经对楼市失去信心。大家观望情绪异常浓厚,房子的金融属性逐渐消退,回归居住属性,房价必将回归到一个合理水平。
现象二:持有房子的成本正在逐渐增加,房产税虽然暂时未出台,但是房东税在河北、湖南和云南三个省份实施了。对于房产税的动向,各种消息显示已经距离我们越来越近,出台只是时间问题。
房子再也不是之前说的只会升值了,如果你持有多套房,给你带来的只有成本增加,这是资产的消耗。
现象三:楼市供需改变,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房子大量过剩,未来房子可能会面临贬值。这两年在经历了300多次的调控后,二手房市场率先做出反应,手里有多套房需要变现的,或者需要置换的都把房子挂出来。
现象四:房子可能会无人接盘。这个很好理解,前面已经说过,当下楼市已经变成买方市场。从大量的二手房挂牌量就能看出来,当抛售潮来临的时候,谁回来接你的盘呢?最终,你的资产只能沦为纸面财富。
四大现象告诉我们,如果你没有专业的房产知识,没有全国楼市的整体分析能力,在大环境不断下行的情况,现在买房未来大概率是赔钱的,哪怕房价不涨不跌,那你的资产也在亏损。
只有你选择正确的城市,正确的项目,同时还要有准确的入场时机,别人拿不到的价格渠道,相信只有这些因素都具备的情况,你才有可能赚到。但这些因素都具备,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