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有那么多塔?
塔,高耸入云,是为数不多打破中国古代建筑空间限制的形式之一。
不同于帝王的宫殿、贵族的园林、官宦们的大宅,古塔静静矗立于佛寺、道观,错落在山间、湖畔、江海之边,"接地气"成为它最天然的特质。历经千年,屹立不倒的塔俯瞰人世沧桑、见证文明变迁。
身处繁华都市的苏州北寺塔 ©️摄图网
中国本无塔,它来自于古印度。在这片佛土上,古印度人筑塔,主要用来供奉或安放着佛骨、佛经、舍利等佛门圣物,便于信徒的朝拜与敬仰。在梵文里,称之为"窣(sū)堵坡"(Stupa),本意为"坟墓"。
印度桑吉大塔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窣堵坡形式佛塔 ©️摄图网
东汉时期,窣堵坡随佛教由西域进入中原,圆滚滚的"冢"迅速与中国的亭、台、楼、阁等建筑巧妙结合,形成了塔这种独具特色的建筑。但在魏晋以前,人们更为熟知的名字却是"浮屠",诸如《后汉书》《三国志》等书中尚无"塔"字记载。
世人只知修建洛阳白马寺的汉明帝,却不知掀起立浮屠之风的另有其人。汉末三国时期,地方豪强笮(zé)融"大起浮屠寺,上累金盘,下为重楼,有堂阁周回,可容三千许人",由此可见,当时的浮屠修筑讲究恢弘与华丽。两百多年后,"塔"字在葛洪的《字苑》首次出现。这个专门造出来的汉字,取佛陀(Buddha)的音韵,外加土作偏旁,表达埋佛土冢之义。
魏晋南北朝石窟中的塔柱也可窥见塔的踪迹,图为云冈石窟第6窟的中心塔柱 ©️云冈石窟官网
于是,佛陀化身的塔在中华大地上肆意生长,与中国传统楼阁相结合的楼阁式佛塔大量出现,且在相当长时间内都是佛塔的主流形式。在此基础上还衍生出了内部为实心的密檐式塔,满布宗教色彩的浮雕,如云南的崇圣寺三塔。
河南开封的祜国寺塔是仿木构的楼阁式砖塔,塔身外壁镶嵌褐色琉璃,故又名开封铁塔 ©️图虫创意
在文明的相互交流中,塔的还变化出截然不同的风格。在历朝历代政权统治的广大地区还可以看到装饰繁复如花束的花塔、用于高僧墓塔的亭阁式塔、修建于交通要道上的过街塔等。在云南版纳、德宏等地,经缅甸、泰国传入的佛教,吸收当地傣族文化,富丽堂皇的傣族塔应运而生;在西藏地区瓶状白身的喇嘛塔则是藏传佛教的典型佛塔类型,常常被通称为白塔。
曼飞龙塔,位于云南西双版纳,是典型的傣族建筑,通体雪白 ©️摄图网
不管形式如何,塔的基本结构大体相同,一般都由地宫、基座、塔身、塔刹四个部分组成,深埋地下的地宫还继承了印度塔的佛教实物的收藏功能。在两千多年不断的文化雕凿下,佛塔在中国的改变不仅仅表现在外貌上,还体现在核心功能上。最初维系佛教精神崇拜的塔,不再高高在上,逐渐走入人们生活,或登临远眺,或瞭敌警戒,或镇妖导航。
据不完全统计,从东汉到清末,中国先后修建的塔不下数万座,现在仍存世的古塔还有25000多座,且以砖、石等材质为主。
中国古塔不完全地图 ©️华夏风物
秦汉之后的三百多年里,朝代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让人们开始追捧"普度众生"的佛教,以求得暂时的内心安稳。东汉永平年间,洛阳城内修建了白马寺这个中国第一座佛寺,也正是在此寺内出现了中国首个木塔——后世称之为"齐云塔",此后几度兴毁,后于金代重修成砖塔。
白马寺内的齐云塔是中原地区为数不多的金代建筑遗存之一 ©️Pinterest zeninman
同为大木塔的永宁塔,却没有这般幸运。它由胡灵太后所建,高达140余米,与埃及的金字塔几近持平,是北魏时期洛阳城内的标志性建筑。在建成的18年后,永宁塔被大火烧毁,"三天三夜方才息灭"。流行的木塔长期受腐朽、易燃等问题的困扰,于是建筑工匠们开始使用耐火的砖来代替木材,现存最早的砖塔嵩岳寺塔便出现了。全塔采用青砖和黄泥浆垒砌而成,八角形的内室和十二边形的平面精巧衔接,保证了15层的塔身岿然不动,也成为南北朝唯一的建筑实例。
河南郑州的嵩岳寺塔 ©️图虫创意
到了政权稳定的隋唐时期,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强盛辉煌,频繁的对外往来奠定了整个社会兼容并蓄、开放自信的风气。在建筑上,尤其是塔式建筑上,以高大雄壮为主,将盛世的豪情和大气磅礴展露无疑。
陕西西安仙游寺法王塔,是一座隋代留存至今的密檐式砖塔 ©️网络
作为唯一留存至今的隋代石塔,山东历城的四门塔虽是单层的亭阁式塔,简洁古朴却不失端庄稳重。在繁华的"国际大都市"长安(今西安),一座为保存玄奘带回的佛经而修建的大雁塔,又名慈恩寺塔,最初仿窣堵坡形制,不可攀登,后经历代改建、修缮,逐渐成为具有中国风格的楼阁式塔。这里曾是唐朝新中进士题名之地,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后来人们还以"雁塔题名"代称进士及第。
上图:山东济南四门塔 ©️图虫创意;下图:陕西西安大雁塔 ©️摄图网
离此不远的西北方向,与大雁塔同为长安地标的小雁塔,则是中国早期密檐式塔的经典之作。外形继承了四方八面的传统建筑风格,塔身叠涩挑檐,门框线刻佛教装饰图案,更是在十多次破坏性地震中展示"三裂三合"的惊人奇迹。
尽管失去了顶端两层,小雁塔仍保留着唐朝的风骨 ©️摄图网
小雁塔的造型和结构,也成为后来中华大地上密檐式塔修建的范本。与《西厢记》交织在一起的山西永济普救寺莺莺塔,浪漫之余,还有类似蛙鸣的奇妙回声;远至西南,大理崇圣寺三塔中的"大塔"千寻塔,于苍山洱海间卓然挺秀,刚中带柔,它们身上无一例外的保留着小雁塔的痕迹。
云南大理的崇圣寺三塔 ©️图虫创意
宋辽金元时期,中国建筑体系不断发展并日臻完善,并且出现了砖木混合结构、砖石结构等新技术,使得古塔的造型有了更多的可能性。相较于唐塔的雄健、质朴,宋塔显得灵秀、轻逸,南方的挑角飞檐、北方的券门短檐,处处流露着文人崇尚风雅的情趣。在多元文化的浸润下,塔也成为彰显世俗生活的独特标志和象征。
上海龙华寺塔是典型的宋塔南方代表 ©️摄图网
在有着13世纪"东方第一大港"之称的泉州,被当地人视为标志性建筑的开元寺双塔,东为"镇国塔",代表东方婆娑世界,西为"仁寿塔",代表极乐世界,它们见证了宋元时期海洋贸易之下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东、西塔高40多米,是我国现存最高的一对石塔,2021年还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22个遗产点之一。
福建泉州开元寺双塔 ©️图虫创意
钱塘江畔最初建九级高塔以镇江潮的六和塔,后来也在静谧的夜色中燃灯引航;河北定县的开元寺塔,又称料敌塔,在辽宋对峙之时,有观察敌情的重要之责……一座座闪烁世俗烟火气的古塔,将隐藏在痕迹中的历史娓娓道来。
河北石家庄开元寺塔 ©️图虫创意
对两宋虎视眈眈的辽金因地处边陲,气候寒冷,佛塔以不能登临的实心密檐式塔为主。于是基座、塔身便成了匠人发挥的重要空间,佛教题材的雕刻、构件等成就了极具辨识度的华丽繁复特征,比如辽代的蓟县白塔、金代的广惠寺华塔。
广惠寺华塔,又名多宝塔,主塔第三层以上有龙虎豹狮象及佛像等形态各异的壁塑 ©️正定游客中心
尽管建造材料不断丰富,但中国人对木结构的钟爱,一直延续到明代。在此期间,木塔依然占有一席之地。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又名应县木塔,始建于辽代清宁二年(1056年),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大的一座木塔。这座塔高67.31米,内部九层,外部五层,通体采用木料斜撑,梁枋、短柱和斗拱等垒叠而成,缔造了全身没用一颗钉子,却屹立千年不倒的建筑奇迹。
山西的应县木塔被称"中国第一木塔",据统计全塔共用木料10000方,重约7400吨©️图虫创意
到了元代,由于入主中原的蒙古族大力扶植喇嘛教,因此喇嘛式塔开始流行。比较有代表性的喇嘛塔是北京妙应寺白塔,它在辽塔遗址上重新修建,不仅是当时元大都城的显著标志,也是北京地区保存至今唯一完整的元代文物遗存。为了能更好融入人们生活,塔还被建在大街或道路上,并拥有专属名字——过街塔,经过一次便是对佛的一次膜拜。如今,江苏镇江的昭关石塔静静站在西津渡古街上俯瞰人来人往。
左图:北京妙应寺白塔 ©️北京西城;右图:江苏昭关石塔 ©️新华日报
明清古塔多承袭宋辽金元时期的造型和风格,虽没有独创的塔形,却在细节上下足了功夫。
在山西临汾,一身琉璃的飞虹塔足见"细节控"精工细雕的手笔。现存的飞虹塔于明嘉靖年间建成,全身采用黄、绿、蓝、白、黑五彩琉璃装饰,檐下镶嵌有佛像、金刚、菩萨、花卉、鸟兽等构件,尤以一二三层最为精巧。
飞虹塔,山西广胜寺内的著名建筑,也是中国琉璃塔的代表作 ©️图虫创意
同样有讲究精致华美的还有金刚宝座塔。它从汉魏时期便有,却多出现在石窟的浮雕中,直到明清时期才大量出现,比如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北京香山碧云寺金刚宝座塔等。金刚宝座塔下有宽厚且雕刻有佛像的台基,上排列五座佛塔,中间高大,四周较小。至于塔形,可谓丰富多元,囊括了喇嘛塔、楼阁式塔、密檐式塔等。
北京真觉寺金刚座塔是在一个高台上建有五座小型石塔,故俗称"五塔寺塔" 。 ©️图虫创意
历朝历代颇为流行的楼阁式塔,在此时期则多以简约古朴的风水塔、文峰塔进入人们的视线。一般由地方主导修建,来敬奉主宰风水、文运的神灵,比如安徽安庆的振风塔。而元朝盛行的喇嘛塔,在清代稍显细瘦,愈发清秀典雅,比如北海琼华岛之巅的白塔。
北海公园内的白塔 ©️摄图网
中国古塔之最 ©️华夏风物
在两万多座现存塔中,被列入县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不足三千处。它们大多数饱受风雨侵蚀、地震损伤和战火破坏,加之自身的构造和材料也不断老化,摇摇欲坠成为挥之不去的顽疾。1924年9月,轰然倒塌的雷锋塔虽屡加重修,仍难抵人祸,如今的塔则在保留原形的基础上于2002年修成。严重倾斜的应县木塔、虎丘塔;面临滑坡威胁的华严寺妙觉塔;遭雷击导致塔身倾斜、砖块被毁的齐云塔……
向西北倾斜的虎丘塔 ©️网络
然而在无法复制的古老建筑工艺面前,古塔修缮的难度堪比登天。纯木结构的应县木塔修缮方案提出已有三十年,至今仍迟迟没有动工。
塔,站立着的中国历史坐标。守护塔,便是守护遗留的历史实证。
参考文献:
[1] 常青,《中国古塔的艺术历程》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
[2] 戴孝军,《中国古塔及其审美文化特征》武汉大学出版社,2018年
[3] 李张子薇,《是塔,是塔,就是塔》星球研究所,2020年7月27日
[4] 锦公子,《人在塔在》锦绣人文地理,2022年8月8日
文丨77
百科编辑丨肥肥、士博
图片编辑丨雪哥
封图丨摄图网
本文由华夏风物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当老实逐渐变成一句骂人的话,正能量可能也是一种负能量提倡正能量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就像提倡保护环境一样,人类把双标体现的淋漓尽致。污染环境掠夺资源的同时,张口闭口保护环境,殊不知,自己才是罪魁祸首。贪官总说自己身不由己,毒枭总说自己父
释慧海破防的评论经过一个路灯,看到自己的影子不断被拉长,扭曲的部分轮廓开始模糊然后慢慢淡去,直到完全消失,所以啊,你要有光,才能留住别人,包括你自己不是那个人的离开让你难过,而是你离开了那个让你难
该给抗日剧扒层皮了,抹发胶抛媚眼住别墅,细扒后我一言难尽2017年,陈道明接受央视采访时的一番清醒发言,引发了大规模的讨论。记者问他什么剧不会拍,他答道抗日神剧我就不拍,它不光是一个电视剧,牵扯到一个正确的历史观问题。我想90后,00后
OPPOWatchSE新配色发布标配独立eSIM,支持微信语音通话IT之家11月24日消息,在今日下午召开的OPPOReno9系列新品发布会上,OPPOWatchSE深云灰墨棕配色正式发布。价格方面,OPPOWatchSE深云灰版本售价999元,
这里发现白居易诗刻800多年前的金代墓葬里,发现了白居易诗刻只有人心咫尺间,咫尺之中不可料。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的天可度里的诗句。日前,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修复完成了一座金代带有壁画的墓葬,在清理
核酸企业上市惊动了交易所文檀所长11月21日深夜,上交所和深交所几乎在同一时间发布答记者问,表示正高度关注涉核酸检测企业的上市申请,坚持从严审核,尤其是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对于核酸产业的相关企业上市,民
垮塌式降温!今冬来最强寒潮将横扫30余省区市多地降温超20中国天气网讯寒潮天气即将上线!11月26日起,今冬以来最强寒潮将陆续席卷我国大部地区,波及范围超30省区市,届时雨雪大风铺展,气温也将剧烈下跌,多地累计降温幅度可达15甚至20以上
云遇中国丨喜看盐源苹果华丽变身致富果今年央广网云遇中国团队多次走进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高原苹果种植基地,记录盐源县乡村振兴发展成就,推出云遇中国遇见盐源苹果助农整合营销活动,为盐源致富果黄金期搭
2022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发布,星邦智能登榜视频加载中红网时刻新闻11月24日(记者张馨心)近日,2022年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榜单权威发布,星邦智能以3。10亿美元的销售总额一举跃升至全球50强榜单第48位。从2021
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并对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作出全面部署。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
放松身心,一起感受沉浸式烧烤晚会微风拂过,月色怡人,消防队里不仅回荡着厉兵秣马的旌旗呐喊,还萦绕着炊烟袅袅的欢声笑语,为让大队全体人员消除备战总队年终考核以来的疲惫感紧张感,丰富周末假日期间饮食保障,以更加饱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