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叶蜀中名医韩飞霞论药
人参炼膏,回元气于无何有之乡,王道也
黑附子回阳,霸功赫奕
黄牛肉补气与黄芪同功
羊肉补血与熟地同功
当归主血分之病,川产力刚可攻,秦产性柔宜补;血分病酒制,兼痰姜汁浸透,血虚合人参,血热合生地、黄芩,血积合大黄。当归合大黄,姜汁浸,佐以利水道药,治妇女形肥,乃血化为痰者。
香附主气分病,香能窜,苦能降,推陈致新,不专用于妇科。治气分病略炒,兼血酒煮,兼痰姜汁炒,虚以童便浸,实以盐水煮,积以醋浸水煮。若盐炒则补肾间元气;佐以木香则散滞泻肺;合沉香则无不升降;合小茴香可引经络;合厚朴可决壅积;佐三棱、莪术,攻壅积之甚者;配檀香流动诸气极妙。
黄连主火分病,不仅主心火而已,治心火略炒以从邪,实火合朴硝,假火合酒(酒黄连),虚火合醋,痰火合姜汁,俱浸透炒。气滞火以吴茱萸,食积泄合黄土,下焦伏火以盐水浸透焙,目疾以人乳浸蒸,或点眼或内服。生用为君,佐官桂少许,煎百沸,入蜜空心服,能使心肾交于顷刻,加吴茱萸、木香、大黄,治五痢。
半夏主痰病,风痰加猪牙皂煮汁炼膏,入姜汁或入南星。火痰黑色,老痰如胶,以竹沥入姜汁。湿痰白色、寒痰清,以老姜煎浓汤,湿痰合苍术、白术,姜汁炒。
分别论述了血、气、火、痰四大特征的专药及其配伍修制,足见其经验之丰富,识药之真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