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李鸿章曾告诫后人倘若想中国没后患,必须先灭其国
公元1901年11月7日,整个大清朝堂都陷入了一片悲伤慌乱之中,上至主政的慈禧太后,下至朝中的大小官员,无人不惊慌不已。
这一切都是因为大清的顶梁柱、外交干将李鸿章已经病重弥留了。
此时的大清风雨飘摇,内部革命频起动荡不安,外部西方列强虎视眈眈,如果不是李鸿章多年以来想尽办法勉力支撑的话,恐怕大清根本就拖不到今天,如今他撑不住了,大清的未来又该何去何从呢?
慈禧太后为此忧心不已,特地派人前去探望垂死的李鸿章,李鸿章此时已近油尽灯枯,但还是对国家大事念念不忘,他用微弱的嗓音告诫众人:"倘若想要中国没有后患的话,必须先灭了这个国家!"
列强侵华,鲸吞蚕食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康熙时期开始,清朝就一直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此后的雍正、乾隆历代皇帝无一不遵循其例,他们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将中国与世界的其他国家彻底割裂开来。
就在这段期间,欧洲各国开始了如火如荼的工业革命,社会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总体实力远远赶超了停滞不前的清朝,至此,雄踞世界两千余年的中国失去了他先进大国的地位,逐步沦为了西方列强眼中毫无反抗之力的肥肉。
一开始的时候,西方列强对中国了解不深,又被其多年以来的强盛和神秘所威慑,并不敢轻易冒犯,只是与其保持着频繁的贸易往来。
但随着西方对中国了解的深入,他们逐渐失去了对中国的敬畏之心,此时的中国依旧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生产技术极度落后,军事实力也远逊于西方各国,对他们而言,这样落后而资源丰富、人口庞大的国家就是他们殖民的上上之选,错过足以悔恨终身。
首先动手的就是英国,这个国家向中国倾销了大量的鸦片,从中摄取了无数的金银,也摧毁了中国人的体魄,清朝执政的道光皇帝对此深恶痛绝,于是下令让大臣林则徐前去硝烟,这毫不留情的驱逐和反抗激怒了英国,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英国发动了第一次大规模侵华战争——鸦片战争。
出于对这个东方古国的忌惮和敬畏,英方派出了国内最强大的一支军队,并为他们武装了大量的军舰和先进的武器,但让英国没有想到的是,这场战争打的是出乎他们意料之外的轻松。
经过这么多年的鸦片侵蚀之后,本就战斗力薄弱的八旗军队已经衰弱到了一个可怕的地步,他们面对着兵强马壮的英国军队,几乎没有任何还手之力,让英军轻轻松松的就抢占了中国的数座港口和沿海城市。
军队的战斗力堪忧,执政的道光皇帝更是个软弱无能之辈,英军先进的火枪火炮几乎吓破了他的胆,他生怕这样打下去,英军迟早要打到京城,威胁到他自身的安全。
所以他不顾还在前线奋斗的清朝军队,派人去向英军和谈,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向英国割让香港岛,赔偿银元2100万,还开放了大量的通商港口。
英国的胜利让西方各国无不欢欣鼓舞,鸦片战争让他们清晰的意识到,中国再也不是当年那个雄踞天下东方大国了,它衰弱而落后,根本就无法抵抗任何一个经过工业革命浪潮的西方国家。
至此,列强开始了独属于他们的狂欢,中国充满了屈辱和血泪的近代史也随之拉开了帷幕。
1856年,英国趁热打铁,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攻占了清朝首都,火烧圆明园,清政府惊惧万分,与其签订了《天津条约》,割让了60多万平方公里的黑龙江土地,赔偿了数千万两白银。
1894年,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将清朝寄于厚望的北洋水师打的全军覆没,侵略了中国的大量领土,清朝百般无奈之下签订了《马关条约》,割让了台湾琉球等地,赔偿了日本两亿多两白银。
日本当时只不过是一个刚刚兴起的小国,却能将清朝打得落花流水,并从中摄取大量的利益,这无疑是给了西方其他国家一剂强心针,并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热潮。
1900年,西方的八个国家联合起来侵略中国,一路打进了清朝的首都北京,执政的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被吓的落荒而逃跪地乞怜,与其签订了近代史上最为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除了这几次大规模侵华战争之外,西方国家还发动了数不胜数的小型战争,从清朝手中不断的摄取土地和利益,在这样的鲸吞蚕食之下,清朝的领土不断缩小,统治风雨飘摇。
外交干将,觉察野心
国家危难之际,无数能人志士纷纷踊跃报国,但是执政的慈禧太后却一心只想着自己的荣华富贵,对国家的利益弃之不顾,甚至喊出了"宁与友邦,不与家奴"的口号,"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外敌虎视眈眈,统治者醉生梦死,大清的败落正是理所应当,不过清朝立国多年,还是有几个忠臣良将的,比如号称"大清裱糊匠"的名臣李鸿章,他能力出众忠心耿耿,只不过生不逢时,在这样一个衰亡的乱世之中,仅凭他一人之力,根本就无法挽大厦于倾倒。
李鸿章虽然不能力往狂澜,但是慈禧太后对他的实力还是相当信任的,再加上李鸿章口齿伶俐思路清晰,是个干外交的好料子,所以慈禧太后将中国的外交全部托付给了他,这个清朝末期最有名的外交干将也就此走上了国际的舞台。
在漫长的外交生涯中,李鸿章签订了无数屈辱的条约,也近距离的接触了西方各国的上层官员。对这些国家的野心和贪婪,他心知肚明见怪不怪,但是日本的野望还是让他忌惮不已。
公元1845年9月,也就是中日甲午战争结束的第二年,李鸿章奉慈禧太后之命前往日本马关进行和谈。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为了震慑这些清朝使者,也为了能够在谈判桌上为己方争取更多的利益,特地将谈判地点设在了春帆楼内。
这座小楼面朝大海,开窗望去就是日本连绵不绝的军舰,李鸿章一见就知道这是给自己的下马威,但他也由此直观的了解到了两国海军力量上的差距,这让他下定决心要签署和谈条约。
俗话说:"弱国无外交。"作为胜利一方的日本使团态度十分嚣张,对李鸿章丝毫没有客气,开口就要清朝割让天津、山海关等地,并赔偿日本将近3亿两白银。
这简直就是狮子大开口,李鸿章当然不肯答应,但是此时日本战场上牢牢占据了上风,他又不敢直接拒绝,于是中日两方就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李鸿章百般哀求,希望日方能略微退步,但是他不知道,此时日军早就破译了清朝的电报密码,洞悉了慈禧太后的底线:"以辽东或台湾与之,如不肯,则两处皆与。"
辽东和台湾都是日本梦寐以求的领土,既然大清已经有意割让,那日本自然不会客气,所以他们咬死了赔偿的数额和土地,无论李鸿章怎么威逼利诱百般哀求,他们都不肯有丝毫让步,态度还极其嚣张,简直就是把李鸿章当猴耍。
正当两方谈判陷入僵局的时候,一场震惊世界的刺杀案降临到了李鸿章身上,一个日本好战分子趁着李鸿章在外出游的时候,拿枪对着他一通射击,如果不是身边的侍卫给力的话,那李鸿章恐怕就要把命交代在日本了。
李鸿章怎么也没有想到,日本人居然猖狂至此,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刺他这个清朝来的和谈大使,这简直就是把国际公约践踏到了脚底。
日本政府对此也颇为头疼,李鸿章可不是什么无名之辈,他是中国外交场上的一员健将,在世界范围内都颇有声名,这场针对他的暴力刺杀案件不仅引起了西方各国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给日本带来了不小的舆论压力。
为了安抚李鸿章的情绪,也为了给各国一个交代,日本政府只得在谈判桌上略做让步,减少了一定的赔偿数额。
这对李鸿章而言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但是这次刺杀案件也让他认识到了日本人的狼子野心,他们一心只想通过战争从中国摄取利益,为此,他们不惧世间任何的法律和道德约束,疯狂的令人不寒而栗。
告诫后人,必灭其国
这次日本之行,让李鸿章彻底认识了日本狼子野心的真面目,所以他在回国之后立刻对慈禧太后上书,痛陈日本对大清的威胁:"泰西虽强,尚在七万里之外;日本则近在门户,窥我虚实,诚为中国永远大患。"
但是此时慈禧太后正沉浸在和谈成功的喜悦之中,根本就没把李鸿章的话当回事,朝中上下也觉得李鸿章这是杞人忧天,虽然日本刚刚打败了中国,但是在自负天朝上国的清朝官员眼中,日本始终不过是一个"蕞尔小国",根本不配和大清相提并论。
李鸿章对此深为忧虑,日本国土虽小,野心却极大,"事事取法英美,后必为中国肘腋之患,积弱至此而强邻日本,我将何术以处之",对李鸿章来说,日本已经成了中国的心腹大患,如果不早早加以抑制的话,中国迟早会深受其害。
更糟糕的是,通过不久之前签订的《马关条约》,日本从中国摄取了大量的领土和白银,这无疑会大大的增强日本的总体力量,同时,吃到战争福利的日本人也会变得更加贪婪。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日本一直奋战在侵略中国的第一线,1900年,日本主动参与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并在中国境内烧杀抢掠,摄取了大量的金银财宝。
这让李鸿章对日本更加的忌惮,但是清朝又的确积贫积弱,根本没有和日本抗争的仪器,所以他只能采用驱虎吞狼之策,以开放东北的开矿和筑路权向沙俄寻求帮助。
因为地理原因,沙俄早就对中国的辽东半岛虎视眈眈,中国和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又侵犯到了沙俄的一部分利益,所以沙俄政府痛快的答应了李鸿章的请求,并联合德法两国逼迫让出了辽东半岛。
终于从日本人手中扳回了一局,李鸿章得意不已,并在不久之后和沙俄签订了《中俄条约》,将东北三省置于沙俄的保护之下,以防日本前来侵略,虽然这也损伤了中国的国土主权,但是给沙俄总比给日本好一点。
做完这一切之后,李鸿章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他这一生跌宕起伏,支持他的人称他为大清的顶梁柱,反对他的人说他是丧权辱国的卖国贼。但于李鸿章自己而言,他对大清可以说是问心无愧。
直到临死之时,他都还惦记着大清的未来,撑着一口气嘱咐后人一定要小心日本,如果想要中国没有后患的话,那必须要灭了这个狼子野心之国。
李鸿章是清朝末期最出色的一位外交干将,他言辞犀利、眼光毒辣,本来应该在外交场上留下赫赫的英名,但是清朝的实力太过弱小,导致他一生签订的都是丧权辱国的屈辱条约。
在屈辱而艰难的外交生涯中,李鸿章看遍了各国列强的嘴脸,其中最让他反感的就是日本,这个嚣张阴狠、野心勃勃的国家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敏锐的意识到,如果不将日本消灭的话,那将来中国必定会面临灭顶之灾,事实也正如他所料,在他死后数十年,日本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无法磨灭的痛苦。
好在中华人民永不认输百折不挠,终究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日寇亡我之心不死,我们还是要保持警惕,为祖国的富强奋斗终身!
河南推进用人单位提供托育服务做好托育工作,对于激发生的意愿解决育的难题减轻养的负担具有重要作用。近日,河南省总工会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河南省教育厅联合印发推进用人单位提供托育服务工作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提
考入哈佛进入国家队14岁拍戏获奖,这12位明星子女真出色明星的子女从出生就曝光在镜头之下,而粉丝们对这些孩子的关注也很多,而有些星二代在爸妈的培养下,确实十分优秀。1林永健儿子林大竣大竣可以说是和老爸林永健共用一张脸,脸型一样,眉眼都如
聚焦党的二十大改革创新共奋进广西和云南同属西部省区,云南依山,广西傍海,两地满怀开放合作的热情,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携手逐梦奔向美好未来。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对外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平台。为在更大范围更广
尊崇事业荣耀八桂广西壮族自治区退役军人工作综述9月16日,武警广西总队贺州支队官兵走进贺州市八步区龙山小学开展国防教育进校园活动。图为学生在官兵帮助下触摸退役战机。隆能摄广西将1。77万个退役军人服务机构入驻电子地图,为退役军
不搭伙过日子,也不再结婚,两位老人这样养老,让人羡慕再婚容易出现很多问题,经济和遗产上的问题尤为突出,还有和子女相处的问题。很多人会选择搭伙过日子,这样的生活也要每天在一起,会牵扯到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包括做家务,谁做的多谁做的少总
秦岭脚下稻谷飘香在西安市长安区王曲街道皇甫村,村民在收割水稻(10月21日摄)。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南依秦岭,山泉河流资源丰富,水稻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长安区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大力发展生态水田,优
镜头里的二十大代表镜头里的二十大代表中国青年报10月22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外,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会后,来自浙江代表团的三位代表赵红霞(左)王群英(中)和王笔仙走出会场,她们都来自基层
20万亩红枣陆续成熟果肉饱满香甜四溢央视网消息这段时间,陕西延川县的20万亩红枣陆续成熟,枣农们采摘销售,忙碌不停。黄河岸边的庄头村枣园内,放眼望去,成串的红枣压弯枝头,颗颗果肉饱满,微风吹过树梢,整个枣园香甜四溢。
网络中国节霜降节气里的中国丨霜降柿红菊华米谷满仓来源新华网10月23日,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千里沃野,黄叶如金
文言短文精讲系列之一百九十五诸葛清廉原文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
行程码是怎么知道你到过哪些地方呢?关机拔卡有用?涨知识了疫情期间衍生出许多神器,比如行程码。无论你在哪里,行程码都会准确地定位你的位置,如实地记录你14天的轨迹,是个有效避免疫情的扩散的工具,如今更是人人出行必不可少的通行证明。它的定位